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明星夫妻结婚只花20块,26年现状曝光:这才是另一半的意义!

张德芬空间 2023-02-21 09:16:27

你相信现实中,还有人二十年如一日地相爱吗?

房子斌和杨雨婷这对夫妻,就是这样。

他们俩,一个是《县委大院》里的笨拙善良的李乡长,另一个是《琅琊榜》里嚣张跋扈的越贵妃。

作为中戏同学,两人从校服到婚纱,一起携手走过26个年头……到如今婚姻生活甜蜜,仍拥有120分的热度。

身处复杂的演艺圈,这份感情的深度和厚度,更显难能可贵。

他们究竟依靠什么度过婚姻的低谷,让感情持续保鲜升温呢?

稳定的婚姻,先得具备这个能力

房子斌,是成长于北京胡同里的孩子,因为家境贫寒,父母外出工作,他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

而杨雨婷出生于河南的一个殷实家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到中戏后更是追求者众多。

爱情的火花,在两人间迸发了。

聊到对房子斌的第一感觉,杨雨婷说:“我崇拜他,他是我们班专业最好的。最主要的是一点,他特别的有责任感。”

很快,杨雨婷戴着房子斌20块钱买来的道具戒指,嫁给了这个让她一眼动情的男人。

婚后,房子斌无戏可拍,杨雨婷心甘情愿的和他蜗居在18平米的周转房里。

没多久,她怀孕了。为了孩子,和房子斌商量后,她选择放下工作、回家养胎。

于是,家庭的收入全部落在了房子斌的头上。他开始连轴转地接戏、工作,一度累出高血压、人都差点倒下。

而杨雨婷这边,因为怀孕的辛苦、工作的骤停,她的状态越发不好。再加上丈夫的忙碌,无法陪伴身边,更让她胡思乱想,情绪糟糕。

那段时间,吵架成了两人的家常便饭。一个赚钱顾家、一个养育孩子,站在各自立场上,谁都没有错。

而家庭,不是个讲究是非对错的场所,他们的亲密关系也在一次次的争吵中迎来新课题。

好在,他们接住了这个挑战。

每次争吵后,面对杨雨婷的情绪,房子斌虽然也觉得委屈,但他知道,妻子为这个家做出的牺牲比他更大。

都是演员,妻子外形出众,又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却选择为了家庭与孩子,放下手上的工作,这本就十分艰难。

何况妻子怀胎十月,要经历种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煎熬,有情绪也正常,在这个特殊阶段对自己陪伴的需要比平时更大。

她为家庭牺牲了这么多,自己更应该看见她,而不是陷入情绪对抗。

房子斌不止一次公开说过:“为这个家庭付出最多的是我太太,她牺牲了自己的事业。”

所以,一旦争吵发生,房子斌都会主动托住妻子的情绪,不管对错,都主动认错,秒怂哄妻。

等到女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他理解妻子想要工作、创造价值的需求,于是决定自己回归家庭、照顾孩子,让妻子安心复出。

在这对夫妻的相处模式中,我们可以看见,房子斌具有一个在婚姻中非常需要且很厉害的能力,那就是:

看到伴侣的情绪需求,能理解并主动提供情绪价值。

主动托起了低情绪的杨雨婷,让对方情绪由低转高;爱也就重新在两人之间流动起来,让原来的争吵的能量有了空间舒缓,能量的秩序逐渐恢复平衡。

而当杨雨婷情绪需求被房子斌很好地托住以后,她也从爆炸的情绪能量中抽离出来,看见了丈夫对自己深深的爱;

那一刻,一个良性、动态的亲密能量循环,就这样开始运转起来。

在如此正向的循环中,即使有争吵,又怎么不会在更深的课题中,更进一步呢?

你为什么托不住伴侣的情绪?

但我们回望日常生活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在关系中主动看见,并给及对方情绪价值。

脱口秀CP思文和程璐,曾因幽默和心灵上的相通而彼此吸引,走到一起。

但携手7年后,两人还是选择了离婚。

在复盘两人关系的过程中,程璐提到:那些妻子人生的重大时刻或痛苦时分,自己都缺席了,没有给到一个丈夫应有的陪伴、照顾与安抚。

比如,思文生病在医院做手术那会儿,程璐作为笑果文化的首席编剧,因为工作繁忙,期间一个电话也没打过;手术结束后,他去看思文,发现妻子没什么事,只待了20分钟就匆匆走了。

回忆这段经历,思文说: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生病手术,姥姥、父亲相继离开,在最脆弱的时候希望有程璐在身边,有人能说说话。我其实是给过程璐三次底线机会的,只是他没有抓住。”

可见,一个人是否可以在低谷期为伴侣提供情绪价值,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影响一段婚姻最终走向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无法为伴侣提供情绪价值呢?

是不爱对方吗?

不是!是缺乏了能够看见(感知)伴侣情绪的能力。

这种无知无觉,是我们潜意识的壳。

有的人原始的人生模式里,可能就是没有共情能力。有句话叫“从小没有被爱过的人,是没有爱的能力的”,所以他也无法设身处地体会伴侣的感受;

有的人,习惯性以自我为中心,他的眼里只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于伴侣的情绪和需求无法觉察;

还有的人,就像程璐一样,因为所有的精力都被工作或其他事情都占领,导致他分身乏术,无法再分出心力给另一半。

但是,只看见伴侣的情绪,婚姻就会越来越好吗?

也不是,看见只是内在改变的第一步,行动才是亲密关系中真正的修炼。

能够主动承接、包容、并处理情绪恢复平衡状态,这才是最重要的。

朋友瑶瑶,和丈夫结婚3年,看似幸福的表象下,其实暗流涌动。

她说:“我已经记不得有多少次想和他离婚了,次次吵架都是因为我老跟他抱怨工作、生活的事儿,可是不找他,我也没有人可以说呀?他就不能多哄哄我嘛?”

据我所知,瑶瑶的丈夫很爱她,瑶瑶平时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他也能第一个发现。

既然如此,那矛盾是从哪儿来的呢?

后来才知道,原来瑶瑶每次抱怨都带有很大的负面情绪,令她的丈夫招架不住,就算想要解决,也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渐渐地,丈夫觉得妻子的抱怨变成了针对,他开始反驳、反应冷漠、甚至逃走,去保护自己脆弱的自尊。

所以,无论是看不见、还是接不住,这两者本质上都引发了伴侣之间的情绪流动的堵塞,进而导致亲密关系的能量失衡。

而婚姻,也在长期失衡下变得岌岌可危……

当你付出爱,才会产生爱的共鸣

蔡康永曾说:“当我爱上你的时候,你成为我最坚固的盔甲,可是你也成为我最脆弱的伤口。”

亲密关系,是每个人最深的修行场,那些爱与恨、亲密与分离,是会动荡到我们内心很深的地方。

所以,我们更需要拥有像房子斌夫妻那样,托住对方情绪、经营关系的能力。

该如何修炼呢?有三个方向:

一是去觉察关系中的,破坏性的情绪反应模式。

当伴侣在表达一些负面情绪时,留意下自己的情绪反应。

是感到愤怒、觉得被指责?感到痛苦,想要马上逃跑?还是感到漠不关心?

只是去看,不加任何评判,也不要急着改变对方。

我们也许会从里面,看到一些自己的问题。而这些看见,会给我们的惯性反应模式喊停,给我们修复关系的时间。

二是去在生活中捕捉对方的需求,提供情绪价值。

在伴侣有情绪需求时给予及时的支持,像房子斌那样,托住伴侣在孕期的焦虑、孤独和愤怒,给予更多的理解和陪伴。

在伴侣分享开心、积极的事情时,也给予具体的、针对性的、建设性的回应。

同时对伴侣为自己做的日常小事表示感恩。

杨雨婷就曾为丈夫写过一封感谢信:“谢谢你让我在这复杂的行业里,仍然相信婚姻,相信爱情。”

三是去在关系中成长,学习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这也是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的课体分离,核心是“谁困扰谁负责”。

认真去分辨,这个问题是谁的?情绪又是谁的?如果不是自己的,就交由对方来解决,不要把问题背负在自己身上。

这样你才能放下防御,允许对方的情绪发生,更多地去倾听和理解伴侣。

“我愿意了解你更多”,试着多向伴侣说说这句话吧。

当你愿意付出爱,对方也会和你产生爱的共鸣,关系才能得到滋养。

很喜欢弗洛姆的一句话:“大多数人会把爱看成是被爱的问题,而不是看成爱人及自己有无能力爱人的问题。”

我把它送给你。

愿你我都能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

策划 | 六记

编辑 | 六记

0 阅读: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