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正在紧锣密鼓加紧推出的时候,苹果汽车却传出了终止的消息,令人惊诧。
苹果汽车已经酝酿了十年时间,而且拥有162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以及2000名员工。现在说散就散了。有评论说,苹果汽车之所以放弃电动车项目,是因为他们认为,汽车产品太难而且利润又低。
中国小米与美国的苹果,都是手机制造商,却最终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向,为什么?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中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截然不同。
理想汽车CEO对此评论说,苹果放弃造车,选择聚焦人工智能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时间点也合适。因为人工智能会让苹果成为一家10万亿美金的企业,汽车大获成功则只能会给苹果增加2万亿美金的市值,而且汽车大获成功的必要条件仍然是人工智能。
苹果汽车真的是因为人工智能与汽车业务的战略取舍吗?
那么,小米汽车为什么要执意前行?是因为小米汽车在人工智能领域不能成功,只能做汽车业务吗?估计雷军不会同意这样的观点。
苹果汽车已经进行了十年,却仍然没有造出一台量产的汽车,这应该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吧?
2013年第一季度,是特斯拉历史上有意义的一个时刻。因为特斯拉实现了季度净利润为1120万美元,这是特斯拉汽车首次实现季度盈利。而这个时间节点恰恰就是特斯拉进入汽车行业十年的日子。
显然,与特斯拉相比,苹果汽车在汽车领域确实可以称作失败。一个十年都没有造出汽车,一个十年就实现了季度盈利,苹果汽车不叫失败叫什么呢?
另外,苹果汽车退出汽车项目,更和今天的大环境相关。除了李想提到的人工智能出现飞跃的发展势头以外,电动车在中国以外的市场表现并不如意。
比如,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对激进的奔驰公司也开始收缩电动车计划。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执行官就表示,梅赛德斯已调整先前设定的目标,不再计划在2030年前在主要市场全面转为电动汽车销售。
奔驰的动作代表了大多数跨国公司的一个基本判断,他们对未来电动车市场发展的前景不太看好。
通用汽车也曾经宣布,推迟在密歇根州开设第二家电动卡车工厂的计划,因为他们认为电动汽车销售增长正在放缓,为此通用汽车计划将扩大电动卡车产能的时间推迟到2025年底。
相对跨国公司的犹豫,中国市场仍然呈现热火朝天的局面。普遍的一个观点都认为,2025年或者2026年,中国电动车市场将超越燃油车市场,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
在这样的市场大潮中,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涌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小米是最新加入的一个公司。小米之后,仍然会有新的品牌产生,当然,也有一些品牌会被淘汰。但是整个中国市场的电动化趋势不会改变。
总结一下:
苹果公司退出汽车项目,是自己战略上的一次失败。也是因为当前的市场大环境变化,进行的战略调整。而小米汽车恰恰因为出生在中国,所以选择了与苹果不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