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儿大要避母女大不避父?心理学家说出真相,为了儿女的幸福

鳄梨评育儿文化 2025-03-27 08:46:50

文|菁妈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原生家庭的印记,很多时候婚姻的不幸就是因为原生家庭没有给我们正确的指引,而原生家庭最大的指引就是儿子大了要避开母亲,女儿大了反而要多跟父亲交流,也就是我们说的儿大避母,女大不避父。

而事实上,很多家庭是反其道而行之,儿子多大了都跟妈妈非常的亲近,甚至大学回家了还跟妈妈亲亲抱抱,在家里面洗澡、上厕所的时候不关门,有时候儿子已经成年了内裤还是妈妈洗,但是女儿慢慢的长大却跟父亲越来越疏远,甚至连话都很少说。

网上就看到一个网友晒出了跟男朋友的聊天记录,男朋友回家的时候抱着妈妈拍视频,视频里面男朋友的妈妈穿着瑜伽裤紧身衣,因为经常运动,所以整个身材还是蛮好的,男朋友双手托着妈妈的屁股,头靠在妈妈的胸口,感觉特别没有边界。

万万没有想到,男朋友却不以为然,说是自己的妈妈给了200块钱贿赂自己要拍这个视频的,吵着吵着男朋友就觉得自己的女朋友占有欲太强了,自己只不过跟妈妈亲近了一点 就觉得不舒服,好像自己除了她之外,就不能跟其他的异性有身体接触。

其实无论是男孩女孩,小时候大部分是由妈妈来照顾的,妈妈在照顾男孩的过程中,如果一直没有跟孩子分离,就容易导致自己的儿子变成妈宝男。

心理学家提到:妈宝男通常是做什么决策,买房、买车、结婚都要听妈妈的,什么都是“我妈说”,甚至还会情感绑架自己的媳妇,我妈养我不容易,你以后一定要孝顺我妈。甚至婆媳吵架的时候,都会直接站在自己妈妈的身边。甚至结了婚之后,也把妈妈的需求置于在伴侣之上。

比如说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说自己准备生孩子了,而自己的婆婆却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去动手术,因为她的手术其实是可以再等几个月的,而婆婆估计是为了跟她抢夺自己丈夫的注意力,所以就偏偏在她准备生孩子的时候去动手术。

动手术就得要有人照顾,她的老公在她在医院生孩子这段时间,一下子跑到那边看他妈妈,一下子又跑这边来看她,有时候她想找人都找不到,真的是特别的恼火。有一次她都发火了说:我这边有孩子还有我啊,你不得天天待在这里。丈夫也很恼火:那我妈都动手术了,我妈也需要我啊……

所以我们说儿大要避母,怎么做到儿大避母呢?

那就是在孩子三岁之前要自己吃饭,要自己穿衣服,允许孩子弄脏衣服,允许他犯错。孩子到7岁之后就不要帮孩子洗澡了,而且进入儿子的房间,一定要先敲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妈妈更要有爸爸,爸爸要多带儿子出去玩,才能让儿子自信勇敢,更加阳光。

到了孩子12岁之后,尽量让孩子有自己的一个储蓄账户。他的钱可以自己管理,当然大笔的开支要咨询过家长,这样的孩子才能避免是妈宝男。

为什么女大不避父呢?

其实在心理学上来讲,女大不避父并不是说女孩子跟父亲太亲近,女孩子跟父亲之间是要经常的沟通,要有情感的交流,时不时带着自己的女儿出去旅游,但是过于亲密的关系是不建议的。比如说还一起洗澡,或者说是在换衣服的时候不避嫌。

所谓的女大不避父就是不要说跟父亲有隔阂,平时要多跟父亲聊天,父亲要多关心自己青春期的女儿,过年过节或者是过生日的时候给女儿买礼物,周末带女儿出去周围逛逛,去公园看看,而且要关心一下女儿的学习。

因为父亲是女儿生命中的第1个异性榜样,他的行为模式和情感表达会影响女儿对异性的认知,如果这个爸爸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一直很关心自己的女儿,一直是表扬自己的女儿长得好看,表扬自己的女儿长得漂亮,那么这个女孩子长大之后就不会被男人的一点点甜言蜜语骗走。

父亲跟母亲恩爱就能让女儿感受到原来真正的夫妻相处是这样子的,父亲在家里面做家务的话,就会让女儿知道男人做家务也是很帅的,以后她也会找一个愿意做家务的男朋友。

但如果父亲在家里面连油瓶倒了都不扶一下,那么女儿以后结婚可能也会觉得做家务那就是女人的事情,久而久之女儿在新的家庭中也会变得得非常累。

所以一个父亲跟女儿亲近,就是要做好一个榜样,让女儿懂得真正好的男人是怎么样的,才能让女儿以后能够更幸福的生活。

为什么儿大要避母,女大不避父?从心理学上讲,就是为了让女儿以后生活更幸福。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0 阅读:19
鳄梨评育儿文化

鳄梨评育儿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