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能熬死苏联!同理也能打败中国?李显龙说了句实在话,很中肯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4-12 14:58:33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了全球老大,地位看起来稳如泰山。可这些年中国的崛起让美国坐不住了,把中国当成头号对手,各种招数都使上了,想遏制中国的发展。

有人就说了,美国当年能熬死苏联,现在照样能收拾中国。

可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却泼了盆冷水,他直截了当地说,中国不是苏联,美国的老套路在中国这儿行不通。

中美关系到底咋回事?美国真能复制冷战那套打法吗?

«——【·美国怎么逼垮苏联的·】——»

苏联的轰然崩塌绝非偶然,背后是美国长达数十年处心积虑的谋划。

冷战伊始,美国便凭借马歇尔计划,迅速扶起西欧经济,让资本主义阵营紧密抱团,从四面八方对苏联形成铁桶般的包围之势。

而苏联主导的经互会一头扎进重工业,对轻工业和农业不管不顾。

苏联的商店里,货架空空如也,民众为了抢购面包,排起了长队。这些问题在民众心中积攒着不满与愤怒。

与此同时,美国更是把苏联拖入了一场其根本无力承受的军备竞赛。

苏联被迫将超过GDP25%的资金投入国防,核武器研发、太空竞赛,以及在全球各地兴建军事基地,这些开销如同无底洞,不断吞噬着本就脆弱的苏联经济。

苏联为了不落人后,倾尽财力,最终让克里姆林宫的财政濒临崩溃。而苏联经济过度依赖能源出口,这成了它的致命弱点。

1980 年代中期,国际油价从每桶 30 美元,如坐过山车般暴跌至 10 美元,苏联的外汇收入瞬间大幅缩水,财政链条就此断裂。

在政治层面,勃列日涅夫时代体制僵化,戈尔巴乔夫的 “新思维” 改革不仅未能挽救危局,反而加剧了民族矛盾,引发政治动荡,各加盟共和国纷纷萌生去意。

1991 年,苏联在内外交困中走向解体。

美国这一系列手段狠辣至极,它深知战争并非最优解,于是巧用经济封锁、军备竞赛和意识形态渗透,如同收紧绞索一般,一点点绞杀苏联。

«——【·中国跟苏联比如何·】——»

中国与苏联,虽都曾站在世界舞台的重要位置,却有着本质性的天壤之别,尤其体现在面对美国战略围堵时的截然不同。

苏联深陷封闭计划经济的泥沼,而中国自 1978 年改革开放那刻起,便果断敞开国门,热情拥抱全球化浪潮,一路拼搏,成功将自身打造成全球瞩目的 “世界工厂”。

2024 年,中国 GDP 强势突破 134.9 万亿元,从便捷的智能手机,到风驰电掣的高铁,从星罗棋布的 5G 基站,再到蓬勃发展的新能源车,产业链既深且广。

科技领域更是将二者差距彻底拉开,苏联后期,连一台能拿得出手的电视机都难以制造,衰败之态尽显。

军事层面,苏联曾经引以为傲的钢铁洪流,在现代战争格局下早已过时。中国却凭借 1.45 万亿元国防预算,精心打造出强大区域拒止能力。

东风导弹、歼 - 20、福建舰航母,都让美国在亚太地区不敢肆意妄为、轻举妄动。

在国家治理上,苏联对加盟共和国强硬管控,中国则借助民族区域自治与精准扶贫政策,将 56 个民族紧紧凝聚成命运共同体,8.5 亿人成功脱贫的伟大奇迹,比任何空洞的意识形态宣传都更具说服力与震撼力。

当美国还妄图照搬对付苏联的老一套来对付中国时,它会惊觉,眼前是一个产业链完备、市场庞大无垠、社会稳定和谐的超级经济体,注定要在错误的战略抉择中碰得鼻青脸肿。

«——【·李显龙怎么看·】——»

2021 年,李显龙在阿斯彭安全论坛上的发言堪称一针见血:“中国不会消失,这不是苏联。”

这位深谙东西方博弈的政治家清楚,美国对中国的误判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

苏联因封闭僵化的体制走向覆灭,而中国则巧妙融合资本主义市场效率与社会主义调控能力,形成独一无二的强大竞争力。

美国妄图用技术封锁华为来阻碍中国科技进步,可结果却是,中国芯片自主研发进程被进一步加速,华为在困境中砥砺前行,愈发强大。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本想打压中国商品出口,却未曾料到,东盟、非洲和拉美等广阔市场早已向中国企业热情敞开大门,让美国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李显龙还特别指出,美国看似稳固的盟友体系如今已千疮百孔。欧洲车企为保住庞大的中国市场,公然反对欧盟对华制裁;韩国半导体企业为了利益,偷偷维持对华供货。

这种 “政冷经热” 的景象,与当年西方齐心协力围剿苏联的情形形成鲜明反差。

中国拥有 14 亿人口的统一大市场,社会稳定和谐,高效推动脱贫攻坚、构建高铁网络,治理效能举世瞩目。

反观美国,仅有3.35亿人口,社会却深陷分裂,所谓的“民主灯塔”在现实面前黯然失色。

李显龙的话语背后,暗藏深意:这场较量,从一开始便没有赢家。

«——【·中美关系未来·】——»

特朗普第一任期加征的3600亿美元关税尚未取消,拜登后又祭出半导体设备禁运和投资限制,如今特朗普“二进宫”再发起的对等关税大棒。

美国妄图凭借这些手段,强压中国低头。然而,其所谓的 “杀招” 正遭遇反噬。

2023 年,中国对美出口虽有所下降,但幅度仅为 8%,与此同时,对东盟、俄罗斯、中东等地的贸易额却暴涨 20% 以上。

全球供应链展现出的强大韧性,远超华盛顿那些政客的狭隘预期。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芯片企业竟有三分之一的营收依赖中国市场。

英伟达为绕过禁令,甚至专门定制 “阉割版” AI 芯片供应中国,资本的逐利天性,无情地戳穿了美国 的“脱钩” 闹剧。

可美国两党,却深陷对华强硬的恶性竞争泥沼无法自拔。他们似乎忘了,中国既不是俄罗斯,也绝非当年的苏联。

中国经济规模庞大,是苏联鼎盛时期的四倍之多,且拥有全球最为完整的工业门类。在稀土、光伏、锂电池等关键领域,中国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

中美两国正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起跑线上,谁能率先构建起完善的生态系统,谁就能抢占下一代技术的制高点。

尽管中美之间竞争激烈,但理性的声音从未消散。

两国科学家在 CRISPR 基因编辑领域携手合作发表论文,特斯拉上海工厂贡献全球半数产能,第28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美共同推动减排协议。

这些都表明,世界需要两国摒弃偏见,找到和平共存、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而非一味地对抗、冲突。

参考资料

0 阅读:16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