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德育在教育中产生作用的论述,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昆仑云曦 2024-08-16 11:22:54

对于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孔子有着明确而深刻的论述,这些论述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教育理念,也对后世的教育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仁德之地,那怎么能说是明智的呢?这里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德性品格的影响,品德要做到仁慈仁爱,

“里仁”指的是内心的仁爱之心,即内心充满仁爱之情。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充满了仁爱,才能称之为“美”。这种美不仅仅是外在的容貌和气质,更重要的是内在的道德品质。

孔子虽然并没有修身实践达到老子那样的高度,但是也认识到了德性的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外在的德性的品行比如依附于内在的德性品质。内在的主导,外在的是影响,二者作用不同。

“择不处仁”,如果一个人不选择与仁爱之人为邻,那么他就无法真正获得智慧,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人们才能够受到正面的影响,培养出高尚的道德品质,德性品质与品行才是获得智慧的源泉。

如果片面只重视学区房,只重视高分数,高学历,但是忽视了德性教育,那么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无论多么“成功”,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人才。因为只有知识,而没有智慧,因为智慧之根的德性缺失了。

“焉得知”是孔子对于不处仁者的质疑。如果一个人不去追求仁爱,不去与仁爱之人相处,那么他怎么可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呢?智慧并不仅仅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对于道德和人性的理解。

孔子认为,通过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出具有仁爱、礼义和诚信等品质的人格。这种观点在《论语》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针对不同的教育目标人群,孔子认为应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化方式。这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实施德育,强调德育的个性化和针对性。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胜过文采则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则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相得益彰,才能成为君子,再一次反映了孔子对德行与修养并重的看法。

《论语·颜渊》:“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孔子教导我们要以忠信为主,追求正义,这是提升德行的方法。

不仅如此,孔子还探索了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如孝悌理念的强调,以及通过“行有余力,则以行文”来指导学生如何将道德行为转化为文字表达。

总之,孔子的德育思想不仅体现在传统的教育实践中,也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0 阅读:1

昆仑云曦

简介:研究老子德道经|研读黄帝内经|研学道医学|研悟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