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寿的黄埔一期将领,103岁寿终,儿子当了演员,红遍两岸三地

历来有些现实 2024-03-21 22:33:41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能征善战,让胡人闻风丧胆。

但是到了民国时期,“飞将军”却成为一个贬义词,用来讽刺那些到了前线之后,听见炮响就吓尿,脚底抹油溜掉的将领。

比如,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曾经是山东王,被蒋介石枪毙的韩复榘,人送外号“飞将军”。

获得这一“美名”的,还有曾经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师长、第22集团军司令官和国民军第5绥靖区司令官的孙元良。

1904年,孙元良出生在四川成都,祖籍却是浙江绍兴。被称为飞将军的孙元良,还是黄埔一期生。

由于黄埔军校在广州,黄埔一期生以南方人居多,600多名学员,四川籍贯的只有22人。这些人大都已经上过军校,年龄较大,只有孙元良和曹利生出生于1904年,是年龄最小的。

而且这22人,也只有孙元良最有“出息”,取得的成就最大,担任职务最高,知名度最高。原因很简单,孙元良的叔叔,是四川很有名气的军阀孙震。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种血统论尽管不科学,但是也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出生在军人家庭,孙元良自幼整天看着叔叔玩枪弄棒、看兵书,成长道路深受影响。

他小小年纪就对军事产生了浓厚兴趣,幻想着将来长大能成为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近水楼台先得月,当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叔叔孙震首先把这一消息告诉了侄子。

“想不想去广东上军校啊?”孙震问。

孙元良急不可待地说:“当然想。”

“到那里可要好好学,不能给孙家丢人。”孙震有点不放心,因为这个侄子有点浪荡,玩世不恭,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成绩总是处于下游水平。

当时孙元良已经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读书,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叔叔,你放心好了。”孙元良拍着胸脯说。

因为孙元良学习成绩一般,孙震怕他考不过,只能动用手中的资源,将侄子保送到黄埔军校学习。就这样,孙元良成为了黄埔一期学员。

事实证明,孙震的担心是多余的。孙元良虽然文化成绩不理想,毕竟是继承了父辈的基因,有军事天赋。

他自我感觉良好,往往老师还没有讲完,他就趴在桌子上开始犯困,因为那些东西自己全会了。

每次下课的时候,他都会在同学们跟前卖弄自己的军事知识,结果引起校长蒋介石的注意。

跟这个毛头小伙攀谈之后,蒋校长发现这个学生还确实有军事天赋,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从此喜欢上了他。

毕业后,蒋介石把孙元良调到了他引以为荣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让他担任连长。

孙元良在这里表现不错,步步高升,从连长、营长,一直到团长。

与此同时,同样来自一期的胡宗南,跟孙元良走了相同的路,都到了第一军第一师,都当了连长,后来都成为团长。

胡宗南是浙江人,因此深受蒋校长器重,人称“天子第一门生”。由此可见,孙元良也很风光,看上去像是“天子第二门生”。

事实上,孙元良一度比胡宗南更受校长赏识。这不是信口开河,是有事实依据的。

在1926年10月,北伐军在接连取得两湖战场的胜利后,然后乘胜追击,挥师江西。

在攻下南昌之后,孙传芳军队突然发起反攻,南昌失守,北伐军遭受出征以来的最大一次惨败。

战后,蒋介石嚎啕大哭,进而恼羞成怒,开始追责。

这时候孙元良只是一个团长,不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可是根据蒋介石制定的“连坐法”,孙元良也脱不了干系。

然后,很多将领被撸了下去,孙元良虽然也被撤职,但是,随后传来的消息让人大跌眼镜,孙元良却东渡日本,坐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那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成为第21期炮兵科的学员。

将领们百思不解,到蒋介石那里询问。

老蒋幽幽地说道:“是我保送他去的,对这样的将领,就该狠狠处罚,不这样不解我心头之恨。”

从日本回来之后,孙元良到了“御林军”,成为警卫军第一师一旅旅长。

对蒋校长的重用,孙元良感激涕零。

1932年“一·二八事变”的时候,孙元良率部在庙行镇将不可一世的日军打得满地找牙。

此役被当时国外媒体评为"中国军队第一次击败日军的战役",也让孙元良一战成名,获得了宝鼎勋章, 他的职务也由旅长被提升为第88师师长。

这时候的胡宗南,职务也不过是一名师长。

胡宗南担任的是第一师师长,在国军中地位举足轻重。然而88师师长的含金量也不低,该师也是清一色德械,兵力多达2万。

不光如此,它是蒋介石的御林军,担当首都警卫的重任。

淞沪会战的时候,蒋介石派出了全部精锐,88师再次跟日寇进行较量,在战斗中表现不俗。该师首先在八字桥打响了第一枪,最后撤出上海的也是他们,可谓打满全场。著名的闸北四行仓库保卫战,就是88师下属524团谢晋元将军指挥的。

有人指责,作为师长,孙元良没有跟阵地共存亡,找了一艘船自己先跑了。如果真的是这样,蒋介石肯定会枪毙他。即使不枪毙,也会撤职不用、

然而几个月之后的南京保卫战,孙元良再次出征,带着88师去和日军死磕。

南京失守之后,孙元良再次被推倒风口浪尖,被指责临阵脱逃,没有死在南京。

其实每次大型战役,作为最高指挥官是稀缺资源,不到万不得已,肯定是会逃生的,不会选择舍身成仁。唐生智当时担任守城总指挥,也说过要与南京共存亡之类的豪言壮语。他甚至还下令把渡船全都炸沉,对逃跑的士兵进行开枪。

但是在南京失守之前,唐司令早就准备好了逃生的渡轮。

其实国民党各师的头头脑脑,也是这样做的。而且唐生智撤退前,也下达了撤退命令:“87D、88D、74A、教导总队诸部队,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可以向滁州集结。”

南京保卫战13个师参战,其中只有一个代师长,其余全部是师级以下将领。这也说明,孙元良的逃跑是在许可范围内进行的。

无风不起浪,孙元良备受指责的,是88师的溃退。

全程参加淞沪会战的88师损失惨重,一个月之后就又到了南京打保卫战。期间,该师经过3次补充,八成都是新兵。

激战中,88师把守的阵地又是日军主攻方向,战斗中2个旅长、2个团长、6个营长阵亡,新兵溃败在所难免。

南京保卫战跟莫斯科保卫战不同,国民党没有打下去的任何资源,在战斗开始之前结局就已经注定,它本来就毫无胜算。

国民党高层对此本也没有抱任何希望,只是为了国际上不那么难看,才勉强进行的。

不过其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备受争议。

因为当时孙元良并没有跟唐生智一起撤退,而是留在城里,20多天之后到了武汉。

关于这一段经历,鹰犬将军宋希濂回忆说,孙元良是因为怕死躲到妓院里,认老鸨当了干妈。而孙元良辩解说,他是不忍心丢下惨兵返回城去,出不来了,只好藏在一个张姓市民家中躲了几天。

孙元良还说,宋希濂在特殊环境(关押在功德林)下写的回忆录,言不由衷,信口开河,没有任何可信度。

不管怎么说,南京保卫战之后,孙元良确实被蒋介石关押起来,还关了42天。

孙元良回忆说,当时的罪名跟军饷有关,但那都是诬陷之词。经过孙元良自辩,调查清楚之后,蒋介石将其释放。

尽管如此,经过这一风波,孙元良“逃跑将军”的罪名是落下了,怎样都洗刷不掉。

不过孙元良的前途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在沉寂两年后,他重新出山,出任第28集团军副总司令兼29军军长。

1944年,孙元良率部在距重庆七百余公里的贵州独山县跟日军血战,将敌人赶了出去。

此后,他还率部还一举收复南丹等地,使日军退出贵州,并且解了陪都重庆之危,由此获青天白日勋章。

抗战胜利后,孙元良因和当时的"军政部长"陈诚有矛盾,受到排挤,无奈下坐了冷板凳。昔日风光一时的抗日功臣,仅仅担任南京附近的常(熟)镇地区警备司令 。

解放战争爆发后,担任第16兵团司令官的孙元良率部参加淮海战役,进行了自己军事生涯的最后一战,表现差强人意。所部基本被歼,孙元良发挥逃跑特质,侥幸逃生。

结果可想而知,邱清泉和李弥兵团在接到取消突围的命令之后,随即重新退回到了包围圈。可是,孙元良兵团却由于失去了联系,根本接不到取消突围的命令。三个兵团分头突围,变成了孙元良兵团独自突后来,孙元良跟随国民党残兵败将到了台湾,度过余生。

虽然余生惨淡,好在孙元良很看得开,精神矍铄,直到2007年才病逝,享年103岁,结束了他备受争议的一生。

由此,孙元良也成为黄埔一期将领中最长寿的那一位。

孙元良虽然备受争议,但公道说,人长得蛮周正帅气。

南京保卫战之后,孙元良曾带欧洲考察,在英国邂逅了一个姑娘,是中国驻英武官的女儿龙华藻。二人一见倾心,结为连理。

他们生下的一个儿子后来很出名,红遍整个华语圈,就是两岸三地演艺界人气很高的明星秦汉。他的本名叫孙祥钟,“秦汉”是他的艺名。

作为名将之后,秦汉自是继承了父亲的外貌,但没有靠父亲资源,去涉足军事和政治,而是从事艺术,取得了成功,也非常难得。

参考资料:

《南京保卫战》宋希濂

《我所知道的孙元良》葛天

《蒋介石年谱初稿》

24 阅读:23034

评论列表

Scorpio

Scorpio

11
2024-04-02 08:09

秦汉演的都是琼瑶剧

用户10xxx91

用户10xxx91

4
2024-03-31 20:47

齐秦

~S~AVI*UR

~S~AVI*UR

4
2024-04-03 10:07

孙跑跑祖籍奉化能讲一口流利的奉化话,这才是被光头看中的关键

6497929

6497929

1
2024-09-01 20:17

88师,前两天看的特战先锋里有这个

历来有些现实

历来有些现实

假装懂点历史,假装不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