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明堂如播米,子孙穷到底”,明堂是啥?为何会有这种说法?

常思勇 2025-04-15 10:40:54

古人说话真有讲究,里面藏着不少聪明道理,有的是从实际生活中总结的经验,有的则是让人一听就记住的俏皮话。

自古以来,这些就成了古人日常里少不了的一部分,靠着口口相传,一辈又一辈地延续下来。不过呢,并非所有的老话和俗语都是夸人或者讲大道理的,还有些是用来调侃别人、绕着弯子挤兑人的。说起来,真有那些文人,骂人都不带脏字,文雅的话也能让人听着感觉不对劲。你没看到吗,家里厅堂上那明亮的镜子前,人感叹着头发变白,早上还像黑色的丝线,晚上就已像白雪了。这话是李白在《将进酒》里写的,这首诗里的话句句实在,句句都是精华。诗里头提到了“高堂明镜”,说的就是家里的长辈,也就是爸爸妈妈。这里讲的是爸妈上了年纪,头发都变白了。

还有一个和“高堂明镜”意思相近的词叫“明堂”,有句俗话说:“明堂要是像撒米一样乱,子孙就会一直穷。”这话到底是啥意思呢?为啥说“子孙穷”还要“穷个不停”,听起来跟骂人似的。【解读“明堂”一词】“明堂”就像前面提到的,跟李白说的“高堂里的明镜”有着相似的美妙之处。不少人可能会琢磨,这个词和“名堂”是不是一回事儿,实际上,它们还真是同一个意思。

我们说一个人“折腾事”就是说这个人在忙活。蹇先艾在《在贵州道上》提到:“我一年到头都在外面跑,不知道她在家瞎折腾些什么。”就像我们这儿常说的,虽然这个词是从“搞名堂”变过来的,但意思可差远了。“明堂”这个词在古代有两个不同的说法:一个是说它是古代皇帝盖的最气派的大楼,用来召集诸侯开会、宣布国家大事、秋天祭天,还有祭祀祖宗。就像晚唐时候的大诗人杜甫,在他的《石鼓歌》里头写的那样:“明堂大门敞开迎诸侯来贺,大家佩剑相碰响叮当。”另一种说法呢,就是说古时候人们用来招待客人的场所,就像现在咱们每家每户都有的起居室,说是“起居室”吧,但也不完全对得上。

其实客厅里的“明堂”并不是说这个整个地方,而是通常指的是沙发前面的那块空地。就像鲁迅在《书信集·致母亲》里写的那样:“因为搬了新家,海婴经常在沙发前面的空地上玩耍。”【释义“明堂如播米,子孙穷到底”】在解释了“明堂”这个词之后,咱们接着来聊聊“明堂如播米”这句话的意思。“播米”嘛,说白了就是咱们平时说的米粒,一粒一粒都来之不易。大家平时看到的米,不都是散散落落的嘛。

这么说吧,“明堂像撒开的米粒”就是说“明堂”乱得跟米粒似的。说到“明堂”,它有两个意思差不多可以解释:一个是说家里或者皇帝祭神的地方乱糟糟的。唐朝的李峤写了首诗叫《汾阴行》,里面也提到了祭祀的事:“你没见过以前长安最繁华那会儿,皇上亲自去汾阴祭祀大地之神吗?”试着这样想一下:就好比你去参加祭祀活动,如果你摆的祭品乱七八糟,既不整齐也不干净,这不仅显得你对神明和祖先不够敬重,而且也反映出你这个人,甚至你整个家庭的教养和风气。大人都这样做,小孩子看了也会学着做,这样一来,这种坏习惯就会一辈辈传下去了。

要是连祭祀这么重要的事儿都不当回事儿,后代过得穷困潦倒也就不奇怪了。你想啊,要是哪家特别有钱,祭祀的时候肯定跟过年一样热闹,好酒好菜、山珍海味、新鲜瓜果啥都有。在“明堂”上放东西,可得讲究点细节,毕竟是大户人家嘛,总怕被人说三道四,说白了,就是为了顾全面子。另一种说法就是说,家里客厅沙发那块地方又脏又乱,也不好好打扫和收拾东西。这其实也反映了家里的脸面呢。

大家都知道,家里那个被选作客厅的地方,肯定是通风又好、光线又棒的区域。就像《朱子治家格言》里讲的,朱熹每天一大早就起床,打扫院子,让屋里屋外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要是你到别人家里做客,一踏入客厅,就看到满屋子东西乱得连站的地儿都找不着,那你还会不会想继续和这家人打交道呢?你第一反应可能想说:“这户人家真够悠闲的。”没错,就是“悠闲”这个词。芬兰有句老话讲得好:“勤快的人好运连连,悠闲的人就只有懒散这一个烦恼。”就连泰勒也谈过懒惰,他说:“懒惰就像是慢慢把人给埋了。”

要是变得懒惰,那就离变穷没多远了。就像古人说的,在《后汉书·第五伦传》里也强调了家里长辈给晚辈做榜样、好好教导的重要性:“用行动来教的,别人会跟着做;光用嘴说的,也就只能说说而已。”北齐时候的颜之推,在他的《颜氏家训·慕贤》里头也聊到了他们家的家风家教:“小孩子嘛,心性还没定……不知不觉中,就慢慢学得跟大人一样了。”就是这样无声无息的影响和亲自示范,让后代们都受到了熏陶,就像是“虎父无犬子,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那种感觉。

这种坏习惯和坏风气,就这样一辈辈传下去,所以才有了“后代一直穷”这样的嘲笑说法。【结语】也许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别怪自己穷,穷也要穷得清爽。”这句话的重点其实就在“清爽”这两个字上。

但现在的我们,更多的是讲究外表的清爽整洁,这样也会让人感觉到,即使这个人经济不宽裕,但也是个干净利索的人。不管是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还是把家里客厅打扫得干干净净,就算不富裕,也会让人刮目相看。“明堂散得像撒米,后代穷困难翻身”,这话听起来糙但道理深,它不光是在嘲笑某个人,更是在评价整个家族的命运。

如果一个家族一直走正道,行为规矩端正,那么它的后代也会兴旺发达。要是家族本身行为不端,那后代肯定会长歪了。就像诗里讲的那样:“一代代英雄辈出,家族荣耀千年传。”这正是千百年来许多家庭梦寐以求的,希望后代能像大树一样枝繁叶茂。相反,“子孙落魄到底”则是大家都瞧不起、极力避免的,谁也不想自家遭遇这样的凄凉下场。

0 阅读:17
常思勇

常思勇

感悟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