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500年前就说了,鸡娃不如鸡自己

可言可语 2025-01-19 14:13:29

网上太多爹妈辅导孩子气的火冒三丈的,可能是我心态好,也可能那不是自家娃也或者和我看王阳明有很大关系。

《极简阳明心学》这本书太让我喜欢,这本书的设计是可以平铺的,再也不担心太厚的书需要找东西压要一直拿着了;作者是我喜欢的程林和周月亮,这本书内容阅读起来很轻松,像看故事一样去阅读,但不知不觉中就有了感悟。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的圣人,王阳明就是其中一个,他能把道理想明白,还能把事情做好,他没说我想好了再去做,而是在行中,做到知行合一。

很多父母不卷自己,卷孩子,自己飞不起来就生个蛋希望这个蛋能飞起来。

穿越500年的时空,王阳明的经历仍然会告诉你,绝境就是心境,答案自在你心中,反求诸己。

每当我们内心没有坚定的答案的时候,总是极其迫切地向这个世界发问,渴望谁能给我们一个坚定的答案,但是看了王阳明之后,你会知道答案自在你心,只要不断的追问自己,当有一天你的悲不再因为别人的贬低而放大,遇到事情的时候镇定自若,向内心索取答案的时候,你就开始变得强大了。

王阳明悟道的要害是什么?“临崖一跳”求道的牺牲精髓,就是要向内卷,卷回来,又再重复。

要临崖往下一跳,就是一个新天地,关键就看你敢不敢。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说,成圣之道,只能在自己身上找,你从别处找都找不到。

他的一生就像是一部动人的小说,一个外省青年四处寻求圣在哪里、道在何方,最后终于“悬崖撒手、自肯承当”。

王阳明的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是逼出来的,从大千世界,功成事业,直至生死存亡,退无可退,不得不“反身而诚”“反手而治”。

也就是说:自我是生成自我的力量,人之所以平凡就是因为他没有活出自己的本性。

作为父母只有在自身找到了力量,自己做好了,孩子才能做好。而一味地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只不过是让自己心理得到解脱而已,不是我不行,是孩子的问题。

作为父母更需要知道“知行合一”应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我反省,避免将自己的期望和压力强加给孩子;“致良知”则要让自己和孩子都能认识和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和道德判断。

实在忍不住发火的时候就去看看王阳明吧!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