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泰康养老展现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生活哪点事儿 2024-06-22 13:43:57

5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详细规划了银行保险业“五篇大文章”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蓝图。其中,关于养老金融领域的发展,亦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金融“五篇大文章”,即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一政策导向迅速激发了银行业保险业的革新动力与深度布局,泰康保险集团也第一时间响应。2024年伊始,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发表署名文章,凝练多年泰康创新实践提出“新寿险”模式,即从传统寿险业“支付+投资”的二维结构模式转型为“支付+服务+投资”的三维结构模式。在“新寿险”模式下,一方面要打造最佳最优筹资模式,提高健康和养老支付能力,另一方面是要建设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的高品质医养康宁服务体系,形成从筹资到服务、从投资到支付的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的大闭环,是“长寿时代 泰康方案”。这也成为泰康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培育养老金融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

作为养老保险行业的先行者,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康养老”)紧密围绕国家决策部署和集团战略指引,凭借其在养老保障领域的深厚沉淀和创新布局,正逐步构建起一条以“新寿险”模式为引领,二三支柱齐头并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致力于为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贡献泰康的独到见解与坚实力量。

引领养老二三支柱融合发展新征途

职域服务模式为企业及职工提供一揽子长期保障方案

成立于2007年的泰康养老,是我国金融市场中唯一一类带有“养老保险”字样的持牌金融机构。截至2023年底,泰康养老总资产突破千亿元,成为首家总资产迈进千亿的养老保险公司。

在《指导意见》中,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支持具有养老属性的储蓄、理财、保险等产品发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新时代金融五篇大文章,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养老金融’的提出,为保险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对养老保险公司也是政策利好。在国家积极鼓励第三支柱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背靠泰康集团已经搭建的医养康宁生态服务体系,泰康养老积极聚焦主业,融入新寿险模式,在深耕养老第二支柱的企业医养保障服务基础上,致力于做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头部企业。”泰康养老总裁薛振斌表示。

近年来,泰康养老紧跟时代脉搏,不断深化对公服务的市场定位,将服务领域从企业扩展至职工及其家属,实现了从企业端到个人端的服务延伸,创新推出了职域服务模式,为企业及职工提供一揽子长期保障方案。

作为泰康养老撬动养老二三支柱融合发展的支点,职域服务模式自2013年起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据介绍,职域服务模式聚焦企业需求,面向职工个人,通过进行公对公的保险方案定制,为职工提供包括宣讲、咨询、服务在内的全方位保障,以及提供涵盖长期健康、养老和意外的一揽子保障产品。

与传统保险模式相比,职域服务模式具备批量、高效、可持续三大优势。泰康养老首席职域业务执行官梁循标介绍,站在社会的角度来看,企业能在不增加财务负担的情况下,给职工提供更好的保险保障;从职工体验的角度出发,持续精简的交易环节以及不断压降的交易成本,让员工获得了价格更合理、品质更上乘的医养保险服务,也减轻了职工自己挑选、比较保险产品的压力。

此外,职域服务模式带给泰康养老的优势也很明显,一方面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获得了高品质客户的青睐,增强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由于职域服务模式的批量性质,通过面向企业职工提供集中式服务,泰康养老可以大大提升服务的有效性。

落地的11年来,该模式已惠及超过5万家企事业单位的1000万职工及家属,销售人员人均产能超过30万元。职域业务年度新业务标准保费收入目前已增长至近3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两位数,2023年续期规模保费更是突破120亿元。强劲的增长势头不仅验证了此模式的广阔发展前景,更深层次地反映出泰康养老对长寿时代养老需求的精准把握与前瞻布局。

个人养老金产品+医养康宁全生命周期服务

有望解决养老资金与服务资源双重难题

在《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未来5年养老金融发展的主要目标,即“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规范发展,养老金融产品更加丰富,对银发经济、健康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更好满足养老金融需求。”据人社部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36个先行城市(地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人数超过5000万,缴存金额约280亿元。4月23日,在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表示将研究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配套政策,做好全面推开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其实在2018年个人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时,我们就是第一批参与者,2022年个人养老金政策试点以来,我们也是保险行业重要的参与方之一。”据悉,2013年,泰康养老在积极开展企业年金受托管理业务的同时,前瞻性地启动了个人长期医养保险产品销售模式的探索,这为布局养老第三支柱积累了经营经验和客户资源,打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提前量”。以此销售模式创新为引领,泰康养老将第三支柱提高到战略层面,专设个人养老金部,加速推动第三支柱体系建设。

在业务实践中,泰康养老的个人养老金业务呈现出“两高一长”的特点,即高参与率、高缴存额、长期缴存。具体来说,职工参与缴纳个人养老金比例高,每5位了解个人养老金的职工中至少有1人主动办理,同时通过泰康养老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的企事业单位职工,人均缴存金额约1.17万元,缴费期限十年及以上的占比超过80%。从缴存意愿来看,30岁—49岁人群和30万元年收入群体的养老意识、缴存意愿高,且节税效应会比较明显。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进入长寿时代,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会面临挑战,国家鼓励养老从“靠国家”向“靠社会”“靠个人”转变,即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这也是世界各国广泛采取的方式。鉴于此,泰康养老认为个人养老金账户缴存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对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未来前景抱有积极预期。

在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陈东升提出的“新寿险”的理念指引下,泰康养老不仅是保险产品提供者,还深度融入泰康保险集团“保险+养老服务”“保险+健康服务”的闭环生态。据了解,泰康养老销售的个人养老金产品达到一定条件,可以对接到泰康保险集团的医养康宁全生命周期服务,有效解决了养老资金与服务资源的双重难题。

泰康很早就关注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早在2007年,泰康开始投入养老服务的布局,在医养融合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目前,泰康长寿社区已在全国完成35个城市40家养老社区布局,其中20家已经投入运营,在住居民超过12000位。这也符合《指导意见》中关于“对银发经济、健康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更好满足养老金融需求”的目标。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泰康养老多年来在养老金融上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介绍,泰康养老企业/职业年金受托管理规模近5000亿元,人社部公开披露数据显示,泰康养老的企业年金服务企业客户超过1万家,受托规模年均增速36.9%,市场份额增速5.8%,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累计平均收益5.75%,均位居行业前列。此外,反映公司成长性和业务品质的核心指标均持续向好:过去五年,公司的营运利润、剩余边际实现了20%以上的复合增长,13个月继续率达96.7%。自2023年5月启动个人养老金产品销售,泰康养老累计销售个人养老金产品超5.8万件,保费规模超6.8亿元,位居寿险市场前列。长期稳定的个人养老金缴存,为行业积蓄可观的养老资金池,也加速推动企事业单位职工第三支柱的体系建设,实现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赢。

“在国家养老金融政策的强力支持、泰康集团战略的指引以及医养康宁生态体系的全面赋能下,泰康养老依托长期以来在对公服务领域的深厚积累,正稳步朝着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头部企业的愿景不断前行。”薛振斌表示,当前正处于养老保险行业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期,泰康养老将紧抓这一历史机遇,在整个泰康集团的资源禀赋和战略导向下,同步推动“养老保险+”的“筹资+服务”的解决方案,从而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书写下泰康独特的篇章。

文/金仁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