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家住湖北的4位退休老人怎么也没想到,每月跳广场舞、带孙子的安稳日子,竟会因为几张银行卡被彻底打乱。近日江汉油田警方在侦破一起重大案件时,意外发现5名嫌疑人中4位都是满头白发的爷爷奶奶,涉案金额超90万元的背后,竟是他们出租银行卡酿成的祸端。

据办案民警透露,这些老人最初接触"租卡业务"都是在社区棋牌室,一个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年轻人,用"躺着赚退休金"的话术,哄得他们交出了存折和密码。
这群老人为了赚取每月千元左右的"好处费",把自己在银行办的储蓄卡、养老金账户乃至新开的手机卡,统统交给了职业诈骗团伙。通过他们的银行卡,被骗群众刚汇出的救命钱、买房款,先是分散流入老人的账户,转眼就会被对接人员在ATM机取现清零。
这种被称为"跑分"的洗钱方式,正是让老人从普通持卡人沦为"洗钱帮凶"的关键。警方在宁某的记账本中发现,他们按转账金额的1.5%抽成,有个老人光上个月就操作了17笔转账,单日最高取现5.8万元。

也许有人觉得把没钱的银行卡借给别人用不会有损失,可这帮爷爷奶奶没意识到的是,当卡里流过第一笔钱时牢狱之灾就已经找上门。银行流水记载着每笔资金往来,警方只要顺着网银转账记录,就能把出借银行卡的人揪出来——就像这起案件中,最高龄67岁的赵奶奶虽然只收了3800元"租金",但她名下两张银行卡涉案金额已超20万元,足够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更让人唏嘘的是,其中一张卡还是她帮在外地打工的儿子代办的工资卡,现在儿子所在单位发薪都受到了影响。
最得不偿失的是这些"卖卡族"要付出的代价。除了面临最高7年刑期,所有涉案人员都将登上信用黑名单:5年内不能手机转账、不能用支付宝买菜、不能网购火车票,即便惩戒期结束,日后想贷款买房、治疗大病都会受到影响。说句实在话,老人们辛苦一辈子积累的信用值,抵不过千把块的蝇头小利。就像涉案的张大爷,原本计划用公积金给孙子换学区房,现在别说公积金贷款,连孙子学校的家长群都因他微信支付受限无法缴纳班费。

看着这些本该安享晚年的长辈戴上手铐,办案民警都连连叹息。很多老人根本不知道,那些上门求租卡的"中介"会赌咒发誓资金绝对合法,可等到警察找上门时根本拿不出之前的承诺证据。
更令人揪心的是,在养老诈骗案件高发期,这些出租的银行卡反而成了骗子祸害同龄人的工具。民警在追查资金流向时发现,有13万元正是从某老年保健品诈骗案中转移出来的,相当于老人们间接参与了坑害老伙伴的恶行。
现在国家出重拳打击"两卡"犯罪可谓零容忍。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别说卖自己的银行卡,就算是帮邻居老王收个验证码都可能摊上官司。警方最近破获的案例中,快递员转卖他人快递单获利200元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刑6个月。
特别要提醒的是,有些骗子会伪造"银行风控部门"文件,声称租卡是配合国家反洗钱调查,遇到这种情况直接打110核实最稳妥。

在此要提醒所有中老年朋友:守好"养老三件套"比啥都重要——养老金的存折、手机卡和身份证件。遇到所谓刷单赚钱、解冻账户等老套路千万别理会,银行解锁、密码修改必须本人到场办理。切记参与洗钱案件的量刑和年龄无关,银手镯不会因为满头白发就变慈悲。子女们也要常回家看看,给父母手机装上国家反诈中心APP,毕竟有些陷阱,需要两代人共同防范。
信息源:光明网:“帮忙”变“帮凶”,4名退休老人被刑事拘留!警方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