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的疯了吗,还是我们疯了?”
深夜,一声尖锐的惨叫划破了郑州某工厂区的寂静。邻居们急忙跑出来,只见一个老太太颤抖着站在一间简陋屋子的门口,而屋内,一个男人正在铁笼中痛苦地挣扎。铁笼?囚禁?众人震惊地议论:“这是什么年代了,还关人?!”老太太的表情复杂,像极了无助与绝望交织的面具。“对不起……对不起大家了,我没有办法。”她哽咽着说。
但事情的真相,却比这更令人动容和愤怒。彭伟庆出生于1965年,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他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农民,靠在地里刨食为生,母亲彭外妹则在家里操持家务,偶尔也帮人洗衣补贴家用。在父母和三个姐姐的宠爱下,彭伟庆天真活泼,活力十足,甚至比同龄孩子更早学会走路。然而,这一切在他两岁时戛然而止。一个寒冷的冬夜,他突然高烧不退。母亲彭外妹紧紧抱着他,听着他哭得撕心裂肺,恨不得将痛苦转移到自己身上。可是,天黑路远,送医院似乎不现实。夫妻俩试图用葱白和厚被子给孩子降温。第二天,彭伟庆仍在虚弱地喘息。拖延的后果在医院诊断书上赤裸裸地显现:
癫痫,伴随不可逆的脑部损伤。医生翻着病例,语气冷漠而机械:“他以后的智力可能停留在两岁,基本没有康复的希望。”彭外妹愣住了,手里的提包滑落在地,她几乎听不见身边的声音,只觉得眼前一片模糊。“怎么会这样……”她低声呢喃,像是问医生,又像是问自己。医生继续低头记录,没有一丝停顿,甚至没有抬头看她一眼。这一刻,她的世界彻底坍塌了。这一句话,像一把刀刺入了彭外妹的心脏。尽管心碎,但她不愿放弃任何一线生机。她带着儿子四处求医,偏方、秘药、求神拜佛,甚至拿出家里最后的积蓄,却始终换不来奇迹。现实一点点剥夺了她的希望。
生活仍然要继续。彭伟庆渐渐长大,但他的行为却越来越难以控制。一次深夜,彭外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却发现地板上满是血迹。她冲进房间,看到儿子手持水果刀,胳膊上伤痕累累,血流如注。夺下刀的那一刻,她的双手颤抖得无法握稳。“不能让他再伤害自己了。”她哽咽着做出了一个决定——定制一个木笼,把儿子锁起来。当彭伟庆第一次被关进木笼时,他像被困的野兽般咆哮,猛烈撞击笼子,甚至用牙咬木条。他的母亲坐在一旁,捂着脸哭成泪人,却始终没有打开笼子。
她清楚,这个笼子是救命的最后防线。但即使这样,木笼仍然没能完全阻止悲剧。一夜,彭伟庆的头卡在笼子间隙中,差点窒息;还有一次,他用双手拼命抓挠木条,直到指甲翻起,血肉模糊。母亲连夜找木匠换上更坚固的钢铁笼,彻底断绝了他的“逃脱”希望。彭伟庆眼神里充满了悲哀,甚至有种仿佛认命的绝望。邻居们议论纷纷:“这老太太太残忍了,这儿子怎么能当牲口一样关起来?”可他们没看到的是,每次喂饭时,彭外妹哆嗦的手;每次清理铁笼时,她眼里的泪。
2013年,那场深夜的惨叫引来了人群围观。有人拍了视频上传到网上,一时间舆论沸腾。键盘侠怒斥:“这是虐待!她根本不配做母亲!”也有人理智发问:“她的选择是对的吗?可她还能怎么办?”媒体记者蜂拥而至,镜头对准了这个小院。面对镜头,彭外妹的脸布满皱纹,目光呆滞,声音沙哑:“我这辈子就这么一个儿子,我只想他活下去。”这一句话,让很多人沉默了。铁笼是囚禁,也是保护;她是暴君,也是烈士。有网友发起了募捐。数万的善款从全国各地涌来,一部分被用于彭伟庆的医疗费用,剩下的,她一分未动:“我走了以后,他还要活下去。”
2019年,彭伟庆被当地侨联接到养老院,由专业人士照料生活,结束了46年的“笼中岁月”。媒体拍摄了一张照片:他坐在养老院的床上,呆滞地望着窗外,身边没有人。没有了母亲的守护,他像孤舟漂浮在生活的荒海中。而彭外妹,终于卸下了母爱的枷锁,安享晚年。可这份“解脱”,早已耗尽了她一生的力气。如果医疗体系更完善,是否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如果社会救助机制早些介入,彭伟庆会不会拥有另一个人生?在这场“伟大母爱”的悲壮下,掩盖的却是我们这个社会最深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