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这部电视剧一播出,好评就特别多,超出大家想象。
拍历史战争片最难,《上甘岭》更是难上加难。要想还原那场大战,真的不容易。
上甘岭战役时间那么长,这次竟然想用20多集来讲完,编剧和导演可以慢慢讲详细点。但那些战争大场面怎么展现呢?虽说花了2.5亿,可真要拍得好,这点钱还不一定够呢。
《长津湖》场面火爆,大家都知道,毕竟它可是花了13亿的大制作。现在陈凯歌的《志愿军:存亡之战》也正火,也是个大投资。电影和电视剧本来就不是一个级别,咋比呢?
大家都说《上甘岭》的口碑好得出奇。我瞅了眼豆瓣,好评至少有七成多呢。
有网友给了五星好评,说跟电影《长津湖》比了,觉得这部电视剧真好,弥补了电影时间短的遗憾。它看着像电影一样,制作特别棒,还是《长津湖》那味儿。
也有人称赞说:“感觉超有电影范儿,节奏紧凑不啰嗦。之前还担心香港导演拍内地主旋律会不对劲,现在看来,效果挺好的。”
有的观众夸这部电视剧“战术安排挺讲究,不打得乱七八糟”,“刘伟强挺靠谱。”
我也觉得《上甘岭》挺棒,棒在两个地方。
首先,看着就让人特别喜欢。
看了五集,感觉真带劲,故事讲得好,节奏紧凑,大场面也展现得棒极了。
刘伟强拍这部剧,就像拍电影一样,讲究节奏和画面。他干脆利落,不搞多余的花架子,比如第一集上来就是枪战和空袭,不啰嗦。之后的场景切换也快,打仗前的准备大多跳过,说打就打,有时候战斗计划还没念完,战火连天的画面就配上字幕蹦出来了。
刘伟强尽量不用废话,不刻意煽情,也删掉了不少多余的文戏。看了这部剧的前五集,就发现除了王雷和黄轩演的秦基伟、段显峰有介绍背景外,其他角色都没怎么提。像那种亲人分别、送骨灰回家、写家书之类的老套煽情戏码,全都没出现。
在第四集里,邱少云牺牲了,这事儿要搁别的作品,可能会花好多篇幅讲他从离开家参军,一直到去朝鲜前线的事儿,然后使劲儿煽情。但《上甘岭》就不同,它只用了一场戏就搞定了,简单直接。
《上甘岭》在大场面和细节上都做得很好。2.5亿的制作费,拍成这样真值了。爆炸、射击的近景、特写都很逼真,特效妆也很棒。战争工事也做得非常牛,第五集里联合国军三百多门火炮狂轰滥炸,三十万发炮弹连花岗岩山都削低两米,可咱们的战士因为提前挖好了地下坑道,还是扛住了这么猛烈的炮火。
剧组把坑道建得完完整整,镜头里展示多少,他们就准备了多少,特别实在,一点也不马虎。
小道具做得挺讲究,之前有网友留言夸《上甘岭》里道具逼真,演员也走心,说“军官手枪都配上枪绳了,很有实战感觉!”
真实感也体现在那些小细节上,像潘斌龙演的胡满仓,拿做菜比打仗,特别贴近咱们的生活。再有就是副司令去坑道检查时,连排烟、上厕所,还有武器粮食这些小事都问到了。
没错,有些地方显得不太真实。从第一集起,用航拍看战场,炸弹爆炸的效果都挺假的,特效太明显了。但这得理解一下,毕竟《上甘岭》是电视剧,不是电影嘛。
另外,《上甘岭》这部电影很有内涵,能让人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不只浮于表面。
电视剧把战场上战士们流血牺牲的原因讲明白了。
《上甘岭》这个故事有两条线,一边是激烈的战场,一边是紧张的谈判。谈判顺利就不用打仗,但战场上赢了,谈判时才更有底气。虽然觉得冯绍峰在里面画素描有点多余,但电视剧确实把这事儿说清楚了。
这电视剧说明了,打胜仗主要靠的还是人。
联合国军俩小时打的炮弹,可能比十五军所有炮弹加起来都多。他们有坦克、机械化部队,还有福特车和飞机不断轰炸、侦查,但为啥最后我们赢了?电视剧里都讲清楚了。我们的战士争着上战场,美军战士却想着回家;我们的将军操心战事,还担心战士吃不饱;美军的将军呢,就抽着雪茄喝咖啡。《上甘岭》这片子剪得真好。
这其实就回答了文章标题的问题,为啥拍抗美援朝老找香港导演呢?《长津湖》有徐克和林超贤,新的《上甘岭》又是刘伟强。看这些作品的质量,香港导演,确实挺给力。
来,说个时间跨度挺长的小道消息。
刘伟强到底有多厉害?这些年他到处奔波,接的都是些难啃的骨头活儿。
很多人应该都清楚,《长津湖》和《上甘岭》这些大片,都是讲大历史大革命的,一般不是片方自己想拍,而是因为有任务才拍的。
徐克、刘伟强、林超贤、邱礼涛这些香港大导演,经过多年打磨,都是电影圈里的佼佼者。虽说现在内地电影在设备和技术上比香港强多了,但香港导演的能力和经验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赶上的。他们拍片速度快,效率高,质量还稳,经常能拍出超值的效果。
所以拍《长津湖》时,就选了快70岁的徐克。但拍摄中出了问题,停了。本来要拍的刘伟强又因为忙《中国医生》没法干,最后就拉了陈凯歌、徐克和林超贤一起来导。
为啥《长津湖》和《中国医生》都找刘伟强呢?还不是因为他厉害,短时间内就能搞定调研、拍摄,像《中国机长》那样快速上映,票房和口碑都挺好。再加上《中国医生》,他一次次地用作品说话,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该来的躲不掉,虽然错过了《长津湖》,但这次《上甘岭》来了,刘伟强又没让大家失望。还没看的赶紧去看,保证值回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