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优秀群众舞蹈(村舞)创作采风活动走进济宁

齐鲁晚报 2025-01-17 12:40:5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康岩

为认真落实、积极融入“强基工程”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等重大工作部署,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基层文艺创作,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近日,山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李大千,济宁市村舞创作编导、山东女子学院青年教师孔林,来济宁市开展“舞动千万家”——山东省优秀群众舞蹈(村舞)创作采风活动。

济宁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道然,济宁市舞蹈主席李争艳,副主席尹勇、刘庭枫,副秘书长杨超然,兖州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吴秀,兖州区文化馆党支部书记李丹,微山县文联七级职员黄艳生,微山县舞蹈家协会主席林伟等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和座谈。

创作采风团先后赴兖州区新兖镇牛楼村调研花棍舞项目、微山县昭阳街道大捐片区爱湖村调研端鼓腔项目。兖州花棍舞又称打花棍,起源可上溯到宋元时期,明朝之后兖州民间艺人融汇“打连厢”也就是“霸王鞭”的艺术特色,逐步发展创新为今天载歌载舞、铃声叮当、节奏欢快,是兖州所独有的民间艺术项目。2000年,兖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棍舞之乡”;2011年被国家文化部重新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花棍舞之乡”。微山湖端鼓腔(端公腔)发源于山东省微山县境内的微山湖沿湖一带,是微山湖渔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祈祷祭祀、追溯历史、祝寿祈福、喜庆丰收的礼仪习俗。在长期的传承与演变过程中,“端鼓腔”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曲牌调式、统一的舞蹈表现形式、统一的演唱内容,促使这一粗犷豪放、独具水乡特色的汉族传统演唱艺术逐渐走向成熟。是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采风活动的同时专家们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座谈,共同对兖州花棍舞、微山端鼓腔项目这两种民间艺术形式的独特的魅力表示赞叹,专家们纷纷表示,要做好传承创新,让古老的舞蹈非遗项目焕发出青春活力,建设好家乡的文化源泉,让这些承载民族记忆的艺术形式历久弥新、代代相承,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