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诫子书》如何用一生诠释简单生活的终极意义?

书法有宋万正 2024-06-13 12:57:49

人们常言“生活需做减法”,此话何解?或许,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已给出答案。这篇诫子书是他晚年之作,倾注了对八岁幼子诸葛瞻的深切教诲与人生智慧。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宋万正作品《诫子书》

诸葛亮,是一位身居高位、常征战在外的父亲,深知陪伴之匮乏,故借文字传递心声,既是对孩子的教诲,亦是对自身五十四载生涯的反思。

书中最为人铭记的开篇之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简短几句,道出了诸葛亮的人生哲学:静心以养性,朴素以培德,唯有淡泊方能明确志向,唯有宁静方能达致远大。

诫子书片段

诸葛亮早年丧父,十七岁即肩负起家庭重担,从氏族少年到躬耕田亩,生活的艰辛磨砺了他的意志。隐居十年,对于自比古代名将的他,无疑是精神上的巨大考验。他忍受着才华无处施展的苦楚,承受着默默无闻的孤寂。

尽管婚姻让他与荆州名门黄家结缘,岳父黄承彦的身份更是为他铺设了一条通往仕途的捷径,且已得到庞德公、司马徽等名士的认可,被尊称为“卧龙”,但他并未急于求成,甘愿以布衣之身等待明主。

在事业的黄金年龄,面对唾手可得的机会,是什么力量使他坚守?或许,正是这十二字:“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他内心深处不变的指引,助他安忍岁月,静待时机。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践行“静、俭、淡、宁”绝非易事,尤其对于才华横溢者,诱惑与杂念如同洪水猛兽。诸葛亮却能摒除纷扰,坚守初心,为复兴汉室之志,十年如一日。

刘备的出现仅是征途的启程,而后的舍弃更为艰难:财富、权力,在他眼中皆是实现理想的工具,而非个人贪欲的满足。面对巨额赏赐,他选择用于国家建设,个人生活则简朴至极,以至于去世后,其薄葬之墓见证了其清廉一生。

宋万正书法 《诫子书》

诸葛亮的故事以及这篇诫子书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减法”实则是对心灵的净化,是对欲望的克制,是在喧嚣与奢华中寻得一片宁静。

当外界诱惑纷至沓来,若能暂歇脚步,倾听内心深处的呼唤,便能回归本真,明确生命的意义所在。那时,那些短暂的欢愉与浮华便显得微不足道。此时才能真正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深远,正是诸葛亮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

宁静致远

1 阅读:12

书法有宋万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