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美食家》:松重丰与“五郎”的奇妙旅程

永凤看娱 2025-04-01 01:10:01
在日本深夜剧的领域中,有一部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它就是自2012年开播以来便备受观众喜爱的《孤独的美食家》。

这部剧以简约和疗愈的“吃播式”风格,带领观众走进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的美食世界,而62岁的演员松重丰(Yutaka Matsushige)所饰演的西装大叔“五郎”,更是成为了剧中的灵魂人物。

松重丰或许未曾料到,他所饰演的“五郎”会如此长寿。

在接受《联合早报》电邮访问时,他感慨地说:“归根结底,这个世界是无常的,总会发生一些自己完全无法预料的事。接受和面对这些,我觉得就是‘活着’的意义。”

当初接下这个角色时,他并没有过多的想法,只是一年又一年地边思考“这一年要怎么面对这个角色”,边将角色演绎下去。直至如今,他依然在不断思索,与角色进行着深入的对话。

在观众眼中,松重丰和“五郎”几乎融为一体。当被问及他和角色是否有相似点时,松重丰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对演员来说,自身性格和角色像不像并非重点,重要的是投入角色时,能产生“说不定我本来就有这种个性”的想法。

他与“五郎”从一开始就磨合得很好,至于谁影响了谁,他既不去想,也不会刻意控制。

“五郎”研究菜单时眼睛发亮、津津有味吃掉盘中餐的模样,着实让观众看得目不转睛。有记者曾因感染新冠,一度失去嗅觉和味觉,在房间隔离时一连看了很多集《孤独的美食家》。

尽管看得到却吃不到,但“五郎”的吃相却治愈了他。

当被问到是否曾在镜子前练习吃相时,松重丰表示,拍摄吃饭场景时,他从不会思考“要用怎样的表情去吃”,在他看来,吃饭就是吃饭,无需多余的演技。

由于荧幕形象深入人心,许多人都把松重丰视为美食家。然而,他并不认为自己担得起“美食家”的头衔。

他不会为了追求美味而砸钱去吃昂贵的料理,更喜欢价格实惠、性价比高的“B级美食”。他还很在意餐馆的氛围,包括店面的风格以及老板和老板娘散发的气息。

如果可以对“五郎”说一句话,松重丰会说:“不用勉强自己。”他希望“五郎”不用逞强,不用硬撑,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下去就好。

为了配合东京电视台创立60周年,《孤独的美食家》首度被搬上大银幕。

与剧集版一集半小时不同,110分钟的电影版内容更加丰富,以“寻汤之旅”为主轴,在法国、韩国和日本三地拍摄,并且由松重丰自导自演。

松重丰透露,电影是在预算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开始制作的。原本没打算到海外取景,更别说在三个国家拍摄,幸好最后争取到航空公司的赞助,才得以实现这个计划。但能够出国的人员数量非常有限,拍摄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

在电影中,“五郎”遇上暴风雨而漂流至荒岛,吃尽苦头。松重丰表示,“五郎”在剧集版里总是吃完就散场,若要拍成电影规格,就必须在剧情上做更多铺陈,所以需要加入戏剧性,如惊险紧张的场面。

拍“遇难”这种戏,他完全没有经验,也没有相关的拍摄技巧,只能和工作人员一起尝试和摸索。这是非常困难的挑战,但也充满了乐趣。

《孤独的美食家》无论是剧集版还是电影版,都不仅仅是关于美食的呈现。

它通过“五郎”的视角,展现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让观众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与治愈。

而松重丰对“五郎”这一角色的精彩演绎,以及他在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都为这部作品增添了更多的魅力。

相信在未来,《孤独的美食家》会继续陪伴着观众,带给大家更多的欢乐和感动。

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孤独的美食家》的成功也反映了当下观众对于简单、真实和治愈内容的追求。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渴望在影视作品中找到一份宁静和温暖,而这部剧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它没有复杂的剧情和华丽的特效,只是专注于美食和人物的情感表达,却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对于松重丰来说,“五郎”这个角色不仅是他演艺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他与观众之间的一座桥梁。

通过这个角色,他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尊重。而他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也为年轻一代的演员和电影人树立了榜样。

《孤独的美食家》和松重丰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们期待着他们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让我们在美食的世界中,感受到生活的无限可能。

博雅文成:本文仅供参考之用,并不构成要约、招揽或邀请、诱使、任何不论种类或形式之申述或订立任何建议及推荐,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如因相关建议招致损失,概与作者本人无关、编者及作者无涉。



0 阅读:0
永凤看娱

永凤看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