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经济社会正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大变革。在那段独具韵味的岁月里,部队基层官兵的的饮食水平还相对质朴,各种物质供应还相对匮乏,然而置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倒也大致能够满足战士们的需求,为战士们提供了支撑日常训练与生活的能量。
那个时候,每人每天的伙食费标准大致为 0.5 元,80年代初的时候,增长到了每人每天0.62元,这是部队普通一类大灶的每日伙食品袋标准。要知道,身处当时的经济环境大背景下,这每天五六毛钱的伙食费,能够支撑起一天的基本饮食供应,着实是件颇为不易的事。虽说与当下丰富多样的饮食无法同日而语,但在那个时期,这已然是竭尽全力做出的伙食保障了,要别地方上一般家庭的伙食要好的多了。
每天主食的种类相对较为固定,包含了大米饭、二米饭、馒头、花卷、玉米面发糕等等。通常是粗细粮相互搭配,如此一来既能保证一定的口感,也能够合理运用粮食资源。就如二米饭,是将大米和小米掺和在一起煮成的饭,口感独具特色。有时,馒头蒸出来发黄并非那么洁白,那是由于面粉未曾经过精细加工,可吃起来却有着浓郁的麦香。花卷呢,会在里面卷入少许油和盐,就算是美味的调剂了。玉米面发糕带着玉米的清甜,吃起来软糯可口,也是战士钟爱的主食之一。
肉类的供应较为有限,按照供应标准每人每月大概 3 斤,但常常难以达到这个标准程度的。所以,每当有肉可吃的时候,大家都格外珍惜。要是能够享用一顿红烧肉,那简直如同过年般欣喜。记得有一回,连里杀了一头猪,炊事班用半匹猪肉做了一锅红烧肉,晚饭的时候,战士们左等右盼红烧肉终于出锅了。看着碗中那寥寥的几块肉,大家都吃得格外小心翼翼,慢慢品味,期望那美味在口中留存得更久一些。而且,为了让这点肉发挥出最大的效用,炊事班在做菜时还会把肉切成小块,和蔬菜一起炒制,如此便能让更多的人尝到肉味。
蔬菜方面,以土豆、萝卜、大白菜等当季蔬菜为主,这些蔬菜利于储存和加工。一到冬季,地窖里堆满了大白菜、萝卜和土豆。几乎每天的餐桌上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不是清炒土豆丝,就是萝卜汤,或者是大白菜炖豆腐。虽说菜品烹饪相对单一,但就当时的整体经济环境和条件,战士们对这种一日三餐的饮食就很满足了。
为了提升伙食质量,给战士们增加营养补充能量,连领导常常会动脑筋想办法,利用营区边上的零星荒地,鼓励大家利用训练间隙,开荒土地种植蔬菜以补充供应。战士们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在副连长和事务长的带领下,以班为单位翻垦土地、播撒菜种、浇水、施肥,精心照料着那一片片菜地。待到收获的时节,望着绿油油的青菜、红彤彤的辣椒,大家的心中别提多有成就感了。有时候,自己种植的蔬菜端上餐桌,吃起来都感觉格外美味。
养猪,也是每个连队为改善伙食,补充肉类食品的重大举措。连里会专门挑选能吃苦耐劳有责任心的战士负责养猪。每天把食堂里的泔水收集起来,同一些麸皮青草拌在一起,这就是育肥猪的美食了。看着小猪崽一天天长大,大家都盼望着能够早日吃上香喷喷的猪肉。
每逢节假日,连里都会组织会餐,改善战士们的伙食。这可是大家最为期待的时刻,餐桌上会增添几道平日里吃不到的佳肴。比如会有红烧肉、糖醋排骨、鸡块炖蘑菇、红烧大鲤鱼,还有当年最流行的水果罐头。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暂且忘却了训练的艰辛,尽情享受这难得的美味和欢乐时光。
尽管当时的伙食水平不高,但通过这些方式,战士们的生活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和改善。大家深知物质的匮乏只是暂时的,更为重要的是那份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精神,以及为了国家和人民坚守岗位的信念。这些简单的饮食,化作了战士们珍贵的回忆,也见证了那个特殊年代中的坚毅与乐观。
天天向上
79年,我每个月在学校的伙食费平均7元,包括晚上一个大馒头。唉,爹妈只有一碗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