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来自印度的48岁女游客在马来西亚旅游时,路经吉隆坡印度回教堂路,结果地面突然塌陷,整个人都被卷入地下。
救援行动已经展开了7天,共有110名救援人员参与其中,至今却一无所获。
她究竟陷去了哪里?根本没有人知道……
地面吃人时间线梳理
8月23日早上8点20分左右,这名印度游客走在吉隆坡印度回教堂路的人行道上,脚下的地面突然塌陷,她瞬间坠入八米深的地洞之中。
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其实当时坐在一边休息的人也差点掉入其中,但他很幸运地踩在了凸起上然后爬了出来。
事故发生后,吉隆坡立刻派出消防队员、消防车、警犬、战术和救援特别小组到场,并出动挖掘机来加大搜索范围。
在女子失踪的地方发现了直径为1.5米的排水管道,失踪者应该是被水流冲到了其他地方。
8月24日凌晨
在救援行动进行了17个小时后,仅在现场附近的挖掘区内,发现了一双属于她的拖鞋漂浮在水中。
图源:BERNAMA PIC
8月25日
有污水工程师分析,鉴于下水道水流速度很快,女子推测已经死亡。
当地的搜救范围仍在继续,集中在附近的六个沙井。附近的商家也考虑到安全问题选择暂时闭店。
图片来源:EPA-EFE
8月26日
吉隆坡市甘榜格灵芝(Kampung Kerinchi)班台柏迈路(Jalan Pantai Permai)一处的人行道也发生了地陷,造成一个直径约60公分的地洞。
图源:facebook
环保人士在2015年预测吉隆坡地质不安全可能会塌陷的帖子被重新翻出来热议。
8月28日凌晨
就在游客失踪的地洞旁边50米距离的位置,又出现另一个地洞,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当天下午,印度回教堂一带再次发生地陷,这次的出现的坑洞直径约一米,位置距离游客失踪的地点仅100米。
8月30日
由于马来西亚组织了多次潜水搜寻活动,却一无所获。而潜水员要平趴着穿过仅60厘米宽的入口,随时可能被阻塞在管道中无法逃生。考虑到安全问题,消防救援局表示现场搜救已经停止,转而在 Pantai Dalam IWK污水处理厂进行搜救行动。
同时搜救队已向中国借调自驱动式漂浮机器人协助搜寻,已经有三名中国工程师抵达现场提供协助,并于晚9点30分展开搜救。
出行吉隆坡提示
虽然暂时各国外交部都没有发出对游客前往吉隆坡旅游注意安全的警告,但不少旅客为了确保自身安全,都会绕道吉隆坡回教堂路。
同时根据马来西亚学者在2017年对吉隆坡地质的研究,《马来西亚公共健康》的facebook上,根据地陷风险不同发布了一张风险地图。
有顾虑的游客可以在选择吉隆坡旅游的时候,尽量绕道这些高风险的地区。
安邦、半山芭、甲洞、甘榜峇鲁等地区之前就曾经发生过地陷事故,如今仍然存在较高的风险。
半山芭、蕉赖、吉隆坡城中城(KLCC)一带是高风险地区,而敦依斯迈花园(TTDI)、武吉加里尔和新街场(Sungai Besi)一带属于风险比较低的地区。
灾难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早有迹象
一名受访者告诉记者,其实这不是吉隆坡今年第一次发生地陷,今年的6月中旬附近的警察局前曾经发生地下水管爆裂事故,当时当局就封锁了现场并开始修补工程。
但这次的修补只是覆盖了大量的沙砾和石砖,一个月左右的七月下旬,这条道路便完成了施工并重新开放给行人通过。却没想到在八月下旬出现了天坑吃人的惨剧!
10年前的预测帝
一位名叫Laili Basir的脸书用户在2015年的时候分享了一篇关于吉隆坡可能出现巨型天坑的帖子。
认为吉隆坡是马来西亚最不安全的居住地之一,因为这里40-60%的地基都建造在石灰岩上。他在帖子里表示:如果城市进行不受监管的开发,建造混乱的排水系统,都会增加天坑的出现几率。
这篇近十年前发布的坟帖,在天坑吃人事件后被迅速扩散,并引发了旅客不敢去吉隆坡旅游的负面情绪。
马来西亚矿物及地质科学局负责人出面解释:吉隆坡只有三成的地表下方是石灰岩,并不是网上谣传的六成。
总理府部长扎丽哈也出面强调未来政府会对新开发的项目审核更加严格,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吉隆坡依然是很安全的”!
吉隆坡市长麦慕娜也出面强调:“吉隆坡已经发展很长时间,(地质结构)一直很安全。如果要指控吉隆坡(地质结构)不安全,须拿出证据。”
图源:world of buzz
真的是石灰岩的锅么?
石灰岩的确是比较容易发生天坑的地质。由于构成这一地质的碳酸钙可以和水、二氧化碳发生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因此有被水不断溶蚀的风险。
如果岩石缝隙中还存在可以流动的水,就会进一步加剧对石灰岩层的冲刷,裂缝越来越大,从而造成大溶洞出现塌陷。
但其实,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造在石灰岩层之上的!这一地质的确更需要做好防水排水的工程,杜绝水管爆裂等意外事件,以降低的石灰岩层溶蚀的发生几率。
但反转来了……
图源:cna
网传吉隆坡发生地陷的天坑位于石灰岩地质,是属于容易造成地陷的地质。
但经过地质学家的勘探发现,其实地陷地段是由沙石和山头组成的肯尼山地质,底层多为坚固的沙与石,挖掘时也不会因为空洞产生塌陷。
换而言之,发生地陷的地方,恰恰是不容易产生地陷的地质。
这波来自地质专家的打脸,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吉隆坡因为地质问题造成塌陷的污名,但却让人不由得怀疑惨剧背后的“人为因素”。
失踪者到底在何处
如今主要集中搜救的地点,是地洞附近四通八达的下水道。
根据探测,周边发生阻塞的地点一度是搜救的重点区域,但由于危险性太高暂时停止,而是采用机器人搜救的方式。
这些地区由于通过直径较小,失踪者的确可能卡在其中并造成水流阻塞。
而另一处则是位于Pantai的污水处理厂,可能失踪者已经被湍急的水流冲到最终目的地,而这一处也的确是8月30号之后潜水人员搜救的重点。
早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三天,污水处理工程师 G Parameswaran就已经提出:
他认为,这些下水管道的水最低速度也达到了每秒1米,也就是说,失踪者在24小时内如果没有卡住,已经被冲到离坠落地点86.4公里开外。
更糟糕的是,由于这些下水道系统水流湍急,失踪者可能会被肢解,身体各部位散落去不同的方向。
隔海相望的新加坡也会地陷吗?
从吉隆坡地陷事件来看,地陷几率一看地质,二看基建。
从地质情况来看,新加坡最坚硬的地段是北部和中心北部,地质构成主要是甘柏苏长岩和及武吉知马花岗岩,花岗岩的硬度是水泥的6倍!十分坚硬。
但西部、西南部则是沉积岩构成的地层,容易受到侵蚀,需要在城市开发时注意并维护。
而东部地区则是比较软的老冲击层,在进行地下工程时格外需要关注稳定性。
新加坡历史上也的确发生过多起地陷事件:
2013年1月,岌巴路因为地下水管爆裂出现大坑洞。
坑洞大约2米宽,深度为0.5米。这次事件是由于地下水管爆裂导致的。
岌巴路曾因地下水管爆裂而出现大路坑。
(海峡时报)
2013年3月,金文泰路发生地陷事件,坑洞约2米宽,深度达到了3米。这次事件主要是地下水和河流的酸性腐蚀了岩层。
2013年3月,兀兰路亦发生路面坍塌事故,主要原因是附近工程牵引导致地层移动引发土壤松动。
排水系统是关键
这次吉隆坡坍塌事件的罪魁祸首,应该还是地下水渗漏造成的泥土空层,地面失去支撑后导致了塌陷。
而新加坡有着非常傲然的排水系统!早在2010年时,新加坡还常常受内涝之苦,但从2011年开始政府怒砸12亿新,在全岛完成了325个沟渠的改善工程。
如今新加坡的排水系统中,拥有32个主要河道、超过8000公里长的渠道,并在收集到雨水后流入17个分布在全岛的水库中。
图源:PUB
这样大型的排水河道在新加坡随处可见,天气晴好时或许会干涸到白鹭在底部闲庭信步,但在大雨滂沱时,它起到了及时将水排出的重要作用。
在马来西亚2022年遭遇50年难遇的特大洪水时,马来西亚柔佛州是这样的:
而在一条柔佛河相隔的新加坡,却是这样的:
路面畅通无阻并无积水,而承担排洪的沟渠正高效运作,将城市各处的积水迅速排出。
如今新加坡的排水能力到底有多大呢?
以樟宜机场为例,排水管道每秒可以排出高达1万6000公升的水,这样的排水量在三分钟内就能填满一整个奥林匹克游泳池!
如今在新加坡,超过20分钟的突发性淹水事件就会被当作重要洪涝新闻报道。可见新加坡排水效率之强大!
每年的5-11月,东南亚地区进入雨季,伴随雨量下降带来的是气温的下跌,有些旅客会选择这一时期出行避开酷热的天气。
暂时各国并未将吉隆坡升级为有风险的旅游地区,但出门在外、安全至上,希望各位在出行和旅行时开开心心游玩,安安全全回家。
新闻早都报了说找不到放弃搜救了,家属也放弃了,你这儿还向中国求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