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面对记者只说了10个字

一品文史录 2023-04-20 14:30:10

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导师、先驱毛主席去世了。一时间,无数人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可在大洋彼岸,人生晚年的张国焘却另有看法。彼时,张国焘身处加拿大,待在一家疗养院里,他接受了西方媒体的采访。面对镜头,他曾说道:“我们的时代过去了,毛主席和我们一样不过是凡世之人,死亡不过是早或晚的事”。张国焘为什么会这样说?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1987年,张国焘出生于江西萍乡。有着殷实的家境,他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求学路上,他成绩优异,名列前茅。1916年,19岁的张国焘考入了北京大学。在大学里,他热衷于参加学生运动。有着激进的思想和行动,他也被许多人推崇。张国焘字特立,冥冥之中,他注定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在平日里,他不太喜欢和别人打交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竞选为学生会主席后,张国焘的架子越来越大。一方面,他擅长在舞台上演讲,脱稿发言,侃侃而谈,常常一讲便是两三个小时。在不少人的看来,张国焘是北大的年轻教授。外表看去,他不苟言笑,一脸严肃。

张国焘

1919年,张国焘在北大图书馆见到了毛主席。当时,伟人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李大钊的引荐下,二人相遇了。“鄙人湖南毛润之”,伟人客气的对他说道。谁知,这位北大学生会主席却高昂头颅,对伟人不屑一顾。那时,伟人初来北平,掺杂着湖南口音。在张国焘看来,这人不过就是一个“乡巴佬”。不过,他万万不会想到,自己眼里的“乡巴佬”日后却成为了近代中国最伟大的人。

张国焘不屑与一般人交流,可碰到李大钊、胡适等大学者后,他恭敬作揖,格外有礼。每每来到学术礼堂,他都会为北大老师做介绍。他们有什么问题,他都主动帮忙解决。可以说,这和如今大学内的学生会干部没有分别。当然,张国焘生逢其时,误打误撞混入了革命队伍。

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在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在会议中,列强将德国人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显然,这是一场荒唐的会议。可在列强的逼迫下,北洋政府必须签字。消息传回国内,青年学子激愤无比。于是,北平各个学校的学子们联合起来,他们上街游行,这便是轰动海内外的五四运动。

毛主席与张国焘

五四运动中,张国焘起到了重要作用。面对反动当局,他积极组织学子,发起了多场反击。北平数十万学子手挽手来到当局门口,他们打出“内惩国贼,外争主权”的口号。谁知,北洋政府却残酷镇压,最终酿成了惨剧。很快,学生们赢得了全国各界民众的同情。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一时之间,五四运动的风潮席卷全国,北洋政府被迫释放拘捕学生。最终,这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取得了成功,拒签巴黎和约。张国焘的突出表现令人钦佩,身为学生带头人,他勇敢反击,团结同学,做了很多大事。就这样,他被李大钊先生吸纳入党。

1920年,共产主义在中国悄悄生根发芽,张国焘是第一批党员。1921年,中共一大在浙江嘉兴召开。年轻的张国焘成为了李大钊先生的全权代表,在此次会议上,他侃侃而谈,介绍了许多先进经验。会后,他被推举为三人小组成员,进入了党内的核心位置。由此可见,张国焘具备很强的才干。

1921年7月,张国焘以劳动书记部主任身份分管领导工作。同年,他开始撰写《劳动周刊》,负责工人运动。张国焘的笔杆子颇为厉害,他的话语也是慷慨激昂,直抵人心。有时候,他深入工人之中,体察工人的劳动和生活。年轻的他不怕辛苦,勇敢尝试,表现出了他作为青年的能力和担当。

1922年,张国焘被推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身处党内核心位置,张国焘有着骄傲的资本。一直以来,他便是干部、领袖,在生活、工作中,他也养成了这样的气质。可实际上,这样的“气质”与马列主义背道相持。所谓的“精英”范,不过是另一种封建政治精英的做派罢了。走上歧途,张国焘却并没有察觉。

《建军大业》剧照

在组织内,张国焘擅长组织人员,拉拢心腹,大搞山头主义。讲人情,拉帮派,他骄横一方,自说自话。不过,在革命初期,党的组织、纪律政策并不完善。因为大多数党员天各一方,张国焘的情况不被人所知。

1923年,我党决定跟随孙中山先生进行国民革命。可在筹措之时,张国焘却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在民族大义面前,他更看重个人得失。一旦和国民党合作,张国焘认为自己的势力会被削减,这是他不能接受的。纵然如此,考虑到他是李大钊先生的接班人,同志们都纷纷劝说。无奈之下,他也只好接受现实。

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我党党员保留身份加入)上,他被增选为候补委员。随后,黄埔军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成立。张国焘不愿前去,他选择留在上海做宣传。此后两年,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巨变。在孙中山先生离世后,蒋介石、汪精卫等人夺权自立。1926年,国民党右派开始敌视我党。次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一时之间,国民大革命的形势跌入谷底。

1937年延安政治局会议合影

张国焘是一个怎样的人?即便如今,历史学家也难以给出足够的解释。在他的身上,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多变、诡诈、虚伪。1927年下旬,国共两党正式走向了对立面。蒋介石手握重兵,他将共产党员视为洪水猛兽。在敌人的围剿、屠杀下,张国焘却依旧执行妥协、退让的政策。7月,在中共会议上,他为陈独秀的右倾思想诡辩。在南昌起义前,他甚至想要脱离组织,他是害怕敌人的屠杀。在凶横的反动派面前,他无疑是懦弱小人。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人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南昌起义部队突破封锁,顺利南下。另一方面,蒋介石也联合地方军阀对红军进行反扑。眼看国内革命形势情况不利,张国焘立刻脱身而去。1928年,他前往苏联参加中共六大(外国领土上的讽刺会议)。会后,他以中共代表的身份留在了莫斯科。

张国焘在莫斯科呆了整整三年。拥有着高超的语言技巧,他得到了共产国际的信赖。三年时间里,他掌握了俄语,学习了苏联的文化,精熟了马列著作。可是,他却没有给中国革命干成一件事。1931年,张国焘带着共产国际的命令返回国内后,他扎根在鄂豫皖根据地,领导同志们继续进行革命工作。

红军油画

彼时,王明、博古等留苏派占据了领导岗位。毛主席、朱老总被排斥在外,张国焘与王明串通一气,他坚定贯彻左倾冒险路线。面对数十万国民党军队,他坚持与优势敌军正面作战,给红军造成了巨大损失。11月,在担任苏维埃副主席后,他又展开肃反运动。张国焘蛮狠地对待抗议者,他带着心腹一次次的排除异己。

1932年10月,在抵抗国民党军失败后,张国焘带领红四方面军开始转移。在抵达川北地区后,建立了新的革命根据地。1934年,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一年后,毛主席、朱老总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与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师川北。

当时,红一方面军历经千山万水,部队损失惨重。在敌人的围追堵截和轰炸下,部队仅有3万人不到,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却有8万多人。很显然,这是枝粗干细的局面,会师之后的张国焘暴露了野心。一方面,他假意欢迎,骗取信任。另一方面,他却带着部队向川南进发。

红军到底是北上还是南下?张国焘和毛主席发生了激烈争论。彼时,张国焘早已不把上级放在眼里。有枪有人,他还有共产国际的撑腰。所以,他带军南下入川。1935年10月,张国焘公然“另立”。谁想,他却遭遇四川军阀围攻,红四方面军损失惨重。

张国焘晚年

1936年,在入川失败后,他才被迫回到陕北。次年3月,因为搞分裂主义和山头主义,张国焘被中央解除了领导职务。不过,他依旧兼任边区政府副主席。自感在党内再无出路,张国焘居然想着叛变。1938年4月,趁着祭拜黄帝陵的时机,他坐上了国民党人的轿车逃跑了。随后,他被蒋介石任命为“反共先锋”。

像这样一个背信弃义的人,他怎么可能会被蒋介石真心重用?多年未见提拔,张国焘心灰意冷,他决心远离政治。1948年11月,他带着妻儿逃往台湾。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又举家搬迁到香港,后来移民加拿大。1979年的一个深夜,他在养老院被活活冻死。有着如此结局,世人都为他的人生感到唏嘘。

0 阅读:281

一品文史录

简介:回顾一段历史,解开历史迷雾,感悟人生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