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盘点气候危机下各国减排措施

乐山三目智 2025-02-24 04:59:51

2025年是《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十年内却迎来了美国两次“退群”。2025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随后火速签署一系列行政令,其中包括宣布美国将再次退出《巴黎协定》。各国舆论普遍担忧美国退出该协定将给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蒙上阴影,控制全球气温上升的愿景遭遇重大挫折。三目人带您盘点近年来世界各国为减排应对气候危机所做的努力。

一是美国减排一波三折。奥巴马执政后对美国能源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采取措施减少石油依赖程度、严控温室气体排放量,最终实现能源独立与转型。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目的在于限制碳排放量,为美国的“绿色”之路奠定了基础。

特朗普反对简单地抛弃化石能源与过度地支持可再生能源,转而支持具有资源优势的煤炭、油气等传统能源产业以使其焕发生机,更快地实现美国能源主导目标,第一任期对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政策趋于保守,宣称气候变化是一场骗局,《巴黎协定》会削弱美国竞争力,导致工作岗位流失,从而损害美国经济。

拜登执政后,一口气签发多达17项行政令,除了高调官宣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外,拜登还明确提出“将气候危机置于美国外交政策与国家安全的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一揽子清洁能源发展新政。尤其是提出了“美国在2050年之前实现100%的清洁能源经济和净零排放”的气候目标,制定了一项到2035年使电力行业脱碳的计划,并计划将特朗普此前对化石能源的补贴转移到清洁能源领域。

特朗普2.0时代,对气候问题将更为消极,上任当天他还宣布美国国家能源紧急状态,加大传统能源开采,结束拜登政府“绿色新政”,撤销电动车优惠政策以“拯救美国传统汽车工业”。专家认为,与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相比,此次“退群”速度更快,同时气候形势更为严峻,全球绿色转型共识不断增强。

二是欧盟持续推动能源减排。为了强化欧盟“碳中和”的落实路径,欧盟委员会早在在2020年3月便提出《欧洲气候法》,以法律的形式将欧盟2030年减排目标和2050年“碳中和”目标敲定。欧盟以2030年减排目标为纲,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目标从32.5%升至40%,2030年初级能源消费和最终能源消费效率应分别提升36%和39%等目标。欧盟进一步扩大“排放交易体系”(ETS)对碳排放的成本限制能力,推出“碳边界调整机制”,即建立一个以碳排放对进口商品监测及收取关税的严密体系,要求外国进口商按照欧盟排放价格购买碳数字证书来缴纳“碳税”。

其中,德国制定及发布了“德国适应气候变化战略”“适应行动计划”、《气候保护规划2050》等一系列国家长期减排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通过《联邦气候立法》《可再生能源法》《国家氢能战略》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增强约束力,进而再落实具体行动计划,制定了《气候行动计划2030》,对每个产业部门的具体行动措施做了明确的规定。法国推出国家低碳战略,要求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减量目标,从原来比1990年减少75%,改为“碳中和”目标,主要措施包括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通过规范引导,对高能耗住房建筑进行渐进式强制性的温室气体减排改造;通过引入国家低碳战略和“绿色预算”制度,监督和评估气候政策的具体落实等。

三是日本推行绿色发展战略。早在2020年,日本政府便出台了以产业绿色发展为宗旨的《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绿色成长战略》,勾勒了绿色发展产业体系的框架。日本计划至2030年总体上碳排放比2018年减少25%,即从2018年的10.6亿吨降至9.3亿吨;2050年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相等,达到净零碳排放,即实现碳中和;能源结构方面,日本政府提出,至2050年光伏、风力、水力、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总发电量中占比达50%~60%,氢能和氨燃料发电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达到10%,原子能与二氧化碳可回收的火力发电占比达30%~40%。日本提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计划充分开发利用日本的海洋风力资源,将海上风电产业和储能电池产业作为战略性成长产业的重中之重,同时将最大限度地采用氢能发电,降低氢能成本,并采用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的氨作为燃料发电,发展氨燃料产业等。

四是中国积极履行减碳责任。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等要求。中国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是全国重要的发展性指导纲要文件,指明了国家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当前,中国减排措施效果显著,为增绿固碳、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发挥了显著作用。

202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216吉瓦,占全球总量51%。2023年,中国新增陆上风电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66%,新增海上风电占全球总量65%。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949万辆,占全球总量64%。2023年,中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6.4%,十年来提高了10.9%,煤炭消费比重累计下降12.1%。从风电、光伏到核电、氢能,清洁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不断壮大,与此同时,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2024年,世界经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一年,全球多地出现高温热浪、严重干旱、致命洪灾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气候变化挑战严峻性再次凸显。分析认为,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推动能源转型、减少碳排放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各国应摒弃零和思维和政治偏见,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清洁美丽的地球家园。

0 阅读:0
乐山三目智

乐山三目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