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文《权经》,透彻地揭示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之道

书易聊文化方式 2024-11-15 09:13:12

冯道,这位横跨五代十国、历经十位帝王的“十朝元老”,不仅以其卓越的政治才干和灵活的处世智慧闻名于世,也在文学和思想界留下了不朽的足迹。

冯道生于882年,瀛州景城(位于今河北省沧州市西北)人,是五代十国乱世中一位传奇人物。冯道早年曾在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割据政权桀燕的皇帝刘守光手下效力,而后历仕“五代”中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

冯道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厚、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后汉高祖刘知远、后汉隐帝刘承祐、后周太祖郭威、后周世宗柴荣十位皇帝,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职,其间还在契丹帝国太宗耶律尧骨手下担任过太傅。

冯道一生共侍奉了六朝十二位皇帝,五个已成年的儿子也都担任中高级官职。

古人有避尊者讳的传统,据传说,冯道的儿子们在讲学时,每次遇到父亲名字“道”,都要用“不敢说”代替,例如讲到老子《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一句,冯道的儿子们就将这句读为:“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感叹五代十国百姓之苦难时说:“在政事极端无望之下,还有一个冯道。”并感慨他“当时能寿,当真不易。”冯道的为政之道和政治哲学凸显了儒释道融合的“大忠大仁”思想。谨概要述之:作为五代时期“不倒翁”式的政治家,冯道一生充满争议,尤在忠上。忠常谓之忠君,冯道展示的则是“大忠”——忠于国。在五代的动荡年代,冯道清醒地认识到“忠君”不同于“忠于国”。君主们出于权力追逐往往忽视国家和民族利益。在这种背景下,冯道顺应时代,没有选择盲目忠君,而是将民众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他致力于减少无谓的杀戮,提携贤才,尤其关注社会底层的贫苦人民。他的政策和行为常常以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为目标,尽可能为国家长远利益考虑。这种以国家为本的行事风格,实则是对“大忠”的最好诠释。冯道还力主刻印《九经》,努力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这在乱世尤显珍贵。他的这些行为表明,真正的忠不仅是对权力的服从,更是对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坚守。在五代混乱与权力争斗中,冯道的行为与决策往往体现了儒释道之仁政、慈悲和“以百姓心为心”的大仁。冯道的大仁思想深受儒家影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仁的本质在于爱人。冯道在政治实践中,尽可能减轻战争与政治动荡对百姓的影响,努力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他作为朝廷重臣推行的一系列措施,都旨在促进社会稳定和民众的休养生息。他采取不以权宜之计扰乱诸侯的无为政策,引导君王重视民众福祉、爱护子民,并选拔清廉爱民的士人担任官职等。在他的努力下,唐明宗期间还出现了一段持续约10年的国泰民安。冯道以“慈”济物,体现了他以生命为上的慈悲“大仁”,他运用自己的影响力通过上谏、劝导等方式救助了许多人的生命。

史家黄仁宇评价说:“新旧两史一致认为,契丹之所以没有夷灭中国人,冯道的功劳居多。”

此外,冯道非常重视家庭伦理,以孝慈事亲;他奉行简朴和节约,以寡欲节俭治身;他谦和低调,以谦卑躬下行事;他无执无滞,顺势应变,以百姓利益为最大归依。总之,冯道的这种大忠和大仁,循的是天道。恰如他在《天道》一诗中所言:但知行好事,天道甚分明。

五代时宰相冯道以五言诗《天道》留名,亦因著《权经》被后世议论不休。请看其中一段经典名言:“富不抵权焉,穷以权贵焉,无欲不得,无心难获,无计弗成;携为上,功次之;揣为上,事次之。权乃人售,售为大焉。”有钱不如有权,穷人欲求富贵莫若掌权。志在于权,被提携比立功重要,可谓看透为官之道。

在错综复杂的朝代更替中,冯道以其独到的见解和深邃的智慧,为后世治国理政者供奉了一部指引权谋之道的经典宝典,其对权力的观察和理解至今仍发人深省。

冯道《权经》中国古代最成功的权力大师研控权力之秘的惊世之作!

  “熟读《权经》,必有大成也。”  ——(宋)寇准  “权之秘,冯道尽道也。恃之无畏,行之无蹇。”  ——(明)王阳明

动物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社会的缩影,草原上的狮群,森林中的猴群在满足温饱以后,也都有称雄称王的野心,同样,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追求权力的权利,权力对人也是有益的,追求权力需要方式方法,需要智慧,需要胆量,冯道给了人关于权力的所有疑问解答。

冯道《天道》全诗: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释义:贫穷富贵都是天意,不需要长吁短叹。只要把握现在做好当下的事情,不要管将来会怎样。冬天过去了冰雪就会消融,春天来了花草就会生长开放。你要是能参悟这个道理,就能把世间万事万物都看透彻了。

求权富不敌权焉,穷以权贵焉无欲不得,无心难获,无术弗成携为上,功次之揣为上,事次之权乃人授,授为大焉

争权权乃利也,不争弗占权乃主也,不取弗安权乃恃也,不依弗久愚不与智争也,弱不与强斗也,长不与少绝也明争为下,暗争为上进求为下,退求为上

用权权惟用,不为大也权为实,不为名也权为恒,不为时也君子谋公,小人谋私威源于明也,信源于诚也,功源于和也

固权得之难,失之易也,权也困则奋,顺则怠,人也制敌以严,驭众以慈成事勿矫,败事勿蹶势单害权,性烈祸身权重当守,权轻当舍

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所动于衷,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为万民所托命,从而也能够使自己落得个善始善终。

分权愚不分权也,智不尽占也权予能者,其身不倦权予忠者,其业不毁权予善者,其名不损安莫待,危即行贵勿吝,败不拘事变人变也

夺权上不仁,下乃夺下不义,上乃失做伪者奸,逆功者忠惑上者险,纵下者愚乏力勿为,少智莫与助善不助恶,夺权亦夺心

拒权君子不仕也,士子莫适也以权惑人,取之非祥以权弄人,得之乃伤以权欺人,信之就祸危权固辞,虚权弗受上权勿侵,下权莫扰规不可破也

让权盛则衰也,极则没也君子让权,小人让命权不束君子,祸不警小人上疑之,下释之下不制,上必谋上下可让,荣辱可以易 。

0 阅读:9

书易聊文化方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