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了一个女人,竟然不惜和太后翻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熟悉清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乾隆是历史上有名的多情天子,抛去白月光富察皇后不算,高晞月的原型慧贤皇贵妃,容妃、舒妃还有大名鼎鼎的令妃,这些都是曾经乾小四的“最爱”。
不仅如此,他还是个汉女集邮达人,偏爱来自江南的美人,其中怡嫔柏氏,就是乾隆早期最受宠的汉妃,也是开头乾小四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女主。
史料上对怡嫔的家世记载不多,只说她姓柏,是江苏柏士彩之女,生母张氏,嫡母范氏,底下还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仔细点的宝子应该发现了亮点,柏姐她是庶出。
一个不在八旗内的庶出汉女,按理来说是没有资格参加选秀进宫的,那她又是通过什么途径逆天改命的呢?哎~这就要说到皇宫里的一条潜规则了。
大家都知道啊,清朝每三年一次选秀,在这期间皇帝要是想图点新鲜,一些“懂事”的地方官员,就会向朝廷进献美女。
据史料记载,乾隆四年时,江苏织造海保,曾从苏州挑选了两名女子送入皇宫,而这两位一个是今天的主角怡嫔柏氏,另一个则是后来的庆恭皇贵妃陆氏,《如懿传》中墙头草陆沐萍的历史原型。
柏姐第一次出现在清宫档案是在乾隆四年,此时她已经被封为了白贵人,乾隆在她生日时还专门给了赏赐,一同进宫的陆氏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入宫时只是个小小的常在,等到了乾隆十三年才被封为贵人。
虽说此时的柏姐超了小姐妹一大截,但此后她们的晋升之路却是天壤之别。
乾隆六年二月十三,乾隆一连册封了四位嫔妃,生下皇四子的嘉嫔晋升为嘉妃,白贵人、海贵人、和刚入宫的叶赫那拉氏,册封为嫔。
海贵人是潜邸旧人,而且生下了皇五子永琪,她升嫔无可厚非,叶赫那拉氏出生名门,是满洲正黄旗的贵女,当个嫔也是够格的。
而怡嫔一个来自民间的汉女,能在仅入宫一年后,且无子嗣的情况下晋升,全都离不开乾隆对她的宠爱。
根据访清朝鲜官员的记载,乾隆初年时,有位嫔妃特别受宠,乾隆经常带着她去圆明园郊游,崇庆皇太后也就是wuli嬛嬛,担心这样下去会耽误朝政,于是就狠狠责罚了这位妃子,谁知道乾隆一气之下竟不再和太后见面,直到太后停止对爱妃的惩罚才气消。
根据记载来看,这位让乾隆和嬛嬛闹掰的罪魁祸首,很有可能就是怡嫔,所以在这段时间,怡嫔是非常受宠的,甚至可以说是宠冠后宫。
怡嫔的一大家子也因此沾了光,乾隆七年,乾隆下旨将怡嫔一家拨入内务府镶黄旗包衣,虽然只是包衣,但好歹有编制了不是,而且在怡嫔一家从苏州迁到北京后,乾隆还给他们额外赏赐了土地和房屋。
此时怡嫔距离封妃也就临门一脚,说不准未来生个娃就能飞升,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乾隆七年之后,怡嫔竟然失宠了。
最初风光无限的怡嫔,在乾隆七年之后再也没有晋升过,她一直顶着怡嫔这个称号,直到乾隆二十二年病逝。
她死后乾隆虽然有下令辍朝两日,但随后又称不报祭、不还愿,只让大家穿素服意思意思几天,有理由怀疑渣龙只是为了找个由头休假,那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怡嫔会骤然失宠呢?
我认为有两点,第一是,乾隆曾经为了她和太后翻脸,感情上头的时候这没啥,等乾隆兴致一下去,肯定会觉得对不起太后,自然就对怡嫔不再宠爱了。第二就是喜新厌旧,乾隆十年,乾隆收了一位新人,即未来的令妃,也就渐渐对怡嫔失去了兴趣。
在怡嫔失宠后不久,她的亲妹妹小柏氏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被封为柏常在,只是她连姐姐的一半宠爱都未得到,在常在之位上待了整整四十六年,等到乾隆要退位了,才象征性的把她升为了贵人。
有人说怡嫔是如懿传中白蕊姬的原型,与其说是原型,不如是人生经历的相似,渣渣龙对于白蕊姬的宠爱,是抱着一种调教灰姑娘的成就感,满足身为男人的虚荣心,等新鲜劲过后发现她是太后的人,还不是直接给了杯毒酒。
乾隆对怡嫔又何尝不是如此,怡嫔在入宫后也许也曾期望过,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可是深处高位的帝王从来不是良人,他又能有几分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