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为帅,修意先行,心意一体修证,认知心身规律

昆仑云曦 2024-06-30 18:18:17

“修心不修意,与道隔万里。只修内圣不修王,到老仍然自张狂。意欲不净只修心,性难明净业缠身。六欲未清痴修性,雾花镜月沉六轮。心识情贪不除尽,意欲称霸乱内境。意识心识一体清,色象境内倒乾坤。”这段话出自《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①信》一书中,可以说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喜爱传统文化的修身实践者并不重视。

这段话其实是非常重要,我们说人的心身要求智慧通达,那么内圣和外王系统这两个系统是一体修正的。但是,大部分人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就是常道意识,也就是肉眼可见仪器可测的三维物相世界里面,所见到的都是说有的是说心性修持大道生,有的说是修心,还有说得更厉害,什么缘起性空,佛学里边修心论述的已经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已经很丰富了。但是这段话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修心不修意,与道隔万里”。特别强调了意识的正善德修身的重要性。

意识这个外王系统总管,相当于人身这个集团公司的“总经理”这个职位,既要上传信息给“董事长”进行决策,也要下达指令给各个部门进行执行。

意识这个“总经理”,我们如果没有重视起来,导致意识所主管的外王系统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有为而治不重视。意识又体现于脾土信德,同时也体现于这个外在的信仪行为的信息,那么必然就导致结果就是我们心身在常道意识文化内容当中,偏离了信德信仪的修证,进而导致整个五德系统的修证偏离了正确轨道。。

更严重的结果,就是偏离了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这个大的体系。因为偏离了信德土的正厚实真,那么就很容易滑向空谈修心。就是这个意识这个管理者我们没有重视起来,意识并不不合格。

结果,想直接改变命运和智慧,妄想跨过心身治理的管理者和执行者,而直接进入这个决策系统,然后大谈特谈解读老子《德道经》,这其实是以意解经,既是误人也是误己。一个人如果沿着这样的文化研究道路走下去,可以说是危机重重,这也说明,如果文化哲学认知本源上出现了问题,那么整个导致的修身道路就是一团乱象。

所以,一定要心意一体修持,首先修持信德,重点是信德信仪。

“只修内圣不修王”,这种事例在道德心身实践的人群中也比较多。不修外王系统,很多人人修了很多年,甚至到处拜这个求那个,他所拜求的人社会上名气也挺大的,但是他们不知道所拜求的人,其心意系统的状态甚至还不如普通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些人只是暂时有点能量,但是他们的外王系统其实并没有过关。所以很多人修了很多年,外王系统不过关,所以“到老仍然自张狂”。

如果没有按照这些标准一条一条去做到的话,那内生圣系统你去松静定,将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会有各种各样的这里边是什么情、欲、贪嗔痴疑,就不停地在意识里面扰动,进而不停地传递给心识,使你的心识难以真正清静。

一般静坐一小时左右还可以,但是到了一定程度,比如说大定的提升智慧与能量深层次变化,这个时候如果做不到,那么很可能就是这个修身的原则的根本上出了问题,而不是法的问题,尤其是意识的修证没有过关。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的修证当中,也常道和善道的修证,这种修证本质上要求符合德道的规律,关键的原则是老子《德道经》提出的“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私欲可以有一点,如果完全没有,也就丧失了修身的进取心了。但是,如果心的欲望超过一定限度,心就会出现情贪与执着,这里边其实是两层意思,一个是情,第二个是贪。这个情,尤其是七情六欲影响心身的稳定,日常活动中最常见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很多人不注意这些细节的把控,过度的七情耗散了辛辛苦苦静定当中积攒的能量。而贪的表现体现在更多方面,只要超过一定范畴限度的贪,都会过度消耗心身能量。

“意欲称霸乱内境,意识心识一体清,色向境内倒乾坤。”如果情贪和欲贪都清净了,控制在一定范畴以内,既要修证意识,还要同时修证心识,就不可能不进入色象镜,从而在精炁光音当中进行正确的心身实践。

0 阅读:5

昆仑云曦

简介:研究老子德道经|研读黄帝内经|研学道医学|研悟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