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大地上,有一种神奇的植物享有“蔬菜之鱼”的美誉,它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青睐。
这种植物,就是我们今天这篇图文的主角——马齿苋。它不仅被誉为“长寿菜”和“长命菜”,还被称为“五行菜”和“不死草”,更有着“蔬菜之鱼”的美誉。
图片01~02):人工栽培的马齿苋


那么,马齿苋为何拥有这些美称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寻马齿苋背后的故事。
本期图文,清江鹤将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继续关注和聊聊关于野生杂草,药食两用的马齿苋的相关话题,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马齿苋在民间称为“长寿菜”和“长命菜”:马齿苋被称为“长寿菜”和“长命菜”,与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密不可分。
首先马齿苋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脂肪酸,矿物质,多糖,萜类化合物等,这些营养成分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图片03~04):马齿苋茎叶


其次,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痢等功效,能够有效治疗多种疾病,如痢疾、肠炎等。关于马齿苋的药用价值在《神农本草经》,《本草拾遗》,《本草纲目》等药用专籍典藏之中都有记载。
在古代,人们发现食用马齿苋能够滋补身体,延长寿命,因此将其称为“长寿菜”和“长命菜”。这或许就是源于马齿苋独特的养生功效而命其名。
王磐在《野菜谱》中说马齿苋“入夏可采,沸汤热煮,曝干冬食。”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也说:“(马齿苋)人多采苗煮晒为蔬”。看来古人们也很青睐这个马齿苋,只不过他们都是将马齿苋煮熟了才吃,未见凉拌。马齿苋入蔬入药由来已久。
图片05~06):人工专业种植出来的马齿苋


在《救荒本草》之中,人们为了便于识别和记忆马齿苋的生物学特征,是这样总结“马齿苋”的:“(马齿苋)叶青,梗赤,花黄,根白,籽黑”。
基于《救荒本草》中的精典总结,马齿苋被称为“五行菜”,是因为马齿苋在外观生物学特征上具有救荒本草中的5个要点: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而且五种颜色分别对应“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
在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传统之中,五行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而马齿苋正好具备了这五种颜色,因此被称为“五行菜”。这也体现了古人对马齿苋的赞赏和喜爱。
图片07~08):人工专业种植马齿苋


最初的马齿苋“不死草”源于一个传奇故事。
相传在上古时代,天上有10个太阳。每当他们一并出来的时候,地球上的温度就会急剧升温,致地表上人们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各种作物瞬间就被烤焦了。
老百姓苦不堪言,又无办法“对付"。后来有一个神箭射手,名字叫后羿。为了不负众望,用弓箭射掉了天上9个太阳。在射最后一个太阳的时候,它躲在了一株马齿苋植株下而免遭被射。
为了感恩答谢这株马齿苋的“救命之恩”,太阳神就赋予了马齿苋具备抗“炎热曝晒”的“神功”,这样马齿苋就不怕猛烈的太阳辐射了。
图片09~10):鲜采的马齿苋


其实,马齿苋不怕太阳爆晒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它的叶片“很厚”光滑,表皮有蜡质层,可以抑制叶片蒸腾,减少叶表水分蒸发量。再则,马齿苋叶片的贮水量很大,在马齿苋遭遇极端高温时,贮存的水分可以“反哺”植株,致地上植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不会缺乏而出现枯萎死棵。这样马齿苋就度过了严重的干旱时期。所以人们就称马齿苋为“晒不死”杂草。
事实上,马齿苋顽强的生命力表现,还在于它极强的繁殖能力。只要有一点根须没有被消灭,遇到土壤就能扎根再生。
比如,乡农们在锄草的时候会发现,马齿苋常常与各种杂草丛生并伴而行。愈是杂草较多的地方,马齿苋生长发育愈健壮。
图片11~12):外观颜值极高的马齿苋


人们在锄马齿苋杂草的时候,常将它从泥地中挖出来,置于太阳底下曝晒,为的是不让它与作物争光争肥争水,让它在炙热的太阳辐射下“失水”而枯萎死棵。
但是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马齿苋在一场大雨之后,仍能扎根下去,长出些新鲜嫩叶来,全株“复活”了。
这种顽强的生命力让人们惊叹不已,因此将马齿苋称为“不死草”或“晒不死”草。实际上就是农田中的一款恶性杂草,在干旱或贫瘠的土地上,马齿苋也能生长茂盛,为人们提供食物和药物。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图片13~14):采收上市的马齿苋植株


马齿苋被称为“蔬菜之鱼”,是因为在其质体内含有一种通常只存在于鱼类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且这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居于绿叶蔬菜之首。
在药用功效上,这种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显著改善人体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动脉硬化。因此,马齿苋在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上与鱼类相媲美,被誉为“蔬菜之鱼”。
文人墨客眼中的马齿苋(长寿菜)故事:在民间流传着许多与马齿苋有关的文人墨客故事。
图片15~16):马齿苋的人工采收


相传在古代,有一年夏秋之际,北方农村久旱无雨,疫痢流行,百姓饥病交加。这时,人们发现田埂路边的马齿苋仍然茂盛地生长着。于是,人们采集了马齿苋充饥,并发现它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治疗拉肚子等疾病。这个好消息迅速传开,马齿苋因此成为了人们的救命恩人。为了感谢马齿苋的救命之恩,人们将马齿苋“尊称”为“长命菜”和“长寿菜”。把马齿苋杂草从“草”变成了“菜”,这在众多的中药材素材之中,为数不多,马齿苋成了其中一员。
苏东坡在他的《养生膳》中说的“长寿包子”就是用马齿苋和韮菜入馅做的包子。
汪曾祺也在他的《人间草木》中分享吃马齿苋包子的情景。文中说他的祖母,在夏天把采摘来肥嫩的马齿苋晾干,过年的时候作馅包包子吃,蘸香油挺香的。
图片17~18):野生的马齿苋植株


李豫章也在他的《酸甜马齿苋》中说他买马齿苋的“利 落”:““一篮绿汪汪的马齿苋,就那么生动水灵地躺在农资市场的菜架上,似乎与我有缘。我漫不经心地从它面前经过,只看了一眼,就发现,这不就是我儿时常吃的马齿苋吗?不容多讨价还价,也不用问价钱,三下五除二就直接买下””。
不过,由于马齿苋植体中富含有草酸,多食或长期食用,会使草酸与人身体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草酸钙沉淀物”,进而导致人“肾结石”,所以尽管马齿苋好吃,但也不宜“贪”多贪吃哟!省着点儿吃哈。
图片19~20):野外采摘的马齿苋


总之,马齿苋(蔬菜之鱼)以其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尊敬。它不仅是自然界的馈赠更是人间的瑰宝。让我们珍惜这份来自大自然的礼物,让马齿苋的神奇功效继续造福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