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参观了几所著名大学、学院,与高校的院长、教授们聊了许多。 国庆黄金周已过,秋风起,空气转干燥了。在防火方面,需要特别重视起来。
2023年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着火,火灾造成这座著名的地标建筑的屋顶坍塌损毁(见下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f15237321a6cccb86c19a13228c4b2.jpg)
河南大学大礼堂着火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f13689c312983411f68168fcd1c541c.jpg)
河南大学大礼堂屋顶坍塌损毁
着火大礼堂全名为“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许心武任校长时主持规划,该校教授等人员自行设计,历时三载、耗资二十一万大洋建成的。2006年,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礼堂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我在2022年举办的河南大学110周年校庆征联活动期间,在今日头条展示过该大礼堂的照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dbb7d345bad3bb5335e51e0d603d76a.jpg)
失火前的河南大学大礼堂
2024年5月3日凌晨,河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卢克平在微信朋友圈发帖:今夜痛哭,用泪水扑灭火焰。今夜无眠,心再也无处安放。今夜校殇,猗欤吾校永无疆!!!(见下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5776e401102d1f7ead8df228c38281b.jpg)
河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卢克平在微信朋友圈发的帖
红星新闻评论:“痛心”,或许是此刻很多人的共同感受。这件事的影响,其实已经远远超出“河大校友”的范畴。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不难从礼堂的庄重典雅中感到沉静和厚重,仿佛看到了一种“知识殿堂”的具象化。而现在,在航拍影像里,大礼堂的屋顶已经成了一堆黑色的瓦砾。此前一张大礼堂修缮时的照片显示,门额上挂着一条横幅: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如今看来,这条横幅显得格外讽刺,“加强保护”似乎终究沦为了一个口号。那么接下来,就应该通过彻查和问责,将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真正落实,也让疏于保护者付出足够肉痛的代价。
很巧合的是2022年,河南大学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教育建筑遗产的消防与可持续保护利用研究——以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为例》就指出,河南大学教育建筑遗产群火灾荷载大、火灾隐患多、疏散条件不足、自救能力弱、消防设施不完善,尤其是大礼堂作为观演场地,自身存在的火灾危险性较高。潜在的火灾因素包括:电气火灾,如原有电气线路老化,电气设备增多,用电荷载过大;用火不慎,使用人员室内吸烟、违规使用大功率,管理人员做饭、取暖、照明等生活用火引发,维修施工时操作不当或使用的明火工具不慎引燃室内可燃物;雷击,不可抗力因素引发。
由此,联想到我工作时,天天经过的国家森林公园,防火应该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而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早已有防火的措施(见下图),接下来就是要认真执行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83498337a28de6745d52191e8a8ea5d.jpg)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防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