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打了两年多的抗美援朝仗,在美国军队的叫停下,慢慢缓和了下来。跟一开始进朝鲜时比,他们嚣张的气焰全没了,姿态也放低了,拿出一纸停战协议,希望两边能坐到谈判桌前,一起商量这场仗以后怎么办。这次,是从1951年以来,“联合国军”里头主要是美军,他们又一次想要坐下来谈判了,不过这次的状况和上次比起来,那可真是大不一样。上一次,美军其实并没真心想停战,他们只是想借着谈判的空档,调整一下军队,好随时再打回来。不过,经过好几次交手后,美军这回算是真正见识到了志愿军的厉害,所以他们这回想再谈谈和,也挺合情合理的。可就在两边快要停战的时候,远隔万里的毛主席突然传来一份加急电报,里面有个让人全都摸不着头脑的命令:先别急着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彭老总遵照毛主席的命令,没办法只能回绝了这次的和谈提议。直到两边坐到谈判桌前,大家这才明白毛主席的深远考虑,彭德怀更是连连称赞:主席真是有远见!美国军队确实没想到,毛主席虽然从头到尾都没亲自上过战场,但对战场上的事儿一清二楚,最后还赢得了胜利。为啥主席就是不肯签字呢?这里面是不是有啥说不出的原因啊?
1950年的时候,朝鲜的领导人金日成给毛主席发了封求帮助的电报。以前,朝鲜半岛上打过一场大战,北边的朝鲜军队攻势很猛,眼看就要打到南边的首都汉城了。可就在这时,美国军队突然跑进来干预,在仁川登陆成功,把北边的军队给打了回去,而且战火还差点烧到了我们中国的东北边境。那时候新中国诞生才没多久,全世界都觉得中国绝不可能站出来,毕竟谁会傻到去跟世界上最厉害的国家对着干呢?就在全世界都围观看戏那会儿,毛主席果断下命令,立马派了二十万志愿军去帮朝鲜。傲慢自大的美国军队大概做梦也没想到,连一条独立的武器生产线都还没有的中国,竟然会勇敢地站出来进行反击。他们带着瞧热闹的心态投入战斗,还扬言要在圣诞节前打完这场仗,想给中国点“厉害”瞧瞧。
结果一开场两国就开打,美国那边就输了,战场上没占到便宜不说,还吃了大亏,这下美国成了全球的笑柄。不过他们认为,这次吃亏是因为没摸清志愿军啥时候进场,也不懂志愿军的打法。只要接下来准备得充分点,就能把丢的面子找回来。所以他们集结了很多机械化部队,想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好好表现一番。在第二次战斗中,美军没跟任何人配合,就被我军和朝鲜人民军巧妙地带到了事先选好的地方,然后突然遭到袭击,伤亡很大。我军在长津湖地区以及清川江两岸给了“联合国军”狠狠一击后,他们不得不放弃平壤、元山等地,一路退到“三八线”以南。这可是我们军队在战场上第一次赢得这么辉煌的胜利。正当我们要稳住战场局势,准备再次发起冲锋时,没想到美军却抢先一步要求谈判了。志愿军本以为战争会这样结束,可没想到,消息传回祖国,毛主席很快就决定,要对“联合国军”再次发起第三轮攻击。
这次谈判可不简单,美国是想借这个机会缓口气,好赶紧整顿军队,回头再跟我们打一场反击战。毛主席一眼就看出了美国的计谋,因为之前在其他战斗里,他们已经玩过这种把戏了。于是,在1950年12月31日,第二次战役刚过去没两周,我军就主动发起了第三次战役。这次动手,主要是为了不让美国政府的“先停火再谈”的计划得逞,免得他们有机会喘口气。在这次战斗中,志愿军派出了整整6个军的战士,同时朝鲜人民军也加入了3个军的兵力,一起向正在防守的“联合国军”发起了冲锋。不过,彭德怀总司令惊讶地发现,这次行动意外地“顺畅”,全面攻势非但没落下风,反而一路势如破竹,逼近了南朝鲜的首都,把“联合国军”逼退到了“三七线”一带。为啥这场仗打得这么轻而易举呢?
就在战士们前线备受激励,打算继续冲锋的时候,彭德怀突然命令,所有队伍停止前进。这个指令让志愿军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陷阱。打了五场大战后,进入第二阶段,志愿军的打法就变了,开始采用“长时间对抗,主动防守”的策略。从那以后,两边就陷入了长达两年的边打仗边谈判的状况。在这段时间里,“联合国军”还是不死心,他们趁着两边在谈军事分界线的事儿,偷偷集结兵力,搞了个夏季和秋季的大进攻,想一把抓住谈判的主导权。还好,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联合国军”那股猛烈的冲劲到底还是被挡了回去。他们用了比二战时多得多的炮弹,企图用炮火把五圣山那条路炸开,好让他们的机械化大军能浩浩荡荡开进北朝鲜。不过因为我军的拼命阻拦,“联合国军”的打算最终还是没能得逞。
美国将军克拉克曾大放厥词,说要“驾驶坦克冲破中朝的铜墙铁壁”,结果却成了众人的笑柄。在这场战役里,美军一共折损了10000多人,而那些志愿军经过的地方,成了美军士兵们避之不及的恐怖地带。经过这次教训,美国终于明白“中国会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家园”这句话有多重。他们清楚,如果这场仗再打下去,自己不但捞不着好处,还可能因为战线拖得太长,连在欧洲战场上的领先地位都保不住。而且,战斗进行到快结束的时候,苏联也加入了进来。苏联的实力和美国不相上下,有了苏联的帮助,想要在最后打败志愿军,那简直是异想天开。美国又一次开口想谈谈,但这次他们还是没拿出真心实意的态度来谈。他们居然要求用一名我们的俘虏换他们的一名俘虏。不说别的,这个停战协议里美国光顾着自己,压根没管中国和北朝鲜的好处,提的要求一个比一个离谱。就说交换俘虏这事儿吧,就让大伙儿都特别不乐意。
日内瓦条约里早就说了,等仗打完了,两边都得把抓的俘虏给放了,让他们回家。这项美国的协议,明显是不按规矩来的。而且,两边抓到的俘虏人数差太多了,我们抓的大多都是韩国的兵。对那些想“投靠”我们的,我们还会给他们一个位置,让他们加入我们的队伍。不过,美国和其他国家被俘虏的人数其实并不多。跟没有美军那边的俘虏比起来,大多数都是咱们的志愿军兄弟。而且,美国对俘虏可从没什么好脸色,朝鲜人民军也一样,没法由美国说了算。再说了,据大概的统计,两边被抓的人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足足有10倍之多。要是真按一个人换一个人来算,那剩下的一大堆士兵可咋整啊?所以,我们军队当场就拒绝了美国的提议。
看到我们中国坚决不同意,美国没办法,又换了个方法,说要“自愿回国”,可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当美国做出这个决定时,并没有和南朝鲜的领导人李承晚打招呼。这让李承晚非常不高兴,他觉得美国这样做“让步”,会让他在朝鲜的领导地位受到威胁。但他能当上总统,全靠美国支持,所以他不敢跟美国对着干。他把谈判的团队都叫了回来,接着就开始在“自愿回家”的俘虏那里动手脚了。他居然在双方还没正式交换俘虏前,偷偷把两万多名俘虏带到了南朝鲜的练兵场,还不肯坐下来谈停战的事儿。但这其实只是个引子,自打美国提出停战协议后,毛主席为了保险起见,特地跟多方聊了聊,结果发现这协议里还是有挺多让人琢磨不透的地方。
比如说,两边讲好了,所有的陆军都得待在原地不动,不能随便动手,他们在交火的地方弄了个安全地带,里头啥军事活动都不许有;可这个安全地带偏偏是在朝鲜北边的地上。很明显,美国这是在给中朝两国挖了个陷阱。要是我们国家答应了这个协议,那就等于把北朝鲜的地盘给推到了争议地带,以后想要收回北朝鲜的地盘可就难了。比如说,两边都不动手,所有的地面部队都得待在原地不动。这样一来,咱们就显得很被动了,主动出击的机会就没了,毕竟咱们在空军方面一直不太强。美国和南朝鲜没拿出真心,毛主席心里自然也不乐意。他怕一旦让步,就会步步退让。为了不上美国的当,毛主席马上决定,先不在停战书上签字,并且立刻进行反击,非得让对方心服口服不可。彭德怀一接到任务,立马就把部队集合起来,打响了抗美援朝战场上最后一仗,也就是金城战役。
毛主席特别吩咐,金城战役主要是冲着李承晚带领的韩国军队去的,而那些“联合国军”,只要他们不闹得太凶,咱们就先放一放。为了赢得这场战斗,金城战役的头儿杨勇将军真是下足了功夫。他不仅大大加强了火箭炮的力量,还搞来了上千门大炮和一堆喀秋莎火箭炮,这些武器连“联合国军”都闻风丧胆呢。7月13号晚上,一切准备就绪后,金城那边的战斗很快就拉开了序幕。美国表面上喊着要停火、要谈判,可背地里没少给李承晚塞钱,这明摆着他们对这次谈判没那么真心实意。碰到这种情况,毛主席肯定不会再容忍南朝鲜的嚣张气焰。在杨勇将军的调度下,当天晚上,我们的部队朝着金城方向倾泻了大量炮弹。就算李承晚把他最得意的精锐部队都派上了战场,但在我们强大的火力攻击下,还是被打得一败涂地。
那天晚上,金城这块地方被接连不断的炮火照得跟白天一样亮,而那片一直烧个不停的大火,更是把整个天空都染成了红色。我军不仅成功打破了李承晚精心布置的所有防线,而且没费吹灰之力就攻下了他最为得意的“白虎团”。只用了短短十来天,我军就完全掌控了金城地区,李承晚妄图统一朝鲜半岛的梦想也随之泡汤了。金城战役结束后,美国终于明白中国的坚定立场,没办法只能答应双方坐下来,好好商量停战协议的事儿。彭德怀同样派了谈判专家,全程参与了这件事情的协商。7月27号,中国、美国和朝鲜在板门店一起签了停火协议,这意味着战争终于落幕了。
这场战争虽然表面上是“打个平手”,但实际上却让美国的霸道气焰消失得无影无踪,还让全球各国都对中国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毛主席那深远的眼光和明智的决定,给新中国带来了几十年的安宁与发展机遇。不管是当初选择派兵去朝鲜,还是后来暂时不签停战协议,这位伟大领袖的每个抉择,总是充满了深远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