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长江的优越性,还没有认识全面。
模拟苏锡常地区某个工厂的产供销过程,工厂靠近河道有码头,原材料产自国外,大船运到上海洋山港,工厂从洋山港进料;产品一部分供应本地的下游企业,一部分供应位于重庆的大客户。工厂的物资运输是这样的,用小船从洋山港转运原料,沿内河到工厂码头,全程水运;本地需要的产品,汽车运输到客户公司;大客户的产品,走长江水运到重庆。
从模拟例子可以看出,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海运的大批量、长江黄金水道辐射距离远、水乡河网像毛细血管覆盖面广、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各种交通方式各尽其妙,便捷,成本低。拥有这种优势,与长江河道稳定、不分汊是密不可分的。
河流入海之前,由于地形平坦开阔,动能减弱,泥沙会沉积形成沙洲,河道分汊,陆地和水流交错。这种三角洲平原,农业时代是天选的农田,土地平坦肥沃,水源在跟前,对外交流不多、物资量不大,会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
到了工商业时代,很多人说水运成本低,河流多有利于发展。然而,水运成本低要远距离、大批量才能体现出来。一个地区日常数量最多、最频繁的是短距离、小批量的物资流动和人员往来,需要便捷的道路交通。这就惨了,无数河汊把土地分割得七零八落,每一块都是一个孤岛,道路不通,建设桥梁成本高,工业化初期根本没有钱搞,导致落后。
▲湄公河三角洲,越南称之为九龙江地区,绝大部分还是农田,城市化寥寥,大河不是那么容易用的。越南最发达的胡志明市,不在湄公河三角洲,而在附近的西贡河上。
刚刚通车的广东省重点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整条路长度约31公里,跨海大桥约14公里,连接珠海金湾和江门台山,投资130亿。河汊太多的不利影响,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宽阔的河道有利于远途运输,但对当地交通来说就是天堑,把割裂的土地“缝合”起来,代价非常大。如果不是现在的财力和工程实力,根本搞不定。而三角洲上河道交错,需要修桥的地方很多,成本上天。哪怕修好了,也不如平地往来方便,桥上经常成交通堵塞点。
长江作为我国最大的河流,难能可贵的是河道非常稳定,江口只有一个,不分汊。长江水道作为航运的大动脉,其他地方的河道都不会很宽。江南水乡古代繁华,现在也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名字叫水乡,意思是河流多,并不是河道很大,江南都是一些小河流,像毛细血管,适合几百到1000吨的小船只运输,把海运、长江大动脉的物资分发到最后一公里,成本极低。而且,由于河不宽,建设桥梁的难度也不大,不影响、隔断陆路交通,自古就开发出来了。我们想一下,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典型画面,能建石拱桥的都是啥河流?能有多宽。
▲地图上测量和实际照片,苏州的河道哪怕是京杭大运河,宽度也才百多米,修桥不难。大不一定好,正如高速公路和省道乡道各有用途,西欧水运发达,经济繁荣,河道也不大,但很密集,达到最后一公里。
南京市的秦淮河,上海市的苏州河两岸都发展得比较早。黄浦江宽度五百米,上海开发浦东,就得是有钱建桥梁和隧道以后的事情;南京发展江北,联系也非常不方便。而上海的大陆部分和长兴岛隔了五六公里,垮江开发成本就更高了。建国初期,建设一座南京长江大桥,是举国大型工程,可见难度有多大。
如果长江分成几汊,江南的土地上有四五条黄浦江这么宽的河流,再拐几个弯,开发建设的成本就上天了。这也是珠江口西岸,典型的三角洲平原——中山、江门、珠海,改开以后建设不如深圳、东莞快的原因。“缝合”开发三角洲的代价,远比平整丘陵地大。
▲恒河三角洲要开发有多难?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后,水量比长江还大,分成很多汊,水道随便一处都六七公里以上,以印度和孟加拉人的水平能造桥、通公路就奇怪了。
长三角发展得好,正好是因为它不是什么三角洲地形。世界上的三角洲一般都只适合农业,而且洪水灾害多,例如恒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发展不起来。长江一个口入海,入海口地形主要不是三角洲,更适合看作河口湾。泥沙堆积的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才是正经的三角洲。江是江,湖是湖,平原是平原,海洋是海洋,分得清楚,地形非常完整,农业时代,工商业时代都是天选之地。更绝的是气候属于最适合发展的亚热带,位置处在亚欧大陆东部南北海岸线中点,地球上航运最大黄金水道与之交汇……
长江黄金水道这名称不是那么轻易能得到的,横贯东西,正好在中国的中部,沿岸人口密集,港口众多,稳定的入海口,只要定时清淤,就能保持运输畅通无阻。世界上的大河流尼罗河,亚马逊河,刚果河,赞比西河都没有运力,密西西比河也才稍稍有点运力,只有长江的运力是一骑绝尘,这也是中国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