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事关巴拿马运河中国早就做好最坏准备,美国想要封锁中国,但最后只能封锁自己!
近期,由于长江和记将全球40多座港口打包出售给美国贝莱德集团这件事,又将李嘉诚推上了风口浪尖,而中国货轮未来能否自由穿航在巴拿马运河这件事也连带着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
面对人们的谴责,李嘉诚对此闭口不谈,倒是他的儿子李泽钜出面表示:李家将手里的业务换成国际资产之后,一旦有机会还会回到香港地区投资。
对此我们不难看出,李家这是铁了心的要促成这笔生意,而李泽钜的这句话的可信度也令人产生了怀疑。
毕竟在2023年两会结束时,李泽钜便大步离开会场,并主动卸任了政协委员一职,人们不明白他为何要退出政坛。
而两年以后,李家便突然表示要出售港口,这很难不令人怀疑,李泽钜退出政坛的这一决定是不是早有预谋?
从商之路
李泽钜1964年出生于香港,父亲是李嘉诚,母亲是香港中南钟表公司创始人庄静庵的女儿庄月明,也是李嘉诚的表妹。
李嘉诚给李泽钜取名为“泽钜”也蕴含深意,其中“泽”代表开心,“钜”字带“金”寓意财源滚滚。
而这个名字也印证了李泽钜今后的生活,出生在富商家庭的他从小便没吃过苦,吃的用的全都是最好的,甚至就连初中还没毕业便被父亲送到了加拿大上学,之后便加入了加拿大国籍。
1985年,年仅21岁得到李泽钜大学毕业后便被安排到了长江实业集团,并被当做集团的接班人来培养。
1986年,李泽钜发现加拿大温哥华的世博会旧址存在商机,李嘉诚便为他拉来了香港大亨李兆基等商业大佬,并由李泽钜牵头建设“万博豪园”。
面对这些“残垣断壁”,当时的许多人都不看好这个项目,觉得李泽钜初出茅庐应该一步一个脚印的为好,但谁承想,李泽钜竟真的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打造成了“聚宝盆”。
万博豪园不仅成为了李家打开海外市场的“敲门砖”,更是让李泽钜在长江实业有了一席之地。
1996年,李泽钜负责分拆长江基建上市,仅用一招“蚂蚁拆大象”的手段,便将笨重资产包装为概念股,并获得了超额认购25倍的成绩。而此时的他也向世人证明了,即使不拼爹,自己也能闯出一片天!
从政坛到海外棋手的转变
从2003年成为政协委员以来,在之后的20年间,李泽钜先后担任第九、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并创下了“香港人担任政协常委最长时间”的记录。
然而到了2023年,李泽钜竟突然辞掉了政协委员的职务,其实他可以利用这样一个职位继续和内地保持一个良好的沟通,但是他却主动放弃了李家和国家之间沟通的这座桥梁。
直到两年后的现在,李家决定将港口出售给美国,这也不禁令人怀疑,这一切是不是早已谋划好的预谋?
早在2001年,李嘉诚便在北京买了一块地,当时的均价每平方米连两千都不到,而到了13年,这块地基都没打好这块地的价格便涨到了每平方米4.5万,然而他“捂地不建”,将所有的楼盘和地皮全部抛售套现,转而抄底英国。
从商业角度来看,李嘉诚的行为或许是正确的,但彼时国内大佬的做法却与他不同,任正非拿出了国产交换机,曹德旺打赢了国际官司,结束了欧美国家队汽车玻璃的垄断,马云做出了支付宝改善了人们做生意和生活的方式。
但李嘉诚却笑眯眯的拿出了捂地皮、买楼花、搞公摊面积,拿着靠国内房地产赚取的利润心情愉悦的去抄底英国,更是有媒体讽刺到“李家买下了半个英国”。
短短几年的时间,李家便掌握了英国四分之一的电力系统,甚至连整个英国40%的手机信号都要靠李家的基站传输。
之后,李泽钜又将英国资产变卖,转而去其他国家投资矿产和充电桩,直到李家这次不顾国家利益抛售港口,我们也不难李嘉诚或许是一位合格的商人,但他却不是一位合格的企业家。
毕竟商人只追求利益,而企业家还要兼顾国家的发展。
尽管,李家已经下定决心执意出售买港口,将我们海运的脖子露在美国之下,但对此我国也早已做好了应对之策。
我国的应对之法
巴拿马运河作为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咽喉要道”,承担着全球约6%的海运贸易量,而中国作为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对于可能带来的风险,我们至少有三种对冲手段。
第一,我国可以加强对北极航道的开发和利用,这条航道不仅比巴拿马成本更低,并且还可以促使我国加强中欧等陆续运输,以平衡海运风险。
此外,我国可以加速“去巴拿马化”布局,强化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秘鲁钱凯港等枢纽港口的吞吐能力,构建替代航线网络
最后,我国还可以通过反垄断审查等手段来干预此事,若存在垄断风险,可要求调整交易条款或否决交易。
结语
中国一向与世界各国友好发展,而任何想要阻挡中国崛起的行为也必将失败,倘若美国想要封锁中国,它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封锁自己!
参考资料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2018-05-10——李嘉诚正式退休 长江集团下一任掌舵人长子李泽钜
信息来源:华夏时报2025-03-21——李家超就李嘉诚卖港口表态后,长和股价跳水,巴拿马港口交易再掀波澜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2025-03-28——李嘉诚卖港口,交易被依法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