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读不懂鲁迅,还是不想用心去读

风舞黄河岸 2022-09-30 00:04:29

文/智慧大中原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鲁迅

题记

我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不会忘记。因为这句话,不仅对我们是一种鼓励,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对未来有了一种遐想,而且还对人生有了一种展望。几十年以来,这一句话一直伴随着我们一路快乐的走来,一路不断的励志,一路不断的思考。

在网上,时常看到一种说法,这就是鲁迅的文章,大量的从中学语文教材里删除。本没有太在意这样的说法,因为我没有相信这种说法。但是,看到的这种消息多了,于是我便就渐渐地相信了这件事情。但是,内心里却又是有一种极其的遗憾。

随之而来的想法,便就是对这件事情的思考。那么为什么,现在的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上的鲁迅的作品,会越来越少了呢?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毛泽东主席曾经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是: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既然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而且他还是我国第一个用白话文写作的作家。鲁迅作为中国文化界如此重要的一个人物,为什么他的文章不能继续保留在教材中呢?

鲁迅先生的文章,其实就是一种爱国的精神。鲁迅先生当初之所以要弃医从文,根本的原因是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文字,去唤醒我们国人的意识。他以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斗争方式,在我们国人的后背猛击一掌,让我们国人学会站着做人。他的“猛击一掌”,对我国的国人和社会,以及社会思想和文化的发展,都是具有重大的影响。

鲁迅先生的影响力,不仅仅只是在国内,他在世界的文坛上,也是具有着相当的地位。尤其是他对韩国和日本的文化领域,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和地位。鲁迅先生也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据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先生以笔代戈,奋笔疾书,他的一生始终都是在战斗,所以他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可以说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很多地方的中小学课本中的鲁迅作品被大量删除了。据网络上的信息,取代鲁迅作品的是一些外国文化所虚构的作品。比如《爱迪生救妈妈》等等。究其删除鲁迅先生的文章的根本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是说,鲁迅先生的作品,文言文和白话文交替使用,作品隐晦性强生涩难懂,需要具有相当的理解力,才能够明白文章中的意思。

学生以学为主,懂了,还需要学习吗?还是学生吗?现在的这些孩子们,理解能力和懂得的知识,不比他们的父辈懂的多和了解的多,也聪明的多。怎么到了学习鲁迅的文章,这些家长眼里的骄傲和聪明的孩子,理解力怎么就差了呢?这是不是一种矫情?错失了文化精髓的学习,大家不觉得遗憾吗?或者还是有其他的目的呢?

第二个是说,时代变迁,有些作品已不合时宜。鲁迅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背景,弃医从文是为了唤醒那个年代的国人,所以文笔犀利。今天的学生,如果过多接触鲁迅作品,如果不能完全理解,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三观。

真是这样的吗?时代背景,不就是历史吗?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些客观存在的作品,总比国外的一些东西,更能启发智慧和理解能力,以及帮助学生们树立起积极而正确的三观,鲁迅先生的作品,要比西方的文学作品会更好吧。

因为某些人的思想觉悟和意识形态的错误与狭隘,才会产生一种对鲁迅的作品的误解,或者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其实减少鲁迅的作品,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是在害怕什么?还是对这种针砭时弊的文章,有一种恐慌性的抵触。其实,我个人觉得,鲁迅的文章,恰恰就是能够给人一种智慧的作品,是一种帮助人们入世的启蒙!

有人说,这是舆论和网络的影响。这种针砭时弊的文章,所受到了的一种影响。也有人说这是本末的倒置,因为,鲁迅的文章,不一定就适合中小学生。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很多很大,各有各的一种说辞。

我对鲁迅先生文章的认识,是在中学时的一篇《一件小事》,认真仔细地听到语文老师的讲解后,便就开始产生了兴趣和想要进一步学习鲁迅文章的写作方法了。

我觉得鲁迅的作品,就是一种培养入世的教材。所以,这是一种需要中小学生认真阅读和学习与理解的重要的文化作品。因为,这才是精髓教育。我们的中小学生,如果不来阅读这一类的文章,而是只去阅读现在的一帮精英们所推荐的一些文章,那么我们的中小学生只会越来越加引号的精英化。而这,也许恰是“虚”和“伪”的本末倒置。

鲁迅的文字,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能够让人有一种越读越有力量的感觉。而且还能够让力量在逐渐积累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知识和学习,也会有一种递增的效果。这就是启蒙,或者是启航了心智,以及对新时代的社会,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和珍惜。

前面已经提到过,鲁迅先生的作品,能够让新的一代,对曾经的历史,有一种形象和客观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还会对所谓的某些人眼里的那一段民国历史,同样也会有一种客观而深刻的认识和觉醒,更会有一种觉醒后的精神觉悟。

鲁迅先生的作品,不但能够在语言的表达上,在语法和语句的选择和利用的手法上,甚至是在思想意识的描述上,都能够让人们和中小学生受到学习和意识上的启迪。尤其是在意识形态上,增强了一种时代的责任感。以及对思想觉悟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从学习和教育上得到一种自信和鼓励,更是一种智慧的指导。

因为鲁迅先生的作品,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文字上,承载了一定的思想性。鲁迅先生的作品,是让大家能够学会认真思考,让大家懂得批判的力量,给人在思想上觉醒!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鲁迅先生,对国人的思想解放和民智开启都有着巨大的功绩。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其作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这也是他能够成为近代中国文学史的标杆人物之一的重要因素。曾经很多的人,包括一些作家,都是从小就读和背诵鲁迅的作品,并努力学习和模仿,可见鲁迅对国人的影响有多深。

结语

如果说,现在的中小学生,都不懂鲁迅,不能理解鲁迅的文章;如果是,现在的学生不懂得思考,或者说深层次的文字,不适合中小学生。那么我们曾经的人,没有多少文化的时候可以去学习,那现在的人为什么就不能学习了呢?

如果说,现在的学生看不懂鲁迅的作品,现在的老师本身就读不懂鲁迅的作品,而这只能说明老师的水平很低,低水平的老师,怎么可能教会他的学生呢!我个人认为,上面的这些如果,其实都只是一种借口。任何一部好的作品,都需要用心去体会,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说鲁迅的作品,读懂和都不懂,其实都是一颗心的问题。

有人说,现在能够真正读懂鲁迅的人,已经不多了。那么,你说的这个真正的读懂,却是让人有了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了。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在《不应该被遗忘的鲁迅》中,对鲁迅的评价是“第一,他是原创性的,第二是源泉性的”,如果没有先生,中国文化未免太单调,新文化运动更少了一位真正的旗手。

以上内容,仅仅就是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一定有许多不到和错误的之处,毕竟是个人的一家之言,水平有限难以概全,谨望各位看官多多批评指正,也希望大家多多留言讨论!

本文由 智慧大中原原创首发 感谢关注 欢迎分享 图片来自 网络 如有侵权 请告知立即删除(文中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

—— END ——

今日话题:你的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智慧大中原:仰望中华文化,俯首中华大地!

欢迎大家热烈参与,留言分享!

1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