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五“填仓节”:不借、不空、要做、要吃,龙年聚财气

含含美食达人 2024-03-05 21:07:37

每年正月二十五,我们迎来了寓意五谷丰登、福满人间的填仓节。这个节日,亦被称为“天仓节”,因为“填”与“天”谐音,象征着天地的恩赐和丰收的喜悦。在这一天,各地的习俗虽然各有特色,但共同的目标都是祈求新的一年里,粮食满仓,财源滚滚。

今年,龙年的填仓节显得尤为特殊,因为它与惊蛰节气不期而遇。惊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更应该倍加珍惜,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去迎接属于我们的丰收和幸福。提醒正月二十五“填仓节”:不借、不空、要做、要吃,龙年聚财气,一起来了解下吧。

填仓节的传统活动和忌讳

填仓节,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节日,在民间被赋予了老天仓与小天仓的双重意义。农历正月二十,小天仓的日子,象征着粮食的初步积累;而正月二十五,老天仓的降临,则寓意着丰收的到来和谷仓的满满当当。填仓,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象征着在仓房囤子里不断增添的粮食,是丰收与富足的象征。在这一天,民间活动丰富多彩,都与饮食紧密相连。人们通过制作美食、品尝佳肴来庆祝丰收的喜悦,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家家户户都能享受到粮食的恩赐。而地画仓囤、打扫院落等活动,更是寓意着清理过去的晦气,迎接新一年的丰收与吉祥。

1不借

正月二十五,填仓节如期而至,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老节日。在古代,填仓节被视为添财添福的吉祥日子。即便家中贫困潦倒,人们也坚守着不向他人借钱或借粮食的信念。因为在他们看来,填仓节这一天,财富和福气如同流水般涌入家中,而要避免财务的流失,以确保新的一年里丰衣足食,财源广进。因此,我要提醒您,在这个填仓节的日子里,喜进厌出,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请不要外借钱财或物品。这是为了祈求吉利,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您能够财源滚滚,福运亨通。

2不空:米缸不能空、水缸不能空

填仓,这一古老的习俗,象征着五谷丰登,盆满钵溢的繁荣景象。在正月二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的米缸、面缸和水缸都需盛满,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满足。在老一辈人的眼中,若家中缺少粮食或清水,便预示着不吉利的兆头。细细想来,这些古老的规矩确实蕴含着生活的智慧。如今,虽然我们已远离了传统的米缸和水缸,但粮食与饮用水的储备依然至关重要。只有充足的储备,才能让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实,心中充满安定与满足。

3要吃:

吃蒸食

蒸食,这一历史悠久的食品,宛如文化的瑰宝,被众多民族视为吉祥的象征。尤其在填仓节这一天,蒸食更是餐桌上璀璨的明星,象征着富饶与繁荣。馒头、花卷等精致蒸食,它们的外形饱满圆润,仿佛满载着祝福的宝盒,寓意着生活的美满与丰盈。而“蒸”这一独特的烹饪方式,更是巧妙地蕴含着“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景,象征着事业和生活的步步高升,繁荣兴旺。

喝鱼汤

鱼,这灵动的水族,自古便是“年年有余、鱼米满仓”的象征。在填仓节这一天,它更是被赋予了特别的寓意,寓意着财旺运旺,希望新的一年能够收获满满。而鲫鱼,作为鱼汤的主要食材,虽然其肉质鲜美,却常常因为刺多而让人望而却步。然而,在填仓节这一天,人们却愿意为了那份美味与营养,去细细品味它的鲜美。鲫鱼,虽然价格亲民,但肉质却鲜美无比,让人一尝难忘。在填仓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用鲫鱼来熬制鱼汤,让那鲜美的味道弥漫在整个家中,寓意着新的一年能够收获满满,生活更加美好。

吃小米饭

正月二十五,北方的大地上洋溢着填仓节的喜悦。这一天,家家户户的传统食俗是品尝那黄澄澄、粒粒饱满的小米饭。小米,这种金黄的粮食,就像是大自然的馈赠,寓意着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富足。在填仓节这一天,将小米煮成干饭,不仅是对祖先传统的继承,更是对美好生活的祈愿。那满碗的小米饭,犹如金色的宝藏,闪耀着丰收的希望,让人感受到岁月的丰饶和生活的甜蜜。

4要做:打囤

填仓节,这一农村的传统节日,充满着丰收的喜悦与生活的智慧。在农院或场院内,人们巧妙地用草木灰绘制出象征粮囤的圆形图案,每个圆都仿佛是一个微缩的粮仓,承载着农人的期望与汗水。在圆心处,他们精心画上一个十字,象征着四方八面的丰收与吉祥。而更为有趣的是,人们还在圆心与粮囤之间绘制了一条梯子,仿佛一条通往丰收的捷径。这条梯子,寓意着粮囤的高大与丰满,象征着大囤满盈,小囤流淌,预示着好日子的步步攀升,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这一切的布置,都是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富富有余,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能像这粮囤一样,满满当当,充满希望。

0 阅读:48
含含美食达人

含含美食达人

探寻每座城市里最有特色的美食,欢迎大家和我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