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不朽的诗篇;
在这银白的世界里,每一朵雪花都承载着一个故事,每一次飘落都是大自然最细腻的笔触。
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
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寂;
再到“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温情;
雪,以它独有的方式,勾勒出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触动着每一颗渴望纯净与美好的心。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晨曦微露,冬日的寂静被一夜的风雪悄悄打破。仿佛春风提前造访,唤醒了沉睡的枝头,千树万树瞬间绽放出洁白的花朵,不是春花,胜似春花,雪的纯净与树的坚韧交织,绘出一幅冬日的春意图。这不仅是雪的美景,更是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如这雪中之花,坚韧而美丽。
【2】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寒风凛冽,江面一片苍茫,唯有一叶扁舟,一位蓑笠翁静坐其上,独享这份宁静与孤独。他不为鱼而钓,只为心灵的宁静,与雪为伴,与江水对话。这不仅是雪中的独钓,更是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雪的洁白映衬出人心的纯净。
【3】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
透过窗棂,西岭的千年积雪尽收眼底,那是时间的见证,自然的馈赠。门外,东吴的商船停泊,万里之遥的货物在此交汇。雪与船,静与动,历史与现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这不仅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更是诗人对生活细腻观察的体现,雪的永恒与船的流动,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不息。
【4】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风雪交加的夜晚,一缕炊烟从柴门升起,家的温暖在风雪中更显珍贵。犬吠声中,归人踏雪而来,每一步都是家的方向。这不仅是雪夜的归途,更是诗人对家的渴望与归属感的抒发,风雪中的犬吠,是等待与欢迎的声音,雪的寒冷与家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
【5】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边塞的风雪中,战士们整装待发,轻骑如风,弓刀在手,雪满弓刀,不仅描绘出一幅壮丽的战斗画面,更是诗人对边疆战士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雪与战,美与勇,交织成边塞独有的诗篇,雪的覆盖下,是战士们的热血与忠诚。
【6】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花》
雪中寻梅,一缕暗香指引着前行。那不是雪,而是梅花的芬芳,雪中傲立的梅花,不仅展示了生命的坚韧,更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雪的冷寂与花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雪中之梅,是冬日里的一抹亮色,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7】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之上,长云低垂,雪山若隐若现,孤城遥望,玉门关近在眼前。这不仅是边疆的壮阔景象,更是诗人对边疆将士坚守边关、保卫家园的崇高精神的颂扬。雪的寒冷与城的孤独,映衬出边关将士的坚韧与忠诚。
【8】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燕山之巅,雪花如席,铺天盖地,一片一片轻轻吹落,落在古老的轩辕台上。这不仅是自然的壮观,更是诗人对历史的感慨,雪的覆盖下,是岁月的痕迹与历史的沉淀,雪中之席,是自然与文化的交融,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厚重。
【9】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其一》
梅与雪,白与香,自然界的对比与和谐。梅的洁白虽不及雪,却有雪所无的芬芳;雪的冷寂虽无梅香,却有梅所不及的纯净。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对比,更是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雪的洁白与梅的芬芳,象征着世间万物各有所长,和谐共生。
【10】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唐·祖咏《终南望余雪》
终南山的阴岭上,秀美如画,积雪覆盖,仿佛浮在云端之上。这不仅是山的秀美与雪的纯净,更是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雪的洁白与山的秀美,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雪中之山,是自然的鬼斧神工,象征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对美的无限向往。
【11】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
春天的脚步似乎总是姗姗来迟,但那漫天飞舞的雪花却迫不及待地想要装点这个季节。它们轻盈地穿梭在庭院中的树枝间,宛如一朵朵绽放的飞花,在空中旋转、飘落,给这静谧的空间带来了盎然生机。那雪与树之间的交融,仿佛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让人沉醉在这份清新的春意之中。
【12】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唐·杜甫《对雪》
天色渐暗,乌云低垂,似乎在预告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大雪。随着风势的加强,雪花开始在空中狂舞,它们随风而动,又与风同舞,仿佛是大自然的一支交响乐,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力量与节奏感。这样的景象,既有一种紧迫感,又不失其独特的美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13】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当雪花六瓣齐飞,悄然无声地飘进屋内,它们像是精灵一般,轻轻落在窗台上,静静地陪伴着室内的主人。此时,向窗外望去,只见原本青翠欲滴的竹子,在雪的点缀下,变成了一根根晶莹剔透的琼枝。这景象,既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14】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唐·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在酒垆旁,那位女子如月光般柔和而明亮,她的皮肤在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细腻光滑。她那皓皓的手腕仿佛被一层薄薄的霜雪覆盖,与周围飘落的雪花相呼应。这份纯净之美,不仅仅体现在外表,更在于那份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温婉气质,让人心生向往。
【15】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唐·周朴《春日秦国怀古》
夕阳西下,云彩与山间的积雪共同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炊烟袅袅升起,与残阳下的绿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这样的景色,仿佛是大自然最真实的写照,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感受着岁月静好的美好。
【16】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唐·卢纶《李端公》
归家的路上,寒云低垂,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一条延伸至远方的小径。归人踏着暮雪归来,每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这些足迹不仅是归途的印记,更是内心深处那份渴望温暖的情感的见证。这样的场景,既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又蕴含着归家的喜悦。
【17】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明·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城里,夕阳的余晖洒满街道,温暖而明媚;城外,则是雪花纷飞的世界,银装素裹。仅仅相隔十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天气,这样的对比,让人不禁感慨万千。这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是人生百态的一种隐喻,让人思考生活的多姿多彩。
【18】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唐·韩愈《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连续三天,柴门紧闭,门外的台阶和庭院都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形成了一片洁白无瑕的景象。这场景不仅描绘了雪的厚实与纯净,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这样的景象,仿佛是在告诉我们,有时候,与世无争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19】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唐·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岸边的青草似乎永远不会停止生长,而空中的雪花则在远处渐渐消散。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青草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而雪花则寓意着时光的短暂与美好。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循环往复,以及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20】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元·关汉卿《大德歌·冬景》
雪花如同粉饰大地的华美,轻盈地飘落,如同舞动的梨花,遮掩了远处的村庄,只留下一片静谧与和谐。这样的景象,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让人们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之中。
【21】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唐·李世民《望雪》
冻结的云雾笼罩着山岭,清晨时分,洁白的雪花凝结成了美丽的结晶。这幅景象不仅展现了雪的美丽,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这样的景象,仿佛是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有着一份不可言喻的美丽等待我们去发现。
【22】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唐·李益《从军北征》
天山下过雪之后,海风吹来带着一丝凉意,横笛声声在风中响起,仿佛在诉说着行路的艰难。这样的景象,既有几分凄凉之感,又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这片茫茫雪地中,每一曲横笛声都承载着旅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23】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在剑河之畔,风声呼啸,雪片宽大如席,几乎遮蔽了整个视野。沙口之处,石头因寒冷而冻结,连战马的蹄子都难以稳住,仿佛要脱落一般。这景象不仅描绘了边塞严酷的自然环境,还透露出一种战士们面对恶劣条件仍坚定不移的豪迈之情。
【24】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年末时节,寒风凄厉,整日弥漫着灰蒙蒙的雪花。这样的景致不仅勾勒出冬日的萧瑟与寂寞,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在这漫长而又寂寥的日子里,诗人似乎在寻找着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25】
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
——唐·刘方平《春雪》
飞舞的雪花携带着春的气息,在空中盘旋飘荡。这不仅仅是对雪景的描绘,也是对春天即将来临的美好期待。在这场雪中,诗人仿佛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与希望,让人的心灵得到了洗礼。
【26】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地面已被白雪覆盖,呈现出一片洁白,寒风凛冽,雪花大得仿佛可以握在手中。这景象既突显了雪的壮观与纯净,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寒冷而又充满魅力的世界之中。
【27】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深邃的溪流被厚重的雪覆盖,山峦仿佛被冰封,连云朵都凝固不动。这样的画面不仅展现出雪景的静谧与安宁,还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凡尘的意境。诗人在这里似乎找到了一种与自然共鸣的方式,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
【28】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草木枯萎,鹰的眼睛更加敏锐,雪消融后,马蹄显得格外轻盈。这不仅描绘了冬日猎人的英姿,还传递出一种对自由与速度的向往。在这片雪后的土地上,一切都变得清新而又充满活力。
【29】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唐·杜甫《岁暮》
烟尘弥漫,侵扰着雪白的山岭,战鼓和号角声在江城中回荡。这不仅仅是对战争场景的描绘,还透露出一种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在这动荡的岁月里,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尤为强烈。
【30】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元·薛昂夫《蟾宫曲·雪》
天界仙子洒下碧玉般的晶莹雪花,它们如同细腻的扬花轻轻飘落,又似片片柔软的鹅毛缓缓降下。这一刻,天地间仿佛都被赋予了仙气,每一粒雪珠都是大自然最精致的杰作,轻柔地抚摸着每一寸土地,带来一份宁静与圣洁。在这样的雪景中,人们似乎能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纯净与美好,心灵也随之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31】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
——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雪花如同手掌般大,却无法遮挡视线,寒风如同利刃,割不断心中的忧愁。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雪的宏大与细腻,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这片雪的世界里,诗人似乎在寻找着心灵的慰藉。
【32】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宋·杨万里《观雪》
天公不惜将所有的琼花落下,却将梅花的花蕾封闭,使它失去了香气。这不仅是一幅雪中梅的美丽画卷,还寓含着一种对生命的珍视与尊重。在这冰雪的世界里,每一种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33】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
——元·白朴《天净沙·冬》
门前雪花纷飞,而杯盏前的事,都不再提起。这样的画面不仅展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还传递出一种对过往的释然。在这样的雪夜中,诗人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34】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唐·元稹《南秦雪》
千座山峰的岩石如同千万株玉石,万棵松树的松萝宛如万朵白银。这不仅是对雪中美景的赞美,还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赞叹。在这片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每一片雪都闪烁着光芒。
【35】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元·华幼武《春雪》
喜欢满天飞舞的雪花如同玉蝶,即便幽谷阻挡了黄莺的歌声也不在意。这样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雪的美妙,还透露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喜爱。在这片雪的世界里,每一种美好都值得珍惜。
【36】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
——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吉祥的雪花飘落,麦苗已经变得青翠,更希望春雨能够滋润万物,使其繁茂生长。这不仅是对冬日雪景的描绘,还传递出一种对丰收的期盼与祝福。在这片雪的世界里,每一片雪花都承载着对未来的希望。
【37】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玉一般的雪花在半夜飘落,预示着来年将会有翠绿的波浪般的庄稼生长。这样的画面不仅展现了雪的美丽与神秘,还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这片雪的世界里,每一片雪花都预示着希望与新生。
【38】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岘山一夜之间变成了玉龙的模样,凤林中的梨花在雪中显得更加成熟。这不仅是对雪中景色的描绘,还透露出一种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在这片雪的世界里,每一片雪花都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