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时的记忆里,腊八节就是带着烟火气的香甜。这一天,每家每户总会煮上一锅香甜扑鼻的腊八粥,一家人围桌而坐,温暖又甜蜜。
对湖州人来说,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尽管它不像春节那般隆重,但在湖州及周边一带,“腊八”一直都是人们特别重视的节日。
在腊八节,如果不喝上一碗腊八粥,那么这一年就会少很多味道。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燕京岁时记》云:“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在湖州,腊八粥的做法是取粳米、糯米,并放进赤豆、黄豆、山薯、芋艿、风菱、青菜等一起煮。因看上去杂七杂八,所以也叫“邋遢粥”。
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
一碗腊八粥,兼收并蓄,可谓粥中之王。熬时满室温暖芬芳,喝时舒舒服服、饱饱满满。
每到腊八节,湖州的很多寺庙都会有免费施粥的活动。例如,市区的法华寺、铁佛寺、慈云寺等寺庙每年都会有“腊八施粥”活动,在寒冷冬日为众多市民献上一份热气腾腾的香甜腊八粥。
一碗热粥,成为人与人之间奇妙而温暖的联结,有着最深的怀念、最浓的挚爱。
腊八前夜,全家人开始忙碌起来,淘好糯米、大米,洗净红豆、绿豆、红枣、花生等,便开始熬粥。
窗外弁山沉静安详,天地一片素净,而家中厨房的炉火映红了家人的脸庞。
熬粥很慢,还未及出锅的粥,香味已经溢满了房子的每个角落。
以爱为调味,熬煮浓浓的热粥,五谷杂粮熬出家的味道。
让这一碗热气腾腾、绵甜醇厚的腊八粥,驱散漫漫冬日的严寒,多几分心头的温暖……
今天,你喝腊八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