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内各类机构都已经陆续发布高校排行榜,由于各个机构参考的指标有所不同,导致大学之间的排名会存在明显差异。
我们主要分析GDI机构发布的2025年度中国大学排行榜。该份榜单主要以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等评价指标。
这里面着重考察到学校的生源质量、双一流学科建设,就业率和深造率、师生比、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等数据。这些都是学生和家长非常关心的核心因素。
因此,这份排名总体来说学术参考价值有限,但确更符合学生的高考填报逻辑,所以也是很值得推荐给2025年即将要参加高考的学生。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今天主要介绍这份榜单的前100名情况。具体网单已经放在文章后端,时间宝贵的学生和家长可以直接翻看。
2025年最强的10所大学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通过整份榜单来看,华东五校格局已经彻底发生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都已经领先于南京大学。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
南京大学主要优势都集中在传统文科和理科,引以为傲的理科则是集中在天文学、地质学和化学领域,国家级科研奖项和重点人才培养方面略显不足。
中国人民大学虽然是文科类高校,但学校的学科体系完善,超过10个学科都能并列全国第一,包括竞争极为激烈的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等学科。
即使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没有理工类专业那样的技能,但毕业生就业质量很高,到国家党政机关和金融系统工作比例很高所以在本次排名中占据极大优势。
华中科技大学最近10年进步都很明显,整体来说都保持在前10名,即使在国际榜单也是如此,所以该校的发展还是很值得关注。
第11名到第20名分别是: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
四川大学的进步极为明显,如今都已经能位居全国第14名。该校的口腔医学和临床医学等专业都极强,此外还有高分子材料、核物理等学科都位居全国前列。
天津大学的排名竟然能超越哈尔滨工业大学,确实让人感到意外。毕竟哈工大如今发展得如日中天,高考生源质量和办学经费等都能挺进全国前十。
天津大学自身优势同样突出。学校一直专注于工科发展,工科所有的学科都能达到优秀的程度,这一点能碾压哈工大。在第五轮的学科评估中,整体表现也好于哈工大。
因此,天津大学的学科精度很高,科研成果也极为丰富,只是没有像哈工大的航空航天类成果那样更受关注。相对来说,这是一所低调发展的985高校,性价比更高。
吉林大学能挺进全国20名,主要还是得益于其极强的人才培养体系。虽然吉林大学的生源质量不高,但是培养出大量的院士和大学校长,多次获得国家三大奖等,都是出色表现。
第21名到第30名,分别是: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都是国防类高校,但是在榜单里面得分并不高。主要是因为这两所高校的项目和国防研究所有合作,并不是高校自己独有的研究成果。
211高校里面的郑州大学,竟然能位居全国第34名,在纯211高校里面的位置第一。郑州大学的规模优势较为明显,包括学科体系、师资规模、总体的科研项目等都较为突出。
相对来说,985高校里面的东北大学退步则较为明显,在全国仅排名42。学校这些年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科研经费在985高校里面倒数,也影响到学校发展。
总体评价“双非”高校里面的浙江工业大学位居全国第56名,江苏大学位居全国第62名,深圳大学位居全国第66名。这三所高校都已经达到上游211高校水平。
整体来说,规模较大的高校在排名当中的优势较为明显。目前各地的高校都在加强医学院和新工科建设,也是为了弥补在排名当中的劣势。
柯柯
都是你们自己说的不可思议,谁信就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