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震荡,幸好尾盘拉了一把,不然就比较难看了。
现在行情非常纠结:
一是面临3500点的强压力位,宏观基本面数据比较差,若没有强有力的刺激政策出来,恐怕很难一鼓作气往上突破。
二是结构分化极大。小盘题材股估值极高,比如中证2000的PE是95倍,科创50的PE是102倍,融资余额仅次于2015年;而很多大盘蓝筹股还趴在底部,估值并不高,比如中证红利的PE是7倍,股息率是6.26%。
这就是关键位置,要选择方向了,也要切换风格了。

我个人主观看法是,向上突破的难度有点大,但下注风格切换的胜率更高,未来一段时间中,红利蓝筹风格会占优。
接下来,跟大家聊聊消息。
股吧和投资社群,是最容易吵架的地方。因为股民是一群自认为懂很多的人,从国家大事到行业趋势,从财报数据到前沿科技,无不如数家珍。而金融市场的每笔交易,都是有卖就有买,它的本质是买方与卖方的分歧。我们交易的就是分歧。
以前遇到过个别群友,他总是在群里引起众怒,然后我把他换到别的群,过段时间又会引起众怒。于是,我只好把他移出群聊,并告诉他,可能你的认知是对的,你只是不合群,离开对大家都好。
常有人问我,群里能不能聊天?我都会说,不鼓励聊天。原因就是,不希望看到吵架,你来这里只是看我发的东西而已,至于聊天和讨论,外面有很多股吧和社群。
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缺消息,不缺闲聊的场所,缺的是超越各种消息,从更高维度看世界的视角。
如何对待海量的消息?
主要分五步:
1、想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消息。
如果你是长线持有者,就不要关注尾盘的那点异动,更不要去到处问为什么波动。如果你是趋势交易者,就只关注股价的趋势,不要问某个消息怎么看,因为它都已反应在股价上了。
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然面对海量的信息会感到迷茫。
2、关注最基础的数据。
别人的观点不重要,他们如何通过基础数据,得出这个观点的思考过程才重要。
不同的立场,不同的世界观,能得出截然不同的观点。
3、分析不同观点背后的原因。
大家看到的都是同样一件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观点呢?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当你把大家的利益看清楚后,对世界的认知就更客观了。
4、关注更重要的事。
很多媒体和专家不被信任的原因,不是错误的报道,而是完全不报道关键议题。他们总是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转移你的注意力,是故意在把水搅浑。
能抓住某件事的核心,就拥有了洞察力。
5、获取信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实践。
知易行难,学以致用,检验信息是否有用。
不要怕照镜子,镜子照出你的问题,不是镜子的错。实践得出的反馈,哪怕是负面的,那也是在帮我们找出自己的问题。
晚安~
作者:布衣书生 自媒体:复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