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范真
英文名:Fan Chun
國 籍:加拿大
民 族:漢族
祖 籍:廣東大埔
職 業:藝術家、畫家
學 歷:香港中文大學西方藝術系
香港大一藝術設計學院藝術系
范真出生於中國廣東省,成長在香港。其藝術創作啟蒙於西方現代抽象表現主義大師馬克、羅斯科 Mark Rothko,及日本Soto佛學兼禪畫大師弟子丸泰仙TaisenDeshimaru。師從港澳當代名畫家黃配江,學習東西方各式各樣的繪畫技法,包括油畫、水彩、水墨、炭筆、書法等。其作品的特色是通過現場寫生來表現人間的真善美,同時以獨特手法和見解演繹東方"色空世界"的意境。
作品特點:演繹東方"色空世界"的意境。
《天地初開》材質:油畫 尺寸:91×100cm
《天地初開》畫於二十一世紀初。描述了天地初開離別混沌的時刻。太陽逐漸膨脹消退黑暗,生命江河涓流不息,陸地青草盈盈。雷鳴閃電,晝夜交替,孕育出希望的潘朵拉之花。
《楓葉淚》材質:油畫 尺寸:91.5×101.5cm
相比其他藝術家,范真的畫作是以寫生為主,觸景生情輔以陶鎔鼓鑄。所謂觸景,生情,以我情融你意。與觀賞者互動心靈。
《楓葉淚》就是此類風格的典範作品,完成於加拿大遊學期間。時值初秋,身處異國他鄉,不見故鄉茅舍疏籬,只有楓葉飄飄寒風凜冽。感懷身世,嘆樹高千丈終將落葉歸根,故國舊交今何在?化作思鄉淚點點。
——異國楓情故鄉淚
《曼陀羅的世界》材質:油畫 尺寸:91.5×101.5cm
曼陀羅又名醉心花,多為白色,香味極濃卻伴隨毒性,可使人產生幻覺。
“鳳兮鳳兮歸故鄉,翺遊四海求其凰。”一首司馬相如的《鳳求凰》盡顯世間為情所困苦的心。
你會被畫作中這狂野大膽的筆觸所驚動,就如步入情網中的人,一旦陷入曼陀羅花海,就沈浸在它的美與毒之中,清醒地身陷囹圄,再無所畏懼。
人物概述
「意識流派」畫家范真的「色空」世界
大凡藝術大師,都有不凡的身世或經歷,范真亦是如此。從成長地香港到發展地美加澳。歷盡滄桑,參透人間冷暖,未失童真。他從不在別人面前談論自己,身上散發著一股神秘氣質。但只需交談片刻,便可感到與很多偉大藝術家相似——他既活在現實中,又活在自己的世界裏。
在藝術創作領域,范真受啟蒙於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大師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和日本Soto佛學兼禪畫大師弟子丸泰仙TaisenDeshimaru。他博採眾長又特立獨行,以各種變化多端的繪畫技法融合深入骨髓的表現主義精神,創立名聞海外的「意識流畫派」。
豐富的人間閱歷和良好的經濟基礎給了他深思熟慮的時間和空間。不為賣錢而創作的,才有資格是真正的藝術品。“我的畫作將在五百年後,仍要感動觀眾。”
水中瑰寶系列
材質:水墨 尺寸:50×70cm
材質:水墨 尺寸:50×98cm
材質:水墨 尺寸:50×38cm
材質:彩墨 尺寸:49×81cm
材質:彩墨 尺寸:49×81cm
材質:彩墨 尺寸:49×81cm
結合文字與繪畫,范真創作了一系列新作品-水中瑰寶。完美將東方文字與西方繪畫技巧結合,向觀賞者展示一個靈動清澈的畫面。
典型的意識流作品,眼前事物經畫者意識轉化和重現,脫離形象框架,進入開放的世界,與觀賞者進行精神交流,在這裡,你可以完全自由地幻想。
遠洋海水清澈見底,隨風漾起層層水波,心如水底石,微微顫動,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重要的瑰寶,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材質:炭筆 尺寸:44.25×61.5cm
材質:炭筆 尺寸:31×61.5cm
材質:炭筆 尺寸:44.25×61.5cm
材質:炭筆 尺寸:31.5×40.5cm
《花聚》材質:蛋彩 尺寸:56×77 cm
《少艾》材質:蛋彩 尺寸:24.5×33 cm
材質:彩墨 尺寸:105×30cm
材質:彩墨 尺寸:105×30cm
宏微兩觀相交融合,技法為重盧火純青。萬物之喜怒哀樂,月亮之陰晴圓缺。恆古至今未曾改變。睹物思人或是借景抒情更說明兩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材質:油彩 尺寸:44×34cm
材質:油彩 尺寸:70×54cm
畫作乃靜止之物,然意識如流水般隨勢轉動。范真並不是一個固執堅守繪畫本質的人,或者用「執畫筆的思考者」來形容更貼切。他認為作品是一個不受時空限制的媒介,通過它實現自己與觀賞者的心靈溝通,欣賞美感,從中得到生命啟示。
人物評價
香港當代畫家范真:修德成才,顯大師光彩
《資治通鑒·周記一》典出: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從古至今,才德兼備是衡量一個人成就的重要標準。只有德藝雙馨方能被稱之為大師。范真就是把「修德成才」作為自己長期的處世哲學和生活典範。
早期歷經坎坷,如今事業有成。他秉承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發財立品的道理。投身公益事業,以宣傳藝術文化,提高人類文明為己任。前後於中國內地出資創建河源首間民辦客家文化博物館,成立河源南開實驗學校。參與香港新亞研究所事務,推動中國傳統文化。成立慈善機構香港國際青年藝術家協會,支持年輕藝術家。出資出力,砥礪前行,不忘初心,盡顯「德藝雙馨」的道德風範。
展出地点:
1、Galerie du Génie de la Bastille(巴黎)
2、香港大會堂低座
3、.香港中央圖書館
4、香港灣仔會議展覽中心
5、香港文化中心
6、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7、香港饒宗頤文化館
8、河源鴻志中基客家文化博物館
参展项目:
1、中國國際新當代藝術作品展
2、中國國際藝術精英繪畫作品展
3、藝術百位當代藝術作品展
4、「今非昔墨」作品展
5、「藝術無枷鎖」作品展
6、《島-緘默是我們的共同語言》作品展
7、“常玉與意識流”作品展
8、「意識流 進新世界——Read my mind」作品展
(作品被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及私人收藏)
社会荣誉
1、香港新亞研究所董事局主席
2、香港青年國際藝術協會副主席
3、香港昭明藝社副社長
4、香港美術協會會員
5、河源市鴻志中基客家文化博物館館長
6、河源市南開實驗學校校董會主席兼藝術總監
7、中國房地產2015年度十大傑出誠信企業家
8、河源市房地產行業協會第三屆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