华为鸿蒙智行一口气搞出五个品牌,问界、享界、智界、尊界、尚界,车型更是多到眼花缭乱,可门店就那么大,展位够分吗?
这怕不是要上演一场“五界争霸”,争着抢着要C位出道啊?
说白了,表面风光,背后可能一肚子苦水。
就拿智界S7来说,2023年11月发布,听着挺唬人,华为和奇瑞联手打造,结果呢?
产能拉胯,交付延期,消费者等得花儿都谢了,最后只能无奈退订。
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活生生的“画饼充饥”吗?
为啥会这样?
说白了,还是华为在汽车制造供应链管理上经验不足。
造手机那套,拿到造车上,根本玩不转。
原本指望年初就能大批量交车,结果生产爬坡慢得像蜗牛,订单积压如山,最终寒了消费者的心。
这口碑啊,就像煮熟的鸭子,飞了!
鸿蒙智行现在是兵强马壮,五个品牌齐头并进,产品线也够丰富,轿车、SUV、纯电、增程,应有尽有。
可问题也来了,车型太多,定位又有点模糊。
智界R7和问界M7,都是中大型新能源SUV,价格也差不多,摆在一起,消费者更懵了,到底该选谁?
享界S9和智界S7也是,一个比一个卷,价格重叠,这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吗?
更扎心的是,门店就那么点地方,展位就那么几个,根本摆不下这么多车。
你去了华为门店,可能只能看到一两款新车,其他的?
对不起,在地库或者停车场里猫着呢。
想看车?
还得销售带你跑一趟,这体验,大打折扣啊!
而且,销售人员也难啊,面对这么多车型,哪个好卖推哪个呗。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华为门店,销售小哥就直言不讳:“智界R7比问界M7多了个空气悬挂,性价比更高。” 听听,这话说得,问界M7不要面子的吗?
华为也明白,光靠嘴皮子不行,还得拿出真本事。
他们一直强调“不造车”,而是要用自己的技术赋能车企。
2024年3月,余承东就说了,华为的目标是帮车企“卖好车”。
同年4月,北京车展上,华为发布了乾崑ADS 3.0智能驾驶系统,这可是个好东西,能大大提升鸿蒙智行产品的竞争力。
车企也不是傻子,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赛力斯就积极自建AITO问界门店,想掌握更多主动权。
2024年1月,赛力斯和华为还在重庆签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看来,他们还是想抱紧华为这棵大树。
还有上汽,也加入了鸿蒙智行阵营,陈虹说了,要和华为一起搞技术创新。
话说回来,华为也意识到了门店不足的问题,计划在2025年开设1000家鸿蒙智行门店。
而且,高端品牌尊界,可能还会有独立的销售渠道,享受“迈巴赫”级别的待遇。
现在,鸿蒙智行的“五界”已经集结完毕,就等一声令下,各显神通了。
门店就这么大,资源就这么多,谁能脱颖而出,C位出道呢?
只能说, 且看他们各自的本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