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陌上花
金庸的第二任妻子朱枚得知金庸出.轨了比他小29岁的女服务员林乐怡的时候,她对金庸提出了一个要求。
她让金庸二选一,要么要孩子,要么选林乐怡。
当时林乐怡已经怀孕,根本不舍得腹中的孩子,但是朱枚毫不留情,说如果留下孩子,那就让林乐怡走。
如果选择了林乐怡,她便终生不能再有孩子。金庸自知理亏,说服林乐怡打掉了孩子。
金庸其实并不想离婚,他既喜欢年轻温柔的林乐怡,又习惯了朱枚多年的精心照顾。
他甚至还找了朋友劝说朱枚不要离婚,但是朱枚却毫不犹豫地结束了这段婚姻。
她之所以让金庸二选一,是想着给自己几个孩子一个保障,只有金庸以后不再有孩子,她的这几个孩子才能够有保障。
但令人奇怪的是,朱枚对孩子这么好,却在她晚年的时候,孩子们都很少关心妈妈,甚至朱枚去世的时候,孩子们都不在身边,这是怎么回事?孩子们都去哪了?
朱枚是金庸的第二任妻子,在这之前,金庸曾经结过一次婚,第一任妻子叫杜冶芬,是金庸粉丝的姐姐。
1948年,两个人在上海举办了隆重的婚礼。婚后,金庸南下香港创业,杜冶芬也跟着去了香港。
忙于事业的金庸对妻子照顾不周,杜冶芬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没多久就返回内地。
夫妻两地分居,又没有生育子女,感情日渐淡薄,后来杜冶芬移情别恋,金庸的第一次婚姻宣告结束。
此后,金庸痴迷于影星夏梦,金庸还专门为夏梦写了一部《绝代佳人》。影片上映后,让20岁的夏梦名气越来越大。
本来也算是郎才女貌,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面对金庸的追求,夏梦表示敬重他的人品,也欣赏他的才华,但是自己已经有意中人。
第二年,夏梦突然宣布和商人林葆诚的婚讯,这让金庸伤心不已。
有人说夏梦是金庸小说中的小龙女原型,是金庸心目中完美女神的形象。至于到底如何,怕是只有金庸才清楚。
金庸喜欢夏梦的同时,朱枚也喜欢上了有才华的金庸。朱玫原名叫朱露茜,家世显赫,出生于英国,毕业于香港大学。两个人原本是报馆的同事。
女追男隔层纱,金庸眼看和夏梦无望,转而跟朱枚在一起了。但朱枚的父母在知道他们的情况后,表达了强烈的反对。
因为金庸不仅离过婚,经济状况也不好,跟朱枚家境相差甚远,但是朱枚却不顾父母反对,执意嫁给心爱之人。
1956年,两人结了婚,婚后夫妻一起创办了《明报》,最开始报社只有两个人,金庸是主编,朱枚是记者,奔波于各地。
由于报纸开始销量并不好,朱枚就变卖了首饰嫁妆,用来支持报社经营,才让报社勉强维持下去。
即使在生了孩子之后,朱枚也没有放下工作,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还不忘写稿。
当时虽然日子艰难,但是靠着朱枚的坚强能干,慢慢地让报社走出了困境,日子也渐渐好起来了。
正当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四个孩子慢慢长大的时候,两个人的矛盾也逐步凸显。
朱枚原本就是性格强势的女强人,在跟金庸一起创业的过程中,她的坚强和能干,给了金庸很大的帮助。
可是随着事业渐渐稳定,两个人经常闹矛盾,朱枚虽然很爱金庸,但是性格很刚硬,不懂得委婉。
而金庸虽然看起来性格柔和,其实心思细腻,也有大男子主义的倾向。
两人经常为了一些小事争吵,谁也不肯低头,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夫妻的感情。
生活中的琐事,加上工作中两个人也是联系在一起,时间长了,矛盾越来越厉害。
各种事情综合到一起,让本就心思敏感的金庸甚是苦恼,于是常常到附近的酒吧里借酒消愁。
在酒吧里,他认识了一位服务生,当时她才16岁,叫林乐怡。
她非常喜欢看金庸的小说,见金庸时常一个人喝闷酒,便经常同他聊天。
在林乐怡看来,金庸是个大作家,而她对他全是仰慕之情,慢慢地,金庸也对林乐怡产生了感情。
他觉得这个小姑娘性格温和,善解人意,给他苦闷的生活增色不少。
有一次金庸给了林乐怡10元小费,但是却被林乐怡追上来还了回来,她体贴地说,写文章赚钱很辛苦,小费不能收。
这一件小事让金庸感动不已,觉得林乐怡善良体贴。可悲的是朱枚多年的付出比不上别人的一件小事。
慢慢地金庸背着妻子跟林乐怡相恋了,直到林乐怡怀孕,朱枚才发现这段婚外情。
她便让金庸选择要孩子还是要林乐怡,此举也不是多么残忍,她只是觉得要是金庸再有了孩子,对自己的四个孩子肯定顾不上了。
金庸虽然提了离婚,但是并没有下定决心,他既不想跟林乐怡断了联系,又不忍心伤害朱枚。
这时候远在美国留学的长子因情自杀,本来就敏感的他,对父母感情破裂失望不已,加上自己感情受挫,一下子承受不住,干了傻事。
听到噩耗,朱枚和金庸都很痛苦,朱枚甚至认为是金庸害死了大儿子,于是强忍剧痛,跟金庸彻底了断。
金庸给了朱枚一笔补偿金,朱枚退出报社。两个人离了婚。
之后金庸娶了林乐怡,并履行自己的承诺,不再要孩子。
自此,朱枚搬离了和金庸的家,令人惋惜的是,当时才40多岁的她,从此一蹶不振,独来独往。
四个子女,除了大儿子自杀外,其他几个都选择跟着金庸生活。
当时父母离婚的时候,他们已经有自主意识,认为母亲丢下他们不管,对母亲多有怨恨。
加上朱枚以前对他们管束严格,他们对母亲的感情很淡,并不亲近。
所以子女们与朱枚来往很少,以至于朱枚因病去世后,金庸和子女们才得到消息。
朱枚的死亡证明竟然是她生前委托医院的护工帮她拿的。
1998年,朱枚病逝的时候只有63岁。
朱枚去世后,把她的遗产分成了三份,分别给了三个孩子。不知道孩子们得知这个消息后,作何感想。
朱枚人生的后二十年是在孤独和凄凉中度过的,人生的最后岁月里,子女们也没有陪伴,她至死却还想着孩子们,听起来确实让人觉得唏嘘。
本来是个女强人,为了家庭和丈夫的事业付出了二十年,最后却落了个这样的下场。
当时与朱玫离婚,金庸也曾犹豫、无奈,甚至有不舍,只是朱枚性格太过于刚烈,眼里容不得沙子。
多年之后,已过80岁的金庸采访时提到前妻朱枚仍然愧疚地说:“我对不起她”。
其实朱枚离婚的时候才40多岁,还有大一笔钱,如果她能够重新振作,可能还会有另一番天地,可惜了。
朱枚这个倔强的女子,用自己的后半生的沉寂与金庸的无情决战,也许内心不甘,也许已经想开了。
其实对于女人而言,家庭和事业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对自己好一些。
丈夫子女都可能会背叛、疏远,遇到这种情况,自己想开些,放下过去,努力走出人生的阴影。
人生苦短,有时候得为自己活,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