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被清退,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甚至,有些地方,都清了几轮了。
但还有人认为,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清退这事,都说了几百遍了,也只是说说而已,不会清退的。像医疗,教育、公安这三个系统,要是清退了编外,还能运转过来吗?
仔细琢磨,这种想法,其实有点像:公司缺人,绝对不会辞退我的。离了我,公司就转不动了。
但现实很残忍。基本上,公司不会离了谁就瘫痪了,除非裁到“大动脉”了,才有可能元气大伤,严重的没救。
再者,整体环境不好,公司盈利较差时,肯定会节流。那么缩减人力成本,是必然的。裁员、降薪,给在职的员工“加活不加薪”,这些也是常规操作了。或者说,原先一些岗位用全职员工,后改用兼职员工。又或者说,直接将某项业务外包出去,降本增效。
同理。清退编外,大抵是不会出现无法运转的情况。
用工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如备案制、人事代理、合同制、劳务派遣、临时工等,用工是可以灵活变通的。在合规的范围内,换种用工方式进人,也未尝不可。
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时候,要保持一定的危机感。谁也没法保证,饭碗能一直端着。
有媒体报道,去年湖南某县,卫健、教育系统各清退了500名编外人员。
还有今年,泉州市一地发文表示,将会在合规合理的前提之下,继续做好卫生、教育、公安这三个系统编外人员的清退工作。
那编内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也不是。如今,不仅是编外,编内的一些铁饭碗也被砸了。
前不久,山东就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企事业单位编制改革,部分事业编转成合同工。一夜间,不少人手捧的铁饭碗成了瓷饭碗。
体制内=铁饭碗。
或许,这个观念,要刷新了。
无论是在编外,还是编内,都只是一份工作。一份工作,一直干到退休,在这个时代似乎成了一种不太普遍的事情。时代一直在变化,一些曾经以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到了某个时间节点,也许就顺其自然成了理所应当。
但是,我们也不必为此而过度焦虑。
心态错了,事就乱了。
过好当下,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