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在解放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各大兵团司令员,政委,或者下辖的军长们,师长们,都纷纷投入了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事业。
比如第12兵团司令员肖劲光,在革命战争胜利后,投入人民海军建设事业。第14兵团司令员刘亚楼,负责空军的建设发展。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投入装甲兵事业。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在新中国成立后,先是负责新疆的生产建设,后投入铁道兵事业。还有个别的兵团司令员,在新中国成立后,任职大军区司令。比如15兵团司令员邓华,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还有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新中国成立后,都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军区司令。
其中来自第19兵团的成员,在建国后,任职情况都非常好,成为国防建设的骨干。前面小编提到过,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在新中国成立后是镇守一方的大军区司令,前后任职差不多25年。在1980年,杨得志得到了提拔,成为总参谋长,是80年代军中建设的骨干成员。
来自第19兵团的政委罗瑞卿,在新中国成立后,任职情况也很牛掰。成为建国后首任公安部部长,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要知道,解放战场上的兵团政委,被授予大将军衔的也只有罗瑞卿一人。与此同时,罗瑞卿还担任过总参谋长,副总理,军委秘书长,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等职。
从他的任职情况来看,罗瑞卿绝对算是在建国后,发展最好的,任职最高的兵团政委。
19兵团的参谋长耿飚,在建国后的任职情况也非常牛掰。虽然没有军衔,但他可是我国唯一一位没有军衔的国防部长。同时,耿飚还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是属于军政皆能的开国将军。
第19兵团下辖的第63军军长郑维山,在建国后,担任过兰州军区司令员。下辖的第64军军长曾思玉,担任过武汉,济南两个大军区的司令员。
来自第19兵团的成员,在建国后的任职情况都很牛掰。然而,隶属第二野战军的第三兵团司令员,政委,以及军长们,在建国后的任职情况也很牛掰。
第三兵团的司令员是陈锡联,他在建国初期是担任炮兵司令员,1959年接替邓华成为沈阳军区司令员。在那段特殊时期,陈锡联平步青云,受到了重用,担任的职位很高,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巅峰时期,代替叶帅管理军委日常工作。
第三兵团的政委谢富治,是一位杰出的政工工作者。军旅生涯,先后与陈赓,陈锡联一起共事。因为能力强,所以在建国后,谢富治的任职情况也很高,担任过昆明军区的司令员,警察部队的司令兼政委,副总理兼公安大军的部长,是最先受到重用的开国上将。
第三兵团下辖的第十军杜义德,是海军副司令员,还担任过兰州军区司令员。第12军军长王近山,在革命战争年代,是第三兵团的尖刀,打仗最勇猛。但在建国后,他的任职情况,并没有像他打仗那样,一路高歌猛进。
虽然,王近山在建国后的任职情况不咋地,但他麾下的三剑客肖永银,李德生,尤太忠,在建国后的发展还是很好的。
肖永银是大军区的副司令员。李德生任职高,发展好,担任过北京军区,总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司令员,还是政治局常委,是属于正国级的领导人。
尤太忠也是一员猛将,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任职大军区司令,并且在1988年还被授予了上将军衔,绝对算是发展较好的开国少将。
总结:来自第19兵团,第三兵团的成员,在建国后的任职情况都很牛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