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赵露思因为去年的一场直播上了热搜。事情的起因是由她主演的电视剧《胡同》即将在央视播出,但去年的这场直播却暴露了赵露思对于自己饰演过的角色了解甚少。
当主持人让她介绍一下自己的新剧时,她说这部剧讲述的是1921年左右,老北京胡同里一个女孩的成长故事。然而实际上,《胡同》的故事是从1950年开始说起的。
赵露思的这番话,让很多人质疑她在拍戏前没有做好功课,只是拿到剧本就按部就班地照着演,压根没有仔细去研究过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因为1921年和1950年,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虽然都已经变成了近代史,但是那30年里老百姓的生活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赵露思最终在《胡同》里演出来的效果,似乎也印证了观众的质疑。她面对解放军时,眼睛一眯,语带威胁:“这一片的大街小巷里,都有我的人。”
这可是1950年,老百姓会对解放军用这种表情说这种话?赵露思的演绎明显和现实脱节了。再看她和别人打架打输了时夸张的表情,说实话,要是给她把那件褂子脱了换条裙子,说是韩剧里的情节也一点不违和。
赵露思虽然演的是年代戏,但是真的没有演出那种年代感,她只是机械地照着剧本上的一字一句,用自己平时演小甜剧的演法来演,对于角色肯定是没有仔细揣摩过的。也难怪观众会说她只会装可爱,实则脑袋空空。
不过这并非娱乐圈的明星在大众面前的第一次“露馅”,在赵露思之前,就有不少平时看着精明、知性甚至让人以为知识渊博的明星,在不经意间就扯开了伪装,让大众看到他们无知的一面。一、19个字包含4个“那个”的周迅因为出演了很多文艺片,所以周迅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都是知性、优雅的,再加上她本人温吞的性格,更有一种文艺女青年的气质。
但是大众对于周迅的认知,随着她上《脱口秀大会》而幻灭了。在最新一季的《脱口秀大会》中,节目组请来了那英和周迅两位天后级的女星来担任领笑员,本来以为如此重量级的嘉宾一定能给节目带来更好的效果,万万没想到,带来的只有观众失望的吐槽。
观众看完节目后都表示这两个人也太不食人间烟火了,对于一些普通老百姓都能会心一笑的点他们通通get不到。而观众对于周迅的吐槽尤为严重,因为那英虽然get不到笑点,但是表达能力是没问题的,但周迅却是被吐槽“说话费劲”。当她对选手的段子进行评价时,画面是这样的:
不到20个字的句子里,用了四个指示代词——“那个”。那么问题来了,那个究竟是哪个呢?观众看不明白,周迅也表达不出来。最后她更是直接动手比划上了,脸部表情也可以看出来憋不出词来的痛苦,让人看了着实着急。
这样的情况并不只出现一次两次,而是几乎每一次轮到她评价时都要来上这么一遭,最后连节目组也看不下去了,配了个“措辞加载中”的字幕来为其挽尊。
周迅整期节目非但没有展现出她平日里所营造的文艺、知性的形象,反倒是让人看到了她思想的空洞和语言的匮乏。她在《脱口秀》上的表现绝非是应变速度慢,而是实实在在的胸无斗墨。只能说有些演员还是老老实实演戏就好,不要参加太多的综艺,否则只会让自己的滤镜碎一地。
二、综艺里演文艺,写剧本更肆意的张翰张翰这几年也一直在给自己营造文青的形象。在综艺《牧野生活》里,有一个环节,是让嘉宾只能挑选几样东西留下,其他行李要统一上交节目组。
当时王子文、吴永恩、容祖儿等人都选择了非常实用的衣服、化妆品这些,只有张翰挑了几本书还有蓝牙音箱留下。就连吃个晚饭,他也要感慨一番小时候爸爸做的饭,那氛围让人看了以为是在写散文。
但是一部《东八区的先生们》就彻底击碎了张翰所有的“文艺”伪装。这部由张翰自编自演的剧,可以说是槽点无数。当女主对他说“我今天也有一样东西没有穿”的时候。他眼睛都亮了,然后颇为兴奋地问:“你什么没穿啊!”
“瘦的好看,胖的好使”
“我觉得我比较长”还有拉女主的胸衣扣带,抱女主时碰人家的胸部。
一系列擦边球的台词和剧情都让人不得不怀疑,张翰平时看的那些书都是什么书?怎么满脑子都是这种污言秽语的东西。对于张翰写出来的剧本,真的只能用“满纸荒唐言”来形容。
三、此吴刚非彼吴刚,江疏影要把演员吴刚带上月球江疏影也曾因为文化内涵不足闹过笑话。有一次,记者采访她时问她如果要在嫦娥、玉兔和吴刚中选一人带去月球,她要带谁?
江疏影回答了吴刚。万万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她解释到做这个选择是因为自己看过很多吴刚老师的戏,觉得他演得好,希望到月球后可以跟他学习表演。
当时听到答案的记者都惊呆了,赶紧跟江疏影解释此吴刚非彼吴刚,问题里的吴刚是广寒宫外砍玉树的那个。结果江疏影显然对这位吴刚并不熟悉,听到记者的解释时还是一脸的茫然。
吴刚砍玉树算是中国神话里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故事了,江疏影对此不了解着实是令人蛮吃惊的。四、《创造101》成“错别字101”曾经红极一时的选秀节目《创造101》,从其中走出来的选手都被发现是“错别字大王”,不会读也不会写。今年的河南端午节晚会上,吴宣仪作为表演嘉宾在晚会开始前给大家录了一段端午节祝福。只听她如此说:“折服天下安康。”
听完令人一头雾水,凭啥天下就折服了?这和安康又有啥关系?思来想去才恍然大悟,这是把“祈福”读成了“折服”,一字之差,却贻笑大方。她还曾在参加《创造101》时被问小学数学题,结果将8乘以7的答案说成了42,是小学生看了都会叹气的程度。
如此低级的错误不止吴宣仪犯过。孟美岐在写“魅力”的时候,写成了“魏力”。
同样出自这个节目的杨超越,“修仙录”三个字里写错了两个,而且这个“录”字错得相当有水平,看完以后,我差点都被她带偏了。
一个节目中出现这么多的“错别字”大王,绝非巧合,只能说现在一些一心扑在选秀上的年轻人,其实从小就没想过认真学习,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功课都没学好。有些粉丝说术业有专攻,艺人能唱会跳就行了,要写那么多字干嘛?但是当你听到她把“祈福”读成“折服”的时候,难道不会喷饭吗?
五、大咖也难逃念错字不只是选秀出身的艺人,一些已经功成名就的明星其实也经常因为文化素养低而闹笑话。刘诗诗曾经把“沮丧”读成了“且丧”,一瞬间,那种严肃、煽情的气氛都因为这个错字烟消云散了,只会令人想笑。
朱一龙把“纨绔子弟”,念成了“夸夸子弟”,把“热忱”读成了“热人”。
“莘莘(shēn)学子”到了杨幂口中成了“辛辛学子”。
如果是一些生僻字,不会读情有可原,但是以上这些可都是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甚至某些字可能连小孩子都不会说错。能把这些字念错的明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了。六、他们才是明星正确的打开方式其实对于一些明星脑袋空空的现象,马伊琍早有论断。
她曾在六一儿童节发文,表达自己对一些小朋友从小冲击艺考的看法。她说18岁之前的孩子要打好文化课基础,自己当了两年的考官,见识了太多家长不把文化课当回事。这些孩子虽然从小学习各种才艺,但是因为文化课的缺失,会让他们读不懂剧本,理解不透角色,看似赢在起跑线上,实则是“先天不足,后续无力”。
孙红雷在参加《萌探探探案》时,得知年仅14岁的群众演员要辍学追逐演绎梦,他当即就劝诫道:“那不行,一定要把文化课先学好。不然你做不了演员的。”
事实证明,这两位演技倍受认可的演员的话是有道理的。于和伟的演技也是大家公认的,但是他的演技可不是放弃读书得来的,恰恰相反,他经常要通过学习来获取能量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角色。在收到电视剧《三国》邀请他演刘备时,时年已经39岁的于和伟当即买了一大堆相关的史书来阅读,为的就是了解当时整个的时代背景,然后根据此才来调整自己对人物的演绎方式。
杨玏在演《清平乐》的时候,因为角色的年龄跨度大,他自己年纪又比较轻,为了不露怯,他在进组前也是买了大量的史书来了解人物的生平。
这些演员才是真正的清醒者,他们没有试图去走捷径,没有把文艺娱乐化,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迈出自己的脚步,值得所有明星学习。写在最后:如今,很多明星之所以被发现脑袋空空,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太急功近利。他们的眼里只有名望和财富,觉得靠一副好皮囊就能走天下,哪里能够沉下心来充实自己?
但事实证明,空有好皮囊远远不够。就像马伊琍所说,演员是一生的事业,拼的不是一时的爆发力而是深厚的文化底子。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哪怕演员说错了话、做错了事,都会有粉丝上前为其找借口维护,甚至可以颠倒黑白,说成是别人栽赃诬陷。
正是因为粉丝的这种维护,让更多的演员有恃无恐,不思进取。这种行为看似是在帮助自己的偶像,实则是在扯他们的后腿。
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明星的身份说穿了是文化工作者,试问一个自己都没有文化的人,又如何能在文化工作这条道上走得长远呢?所以还是奉劝所有已经成为明星或者想成为明星的人,不要想着一步登天,还是老老实实地先把文化课学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