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档案:孙禄堂与李存义的关系及同门对尚云祥技击功夫的评价

张金形意 2025-03-22 04:55:23

1930年姜容樵所著《当代武侠奇人传—人物考证》中说:“蒲阳孙福全,字禄堂,幼习技於李奎元先生,业未卒,先生因事他適(shi),则从程廷华、李存义二先生游。”该书李存义(一)中说:“(李存义)立镖局于保定曰万通,所以结纳四海豪杰,萃集五岳英俊,以武会友者也。今之孙福全(孙禄堂)、艾永春辈皆先生当时入室弟子。既而因资斧不给,镖局遂中辍。”从文中可以看出,李存义先生在保定开设万通镖局时(1895年),孙禄堂已经是他的入室核心弟子,最起码姜容樵是这么认为的。

1933年金恩忠所著《国术名人录》中记载:“孙福全,字禄堂,直隶保府完县人。幼嗜技击,曾拜李奎元为师,习形意拳,复拜程廷华、李忠元(李存义)二师学艺。”该书李忠元(李存义)中说“今日之孙禄堂、艾永春皆是忠元弟子”。也就是说金恩忠是认为孙禄堂是李存义的弟子。1923年杨明漪所著《近北方健者传》一书中记载“孙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直隶完阳人。形意师李魁元、李存义....。”在李存义篇中记载:“民国元年创办天津中华武士会,今会中及弟子孙禄堂所出之拳谱,特其绪耳。”孙禄堂与杨明漪交谈了十多天,杨在书中所写也是孙所说。杨明漪是李存义的弟子,也是认可孙是李存义的弟子。

1947年5月6日-7日《北平晚报》郑证因所写“完阳孙禄堂”一文,记载:孙福全字禄堂,晚年别号涵斋......,於形意拳师事李存义,八卦拳师事眼镜程,太极拳师郝为真.

姜容樵《当代武侠奇人传》为小说+人物考证,小说占据了大部分的篇幅(前五册),人物考证部分(第六册)较为真实。有人为了吹捧孙禄堂,把小说部分也拿来当证据,何其可笑也。而对于较真实的人物考证中对孙禄堂的称谓却视而不见,姜容樵称孙禄堂为李存义的“入室弟子”,而杨明漪在《近今北方健者传》之开篇“李存义”中也直呼“今会中及弟子孙禄堂所出之拳谱,特其绪耳”。因此时人称孙禄堂为“存义弟子”并没有错,与孙禄堂的师承在李魁元门下,也并不矛盾。通过记载可知,孙禄堂跟李存义先生学了不少,形意八卦都学,可以说比跟他老师李魁垣学的还多。由于孙经常出入李存义门下,所以当时人都称孙禄堂为存义弟子。

1923年杨明漪所著《近北方健者传》一书中记载尚云祥:“体刚无柔,腹皤皤气实其中,为侪辈冠,当之无幸胜者也,孙禄堂所著八卦拳学(第二十一章)盛推尚得刚健之功,非虚语。”又说“存义弟子,得刚劲者推尚,众口一辞。周祥曰:尚师兄之力,由郭(云深)先生所调理,不尽存义师所教,吾辈罕及之者”。周玉祥、尚云祥、孙禄堂同为李存义的弟子。

姜容樵在《国术周刊》1934年第90期中提到尚云祥“三十岁的时候,就名震南北,因为他体魄矮小,所以国术家,都叫他尚小个子。云祥治技,多用脆劲,弹力和抖力,存义的弟子中,当以云祥首屈一指”。

“存义弟子中,以尚云祥为首屈一指”,姜容樵写这段的时候是1934年,当时孙禄堂已经去世了,所以也可以称之为盖棺论定。尚云祥与孙禄堂技击功夫之高低不言而喻。

郑怀贤是孙禄堂的弟子,解放后曾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1947年致台湾周剑南的书信中对尚、孙二人都有描写,如下:关于尚先生(云祥)之事迹,前访问李东园师兄谈及,内中节情,大致如下,伊之身材矮胖,腹部甚大,如一车轮之挺实,手腕与拳相粗大,此为特点之一,功夫乃快而刚,表演时快如闪电,若遇有人对手,则不能胜过。肚腹能抵抗百斤重之拳头,性直豪爽,生平不爱金银。教人虽遇高兴时,才可教授。孙先生(禄堂),身材清瘦,性质温和,行路随携手杖,若文人,每日写画习字,以画松鼠出名,夜间前练内功,拳术特点冷、灵、快,以猴形为特点(人称赛活猴),表演时每表演杂式捶,孙存周每表演八卦拳、剑,因伊随时注重此两项。

这是对两人晚年的描写,孙禄堂写字,画画,拄手杖,表演多练杂式捶。尚功夫快而刚,快如闪电,擅技击,一切都和年轻时一样,诚如姜容樵所说“五十年如一日”。这就是两人的区别,其中高下读者可自行判断吧。

1 阅读:77
张金形意

张金形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