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朗普与普京通话的曝光,以及“慕安会”上美方官员的不当言论,基本可以确认,美俄将主导乌克兰停战谈判,而将欧洲和中国排除在外。这一举动引发了外界关于中国被“边缘化”,甚至特朗普欲“联俄抗中”的热议。若真如此,中国是否有“联欧抗美”的可能呢?
特朗普与普京通话后,美国副总统和乌克兰问题特使相继向欧盟和全世界“通报”了推动乌克兰停战的形式。他们明确表示,欧洲国家将不会参与停战谈判,但欧洲的利益会被纳入考虑范围。这意味着,结束乌克兰战争的谈判将由美国独自与俄罗斯进行。
美国务卿鲁比奥致电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重申特朗普致力于结束这场战争,并提到要消除拜登政府给俄罗斯设置的“单边壁垒”。此后不久,美方透露特朗普将派出高级代表团前往沙特,与俄罗斯官员展开谈判,为特朗普与普京在沙特的会晤做准备。
俄方对此也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双方商定保持沟通渠道,以解决俄美关系中积累的问题,并消除拜登政府对此前可互惠互利的经贸投资合作所实施的单边壁垒。双方承诺共同努力,恢复“相互尊重的国家间对话”,并为俄美领导人峰会做筹备工作。俄方甚至透露,普京已邀请特朗普访问莫斯科,讨论双方感兴趣的问题,包括如何解决乌克兰问题。
此前,人们一直认为特朗普只是为了暂时冻结战争而推动停战。但现在看来,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内容远不止于此。他们不仅谈到了俄美关系中积累的问题,还提到了消除对俄制裁、讨论双方感兴趣的问题,甚至涉及巴勒斯坦局势以及中东和其他地区局势的合作。
仅“消除拜登政府对此前可互惠互利的经贸投资合作所实施的单边壁垒”这一句,就明确指向了对俄的制裁问题。这显然不是简单的冻结战争,而是欲全面恢复美俄关系。难怪俄方对推动乌克兰停战问题的态度从谨慎转为乐观,再到现在积极响应。
如果特朗普真的能给俄送上如此大礼,普京自然会给予更多回报。毕竟,这三年来的战争和制裁消耗,以及与美国的敌对关系,确实让俄罗斯有些吃不消。如果战争持续下去,即使击垮了乌克兰,俄罗斯也会元气大伤,普京这20年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
而对于美国来说,最大的回报就是“疏远”中国这个头号对手。他们自然不会考虑中国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的利益,甚至有可能形成“联俄抗中”的局面。特朗普拒绝欧洲介入停战谈判,并发出要进行中美俄“三方峰会”的信号,无疑是在暗示他欲恢复中美俄三国演义的时代,并准备联俄应对中国。
特朗普之所以把乌克兰停战作为第一要务,原因有多方面:一是减少战争的牵制和消耗;二是攫取乌克兰资源,收割战争红利;三是施压欧洲接受美国优先;四是担心乌克兰坚持不下去而投降,导致俄占领的土地越多,谈判的筹码越少;五是离间中俄关系,甚至欲联俄抗中。
对于俄罗斯来说,及时停战减少消耗、或许还能解除制裁、使占领的乌土地合法化、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转移美国斗争的矛头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其中,中国因素也占据了重要地位。中美俄是世界三个大国,虽然冷战已经结束多年,但世界局势依然延续着中美俄三方势力角逐的局面。
尽管俄罗斯在经济上影响力有限,但其强大的军力特别是核威慑力决定了其对世界的影响力是他国不可替代的。在乌克兰战争之前,中俄的合作关系并不那么顺利。俄罗斯一方面对中俄经贸合作有担心,另一方面在能源问题上一直想拿捏中国。至少在联手抵制美国霸权问题上,俄罗斯一直是犹豫不决的。
然而,拜登政府强力拱火乌克兰战争后,俄罗斯不得不加强与中国的全方位合作。一是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二是为了通过全方位的合作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行。尽管如此,作为世界性大国,特别是有恢复帝国野心的普京来说,肯定不希望在中俄合作中处于被动局面。
在世界变革时代,中美展开重构世界秩序的大国竞争时,显然是在弱化俄罗斯的地位。而此时俄罗斯与美国打起了代理人战争,受益的自然是中国。俄罗斯也肯定会认为自己成了中国的挡箭牌。因此,俄罗斯必然会寻找一切机会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而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并把推动乌克兰停战作为首要大事来办,无疑为俄罗斯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机会。
尽管特朗普是商人总统,采取重商主义政策,更注重获取经济利益。但中国近年来的实力提高太快,特别是在高科技与军工制造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意味着与中国打贸易战将更无胜算。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战略伙伴,这对美国来说更加不利。因此,拆分中俄合作的良好大局,或与俄罗斯联手,才能占据战略较量的主动地位。
特朗普与普京原本就关系非常好,当初也曾倾向于基辛格博士提议的“联俄抗中”策略。为了打造“特普友谊之船”,美国民主党还给他扣上了“通俄门”的罪名并进行了弹劾。如今,以推动乌克兰停战之名重拾特普友谊,也在情理之中。
特朗普一开始忽悠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好,并忽悠中国在停战问题上将起到关键作用。这显然是希望中国对俄罗斯施压,但中国并没有理会。如果中国真的对俄罗斯施压或有疏远之意,恐怕双方关系早就出现问题了。
当一年前特朗普为大选造势时首提若当选后会在24小时之内结束战争后,中方在去年3月份的慕安会上就突然表示:乌克兰危机政治谈判的条件尚不成熟。
而在特朗普就职后的1月26日的一次安理会上的中美交锋中,耿爽回怼美代表时突然冒出了一句:“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了军事支持,战场的局势早已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这不仅代表了中国的自信,更是对美俄发出的一种强烈的“提示音”。
这一系列言行都表明了中国对未来可能的局势有了自己的预判,并已经做好了应对之策。这一次,特朗普在事先没知会欧洲的情况下就突然与普京通了电话。特别是在慕安会上,万斯公开指责欧洲的问题不是俄罗斯,而是欧洲“放弃了一些最基本的价值观,即与美国共同的价值观”。
什么是共同的价值观?对于美国来说,最重要的共同价值观就是服从于美国的全球称霸战略。他们针对的是欧洲总强调战略独立,甚至于把此次慕安会的主基调之一就定位于建立多极世界格局。
而紧接着,特使凯洛格就明确表示:欧洲不会介入停战谈判,但美国会考虑欧洲的建议。正因为如此,这一次慕安会实际上开成了欧洲对美国的批判会。
对于欧洲来说,把自己排除在停战谈判之外是不可接受的。一是之前的付出白费;二是无法面对一个强势的俄罗斯;三是无法获取在乌克兰的利益;四是放任美国无理,等于是默认美国第一。
除了在乌克兰停战问题上激怒了欧洲之外,钢铝关税和对等关税问题也让美欧关系撕裂呈现了严重的不可逆状态。欧洲誓言不接受并要反制美国的关税战。尽管中欧存在着各种分歧和矛盾,但在维护多边主义、建立多极世界格局和反对美国关税战的问题上却是一致的。
特朗普显然是在牺牲欧洲的利益,更想迫使欧洲接受美国第一。尽管欧洲政客们非常恐惧于美国的霸权淫威,但这一次美国却严重伤害了欧洲的利益,让欧洲想妥协也难。
如果欧洲要想不使自己在乌克兰问题上被边缘化,以自身的力量是肯定不行的。联合中国强势介入是唯一的出路。而要想使特朗普在关税战问题上收回成命或知难而退,也只能联合中国进行集体反制。一旦关税战打起,与中国加强合作是减少伤害的最佳选择。
因此,目前中欧存在合作的前提条件或者说是共同利益。至少在乌克兰停战问题上与中国联手是有益的。也正因为如此,中方在慕安会期间不仅会晤了乌克兰外长,还与欧洲大国、北约和欧盟的政要进行了积极的会晤。而在此前,中国与巴西也已经讨论了启动乌克兰“和平小组”介入停战进程的可能性。
那么,现在就看欧洲做何选择了。是慑于美国的淫威而甘心牺牲自己的利益?还是奋起反抗维护自己的利益?是独立成极?还是永久地成为美国的小弟?至少一些欧洲大国会选择与中国的合作。
当然,前面谈到的这些还只是推测。也不排除特朗普在为普京制造梦想而忽悠他,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俄罗斯吃亏。毕竟,特朗普是一个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的人。而普京也不是傻子,他也应该清楚美国人永远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也永远不会接受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重要的是,中俄的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合作才是俄罗斯最佳的选择。这就要看普京做何选择了。此外,乌克兰危机牵涉的利益方太多,局势也太复杂。拱火战争容易,想停火却难。即使是停火了,欧洲不安定的局面也会延续。一个不小心,推动停战反有可能变成强力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