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企业之问”,成都教育EPC年度盛典带给教育人怎样的思考?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2024-12-20 18:50:55

12月17日,2024年成都教育EPC年度盛典日前落下帷幕,5大奖项、83座奖杯,共同见证了成都教育人走过的2024年。

不管是今年场上的“企业之问”、“射箭和射击论”,还是年度民生实事、创新案例、年度面孔等一个个具体的获奖项目,都持续引发了广大一线教育人及市民家长们的深入关注和热烈探讨。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需要不断适应和创新的时代,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今年的年度教育盛典究竟带来了哪些思考和启发?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方向指引下,我们该如何推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培养真正为时代所需的创新人才?在人工智能快速迭代澎湃冲击的当下,我们的教育又该走向何方?

所谓的“企业之问”,来自于大会上电子科大教授段翰聪。他作为第一位出场的演讲嘉宾,用一句话就点燃了全场的思考。

“四五年前,一家国内头部科技企业发出一份招聘,简历满足率能达到58%以上,没想到这个指标一降再降,从48%到38%,一直降到了30%以下。”

为什么连他们这样的公司,都找不到合适的人?从58%到30%,这背后发生了什么?……这些疑问悬在了段教授的头顶,也引发了教育人的思考。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段翰聪他对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的思考

同样的反思,也出现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周树强老师身上。几年前,他第一次带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比赛,一到赛场就震惊了。

“比赛所用的模拟车间单元,是当时最前沿的,比我们学校里的设备领先了整整3年。”

他的一些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也有着同样的震惊,不管是波音737、翼龙无人机,他们学习时都没见过,根本不知道怎么下手。

这就好比“学校里教的是射箭,但学生毕业了比的却是射击”。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部2024年最美教师周树强分享”改变,始于看见教育规律”的故事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李晓光,把这一现象概括为“教育失配”现象,反映在就业现实中就是,许多大学生毕业之后无法找到合适岗位。

一份由大连海事大学在2022年所做的调查数据也显示,「企业和学校普遍接壤不足,超过七成的受访企业人员表示,学生在校期间对未来企业所要求的基本技能掌握不足。」

“传统教学模式以及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各自为政’的状况,很容易导致毕业生就业时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认为,面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招生与就业联动不足,供给与需求对接不畅,“加剧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配。”

教育部联合工信部曾发布《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人才十分欠缺,“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突出,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新兴前沿交叉领域亟需一批领跑者和开拓者引领发展、驱动创新。

这里面,创新是一个高频词汇。而这也是段翰聪教授关于“脱节之困”的另一个思考:企业需要从0到1具备创造能力的人才。未来,掌握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成长余地会更大。

一场“企业之问”和“射箭和射击论”,由此激发了现场与会教育人的深思,也道出了教育亟需变革与创新的紧迫性。

那么,作为教育人,我们应该如何作答?

周树强从那场全国职业技能比赛上,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企业培养一名高级工至少5年,但通过比赛不到3年,“比赛是一个能够高效提升学生技术水平的手段。”

回去后他就提出“以赛带学”的概念——通过升级学校的设备、增加校内比赛,来撬动教学改革的“系统迭代”,“保证教育的场景是真实的,给学生的训练是扎实的。”

以赛带学模式,前后至少培养了100多位高级技工。他的最牛的一位学生,不到30岁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不仅仅是周树强,成都其他的教育人也在思考、求变和创新。

今年的成都教育EPC年度盛典组委会共收到了近500份申报提案,在共计超过60万字的申报提案中,人工智能、课堂改革、知识和能力这些词共出现30026次。

平衡人才培养的“变与不变”,是学校们在新时代面临的课题。在具体的教学中,一些变化已经在悄悄上演。

去年7月,千年摩河池重现于世。一墙之隔的实小开学第一课上,有学生萌发了一个疑问:“摩诃池的水为什么总是那么清澈呢?”

为了解答这个疑惑,实小科学组赖佳老师带着10名小学生组成研究小组,走进摩诃池公园,并利用小型生态缸复刻迷你摩诃池,模拟出整个生态系统。

仅凭学生的一次提问,老师就把科学课搬进了公园里,这在过往的教学中是难以想象的。

成都实验小学将科学课搬进了公园里

还有更多的学校在创新的路上在尝试和探索。

以成都七中为例,在日常教学之外,他们也尝试引导同学探索一些创新型的课题。

如何运用载药高分子纳米纤维材料促进皮肤愈合?化学反应转化率与产率和化学平衡有什么关系?……这些看似高精尖的课题,竟全部出自这些孩子。

成都的学校对孩子们“异想天开”的保护前所未有。以石室天府中学为例,他们还专门为孩子们举行了“金点子”比赛。

高一学生粟美玲从一位同学从骑自行车摔倒的小插曲中思考,设计了“自行车超速安全报警装置”,获得第三十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家级二等奖。

成都石室天府中学的“金点子”设计方案

组委会还从各地报来的材料中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的公共空间,成为了孩子们的舞台;给孩子的评价,从单一的分数,变成40多个维度的成长数据;给孩子的评语,从一句句话,变成了一幅幅画、一首首诗。

创新与变革,就这样于细微之处发生。

“用分数去衡量和选择一个学生,这在短期内是个最优解,但是长期而言,一定不是最优解。”段教授认为,必须从当下开始,去呵护学生创新热情和热爱某个学科的火种,去培养好学生从社会观察到自然物理世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澎湃冲击下,一代教育人还需要从“企业之问”,延伸到“时代之问”如何作答的紧迫性上来。

段教授现场提到一组数据:跟国外相比,我们在人工智能、芯片、集成电路、基础软件等人才缺口都在10万级以上,但现阶段高校供应量只有4000人,“谁先占领了技术的高点,谁解决了生产力的应用,谁才能在下一轮国家的竞争中取胜。”

事实上,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方向指引下,更大的变革已在紧锣密鼓推进。

2024年,全国高校经历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专业调整,共撤销专业布点1670个,又增设了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

同时,从今年秋季开学季开始,一批新教材开始陆续投入使用,义务教育进入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新评价相互兼容的新时代。

再放眼看看外面,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催生了许多新职业和新就业岗位。今年8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正式发布了19个新职业,半数以上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

对教育人来说,新职业往往需要新的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知识支撑,通常其知识与技能更新迭代速度快、要求高,这意味着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那么,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成都教育又该如何作答?答案就藏在这26字方针中: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成都市教育大会,图据成都教育发布

目前,全市已建立起一套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教育资源供给机制,通过“一区一策”加强学位动态配置。仅在2024年,全市就建设投用学校96所,新增学位11万个。义务教育入学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安置近40万名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

全市中小学4.25万间教室实现多媒体全覆盖,数字校园覆盖率达 93.2%。蓉易学教学资源平台在全市748所中小学校常态化使用,同时辐射省内520所学校,服务全国1374 所学校。在蓉高校围绕重点产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实现专业对重点产业全覆盖,服务城市经济发展。

“我们的人才培养,不是4000到10万的差距,而是从当下到未来的距离。”通过EPC现场颁出的一个个奖项,段教授对于成都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种探索和变化有了切身感受,“在面对未来的技术竞争和产业升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与中小学贯通式培养、越来越丰富的课堂形态,越来越多元的教育评价,就是我们的区域和学校在当下做出的正确探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也认为,整个教育系统应持续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配机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应把培养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人才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鼓励基础学科长周期贯通培养,试点项目制学科交叉培养,建立进阶式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全面落实实践育人要求。

0 阅读:14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简介:成都商报权威出品,主打独家教育资讯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