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我国5G发牌五周年之际,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将联合举办的“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以“智联未来 无限可能为主题”,系统总结了我国5G发展阶段性成果与经验,深入探讨移动通信演进升级路径与机遇。
在主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胡坚波发表了题为《5G商用五年成效显著,引领全球创新发展》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商用五年来,我国扎实推进5G“建、用、研”协同发展,打出了技术、网络、应用发展的“组合拳”,跑出了5G“加速度”。
网络方面,我国5G网络建设遵循“适度超前”原则,网络建设全球领先,成为数字中国建设坚实底座。五年来累计网络投资超过7300亿元,5G的基站数超60%,行政村通5G覆盖比例超过80%,从“县县通5G”向“村村通5G”不断延伸。从网络的能力来看,不断提高5G网络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同时我国创新性地提出了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模式,面向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提升多元化5G网络供给能力;还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实现集约高效网络建设,接触设施共建共享,资源高效利用,截至2023年底,我国超90%的5G基站实现共建共享,投资节约5000亿,并且技能技术创新发展,能耗持续降低,目前5G的单能耗较4G相比降低了92%,和5G的初期相比单基站也降低20%。
技术方面,我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主导5G架构变革和系统创新,形成全球统一5G国际标准,授权的发明专利是1.4万件,PCT国际专利超过1万件,5G专利的占比在全球是42%,居于全球首位,下一步的5G-A相关的国际标准的牵头项目中国保持领先超过30%,使得5G的应用优势更加巩固。
产业方面,我国已构筑涵盖基站设备、通信芯片、终端和测试仪表等完整产业链,产业整体实力跻身全球前列。5G基站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5%,销售超过75个国家;5G手机累计出货量占全球市场的50%,另外产品的能力也快速提升,例如华为Mate60系列手机搭载最新麒麟9000s处理器,标志着国产手机芯片重回高端市场。
此外,5G融合应用产业体系初步构建,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不断涌现。具体而言,5G融合的供给能力在不断地提升,标准不断完善,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ICT技术融合提高供给能力,5G应用还驱动机理建模,机器人等行业关联技术创新升级;定制化的网络产品开始规模地部署,例如行业定制的UPF等,终端与模组类型不断丰富,非手机终端累计上市608款;另外5G融合应用解决方案日益成熟,5G的业务产业方阵发布十大5G应用解决方案,打造5G应用解决方案成熟度评估体系。
应用方面,5G融入百姓生活,拉动新型信息消费创新升级,5G用户规模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3月,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8.7亿户,人口普及率超60%;同时5G应用广度不断拓展,规模发展加速“绽放”,目前行业渗透率超76%,形成头部领先、以大带小的5G应用在行业、企业加速扩散的局面;5G应用还走向深度融合,赋能效应持续彰显,各行业由表及里、加速渗透核心环节,赋能行业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升级,例如5G+工业质检,大幅度提高质检的效率,5G+采光降低井下的伤亡率。
生态方面,我国建立作建全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创新构建横纵贯通的协同推进体系,为5G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有部门的协同,例如,工信部联合卫健委、教育部开展应用试点工作,挖掘培育987个5G+医疗健康、109个5G+智慧教育试点项目,加快民生领域5G融合应用创新突破。还有央地联动,因地制宜释放政策红利;IMT-2020、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5G应用产业方针等同向发力,充分发挥创新载体效能。
演讲最后,胡坚波表示,总的来看,在过去的五年间,我国5G发展路线选择正确、政策体系支持有力、产学研用协同推进。商用五年5G发展成果来自不易,接下来需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定自信自立的发展道路,巩固协同推进的产业优势,继续打出5G“组合拳”,跑出5G“加速度”,推动5G发展走向新的台阶。C114通信网 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