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恒言》中写过一句至理名言:“只因一招错,满盘皆是空”,意思是说即便所有的地方都做得很对,但只要有一处有所不足,那么整件事情都会功败垂成。抗战时期,有一位巾帼英雄,她在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即便是国家领导人也对她大为褒奖。但就在抗战要结束的时候,这位巾帼英雄终究是走上了与人民意志相反的道路,一世英名尽毁。
▲赵洪文国旧照这位晚节不保的抗日英雄就是赵洪文国,她是满族人,赵是夫家的姓。赵洪文国本是一名家庭主妇,但“九一八事变”打破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这一年的赵洪文国五十多岁了,但生长于白云黑水之间的她却是一个爱国之人,为抗日她甚至变卖家产。在她的言传身教之下,她的儿子们纷纷参加抗日战争,并亲自和二儿子赵连俊组建了一支抗日“别动队”。日本人侵占东三省之后,就开始推行奴化教育——不让中国孩子学习中国文化,反而大力推行日文。赵洪文国为了让孩子们不忘本,便自己出资修缮原来的小学。学校修缮完毕之后更是亲自上阵,教授学生国文。
▲“九一八事变”旧照除了加强对孩子们的教育之外,赵洪文国还积极地劝说学校中的老师,让他们成为积极的抗日分子。随着赵洪文国及其家庭成员的努力,他们的抗日队伍逐渐壮大了起来,与日军的多次斗争都取得了很多好的成绩,并且多次以少胜多,这对当时的东北三省人民来说是极其鼓舞人心的。赵洪文国的二儿子赵连俊也是抗日积极分子,他所带领的队伍在抗日过程中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让儿子们有充足的的抗日物资,赵洪文国更是忙得和陀螺一样,只为得到更多的枪支弹药,因为只有充足的物资,儿子们抗日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当然情报工作也没有落下。1934年的时候,日军烧掉了赵洪文国的家,他们想要阻止赵洪文国的抗日行为,但显然是徒劳的,赵洪文国的抗日信念犹如熊熊烈火一般不减反增。
▲赵洪文国雕像随后赵洪文国又购买了大批的印刷机器,四处散发抗日资料,在赵洪文国及其家人的努力之下,抗日情绪高昂。然而,赵洪文国的行为也被日伪军注意到了。导致她与附近的乡邻们纷纷锒铛入狱。但无论日伪军如何严刑拷打,赵洪文国都拒不投降,就在日伪军准备秘密处死赵洪文国的时候,赵洪文国得救了。原来是赵洪文国的三儿子抓住了大汉奸姜仁杰,通过交换人质,以换得赵洪文国极其乡邻们安然无恙。但经此一劫之后,赵洪文国的抗日身份完全暴露,十分危险。因此她在儿子们的帮助下来到了北平一带生活。即使离开了故土,赵洪文国抗日的工作仍在继续,比如宣传和联系武器装备。而她的宣传工作非常有效果,儿子们的抗日队伍也跟着进一步壮大。
▲赵侗旧照不久之后,赵侗被八路军收编了,但好景不长,因为意见相左,分歧陡生。赵侗主张加入国民党的正规军,但共产党人坚决反对。有个词叫“渔翁得利”,当赵侗和八路军产生矛盾的时候,国民党趁虚而入,让赵洪文国和赵侗身担要职,“特殊的待遇”让赵洪文国母子感动不已,但赵侗死后赵洪文国的待遇就一落千丈。直到1949年后,国民党不甘心就此失去一切,于是便给赵洪国提供大量的枪支弹药、汽车、电台等物资,让赵洪文国反共。突然之间再次受到重用的赵洪文国雄心勃勃,在绵竹一带建立了一支专门反抗共产党的队伍,为了招兵买马,她甚至威胁当地的乡民。有一次在召开誓师大会的时候,还当着乡邻们的面杀害了20多名共军征粮人员和积极分子。其中有一名叫张宝明的乡民因为坚决反对赵洪文国的做法,也被当场杀害了。
▲赵洪文国画像1950年的时候,赵洪文国声势浩大的攻打什邡县城,但出师未捷,不过贼心不死的赵洪文国再次卷土重来,但大势所趋,她再次战败。无奈之下赵洪文国只好带着自己的残余势力逃跑。但最终还是被抓了。解放军歼灭了她的残兵败将,赵洪文国被枪决而死。一失足成千古恨,说的可能就是赵洪文国的遭遇,她虽然在抗日期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功不能抵过,天子犯法还与庶民同罪呢,更何况是犯下如此重大错误的赵洪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