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付东风-21D,美军量身定做的航母利器要来了,中国怎么办?

吴晓露 2023-04-01 14:22:49

为对付东风-21D,美军量身定做的航母利器要来了,中国怎么办?我国军队所装备的弹道导弹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只能在密度较高的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航式导弹。航天军工在新世纪的前十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美国海军在中国周边海域以及台海对中国国家军事安全构成的日益增长的威胁,都加速了我国第一款具备打击水面舰艇即反舰能力的弹道导弹系统的研制成功,也就是DF-21D,它属于“东风”导弹家族。2009年美联社最先发文,初步披露了DF-21D导弹的部分特点,其认为DF-21D导弹主要打击方式为以末端精确制导的方式摧毁航母甲板,使航母失去作战能力退出战场。DF-21D拥有机动再入大气层的能力,可以利用弹体传感器修正弹道,也就是说末端的弹道是可控的,这大大提高了导弹的打击精度。

同时,如果使用子母弹药,可以提高导弹的打击面积覆盖广泛区域。但此时,DF-21D的反舰能力并未得到证实。时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维拉德对DF-21D的反舰能力也表示怀疑态度。同年,美国海军作战情报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特色的现代海军》报告中清晰指出,DF-21D由DF-21导弹改进而来,具备反舰能力,可地面机动发射,在卫星、雷达网甚至无人机的辅助下即可打击水面移动目标,同时可携带对大型水面舰艇构成严重上海的弹头。其射程可达2000公里,足够覆盖第二岛链。

2010年前后,终于,美国中央情报局就发文证实,中国军队已经装备了DF-21D反舰弹道导弹,并部署一线部队战备值班。其声称,为保证DF-21D在战时精确打击的成功率,中国航天部门还将多个军用卫星送入太空,这些卫星可为弹道导弹提供目标的精确坐标。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在2012年前后就有至少10颗“遥感卫星”在太空为DF-21D服务。DF-21D的服役,对于我军来讲可以说改变了亚太地区的中美军事天平,严重削弱了美国对潜在的东海、台海以及朝鲜半岛冲突的介入能力,也对美国引以为傲的航母战斗群构成了足够大的战略威慑。但作为美国海军,集空中、水面、水下作战力量高度一体化的军种,尤其航母战斗群是其维护全球战略利益的主力、夺取制海权的先锋力量,航母的防空反导是美国海军建设的必修课。事实上截至目前为止,美国海军航母编队已经形成了完备的防空反导作战体系。

即为夺取制空权而采取的一切防御性作战行动,目标是摧毁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的来袭导弹或战机,保护航母编队及所配属的高价值军事资产。不仅在组织航母编队对空防御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甚至还提出了主动出击实施进攻性防空作战,破坏或者压制敌方飞机、导弹以及发射平台。针对DF-21这样的反舰武器,美军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应对措施。开发数据链阻断技术。大约十二年前美国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提出“海空一体战”概念,具体指空军反太空行动打破中国军队基于海洋监视卫星体系的弹道导弹支援系统。此战法指出通过压制DF系列导弹的信息侦察监视系统来使其失效。具体的实施方式为由美国空军的隐身作战力量摧毁中国沿岸的雷达体系,首先防止美海军航母被定位。而后使用各种欺骗、迷惑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分散编队,在处于敌方雷达监视范围时实施机动,以及加大控制电磁波发射或利用干扰波发射器迷惑中国军队雷达。

发展远海拦截技术。这种能力的建设主要依靠“伯克”驱逐舰。大力发展“标准3”反导拦击系统以及舰载的“宙斯盾”系统。“宙斯盾”系统通过集成AN/SLQ-32系列电子战系统为舰船提供了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反舰导弹电磁防御能力以及电子进攻能力。根据美国海军资料,“宙斯盾”的AN/SPY-1D对空搜索距离可达450公里,对典型的弹道导弹的探测范围可达320公里,事实上具备对弹道导弹末端制导雷达开机前发现的能力。同时“宙斯盾”系统还预制了90多套基于目标驱离的对空作战方案,可根据当前任务、周遭环境、威胁预判等因素自动化选择其中一种。发展新概念舰载武器技术。美军早在2013年底就试验成功了舰载激光炮,这种武器被认为是应对高速来袭反舰导弹的有效装备。舰载激光武器对导弹的毁伤作用主要包括热破坏应力、力学破坏以及辐射破坏。高能激光照射在弹体上将其表面的极高功率短时间内累计造成被攻击目标表面的结构、材料以及内部元器件发生损毁达到使导弹失效的作用。目前美海军的激光武器已经发展至最终阶段,即可远距离打击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以及弹道导弹的程度。

1 阅读:1259
吴晓露

吴晓露

新鲜出炉的吴晓露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