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抗争,向死而生《鱿鱼游戏第二季》好口碑不如多赚钱

我在人间写娱乐 2024-12-31 16:54:50

《鱿鱼游戏 第二季》确实没有第一季好看,但我倒不觉得这是一无是处的烂剧。

毕竟,第二季是首季评价与收视爆款后的催生品,对于这种高标前作的成功衍生品,一般来说我都不太看好,加上网络评价普遍负评后才看,低期待值的心态反而有种“咦,还没太糟”的收获。

1. 第二季拍摄节奏很沉闷无聊!

大家最诟病的节奏感缓慢沉闷,前3集较明显。一来要延续李政宰在上季结束后的心境与动机,二来要交代新角色与剧情,但除了孔刘外,对观众来说几乎都不是宣传时期的大牌演员。

就像是去网红餐厅吃饭的感觉,原本期待能尽快吃到必点主食,结果上了几道都还是前菜,难免会有种心烦想快转的心态。

而《鱿鱼游戏》爆红的IP本质,除了是残暴烧脑的闯关游戏冒险感外,重点是人性深层的善恶考验。主创团队或许已知道新游戏开发的局限性,因此第二季干脆将筹码压在人性的延伸,这些就是新加入角色要负责的部分。

2.剧情没太多新意,故事走向符合的预测

这是必然的,但暂时不敢说死,毕竟暂时只有7集。

要延伸原作精神,又要纳入新角色的个性与背景轮廓,7集几乎很难交代到巨细无遗。原作成功往往创造出极高的期待,观众对故事的创新性和角色的发展有了特定预期,但这些期待往往在续集很难被满足,而且部分角色也套入首季特定角色的功能。

例如 T.O.P. 取代上集的大反派许成泰位置,但坏的程度不如后者,对比后者诡计多端的多层次演出,T.O.P. 的疯癫相对扁平,难免让人觉得演技烂。

至于任时完、姜河那、朴成焄、曹柔理等人虽然是游戏新角色,目前都只是延续参赛者的“缺钱”特质,没有像第一季有其他种族参与,也没有人抱着如李政宰那样的特殊企图,想要摧毁游戏或复仇,这些都没跳脱观众预期。

真正有新鲜感的,是〈朴圭瑛〉饰演的游戏士兵,透过她的视角,让人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游戏运作与制度,并且让她与李阵郁的交集有延续。

〈以镜头语言暗示,我是认为李阵郁就像上集结尾的魏化儁,是由她射杀,但没射中要害,希望帮李逃脱〉

3.演员没有太出色,不像第一季个性格鲜明度高,且都猜不出底色。

第一季已经将所有角色的性格可能性发展到顶点,续集的确很难再挖掘出新的深度或弧线,导致观众感到乏味或冗长。

尤其对比第一季许多硬实力的老演员,第二季加入的年轻演员纵然有演技,但角色历练感不够深厚,感觉只是制作方为了市场考量而硬加的元素,就算这批演员的演技在线,也让人感受不到角色帮剧情加分的张力。

不过,幸好有李秉宪,虽然少了第一季001的颠覆反转,直接让观众知道他就是游戏卧底,但他的气场真的好强,随便一个微妙眼神变化,就透露角色的权谋与嘲讽,而这些不确定因素,对我来说正好能够弥补第二季的一些剧情疏漏,让人相信第三季会有真正的正面对决发生。

4.本来就不应该开拍第二季

尤其第一季本身结构完整,甚至已经达到影迷心中的神作地位,第二季很明显是赚钱考量,从选角来看已经避免不了更商业化的决策,可想而知制作方优先的是市场需求而非创作完整性。

续集真的显得多余或牵强。

大部分原创作品通常出自于创作者的强烈灵感与热情,而续集会因时间压力、预算需求或创作者的更换,导致故事和质感不如从前,但这部展示还没有完全当原故事的核心理念。故事精彩度虽然淡化,却也不是完全索然无味。

第一季推出时,正值全球疫情侵袭,社会仍笼罩在莫名恐惧中,大部分人也无法出门,郁闷情绪无法宣泄,正好《鱿鱼游戏》的爽片特质正好接住大家的情绪。

时隔3年,科技更进步多元,促使大家对于感官刺激度的要求更高,因此《鱿鱼游戏》第二季没有想象中暴力,才导致观感共鸣度下降。

回归剧情结构,创作者尝试透过李政宰的身份与动机,赋予更大游戏的反思意义,看得出编剧需要花更多力气找到合理的切入点,但这点很容易失败。

毕竟,续集无法与时俱进或以新方式打动观众,就容易失去吸引力,在延续新故事,又要保留原作的核心特质,加入新的元素和视角,这点真的很难。

因此,续集的成败往往并不全然是创作完整度的问题,而是如何在商业、艺术和观众期待间找到平衡的挑战。

0 阅读:29
我在人间写娱乐

我在人间写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