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版本
目前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书中的课文《夜间飞行的秘密》,就是曾经从1979年起就在小伙伴们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老课文《蝙蝠和雷达》。
《夜间飞行的秘密》这个课文名,是近期才改变的。
我们查了一下,现行的部编版的教材,2019年的时候,这篇课文的标题还叫《蝙蝠和雷达》。
2019版本
2020年之后,课文的标题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夜间飞行的秘密》,一直沿用到今天。
目前的标题,更有神秘感。不过,课文的前身,即使不换目前的如同《走近科学》的那种故弄玄虚的标题,也足以吸引儿童的关注焦点。
对于大多数曾经的学子来说,《蝙蝠和雷达》集中了更多的怀旧的基因与维度。因此,我们本文还是用它的旧名《蝙蝠和雷达》来称呼它。
可以说,《蝙蝠和雷达》也是一篇对孩子来说,十分引人入胜的课文。
但是,多年来,它的作者丢失了,无人知道这样一篇循循善诱、内涵猎奇而又用语精准的课文,究竟出自于一个什么样的神秘作者之手。
不管是现在的课文标题《夜间飞行的秘密》还是旧名《蝙蝠和雷达》,在这篇课文的注释里,都有相同的标注:
“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五册》,有改动。”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试用本)语文第五册》是文革后编写的首套教材,这一册出版的时间在1979年2月。
从它首次进入教材的1979年2月,到今年已经四十多年,但对它的作者一直扑朔迷离,无从知晓。
1979年版
因此,从教材首次出版的时间节点,向前搜寻,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篇发表在《北京少年》1978年第9期上的文章《蝙蝠与雷达》。
这篇文章作者叫:应其。
全文如下:
夜幕降临大地,颗颗繁星在天际闪烁。突然,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隆隆声,紧接着夜空出现了两个亮点。
“看,流星!”孩子们喊了起来。
亮点越来越近,终于分辨出那是一红一绿并排的两盏灯光,标明一架夜航飞机正在航线上飞行。
“飞机夜里能看清地面上的东西吗?”
.
“飞机为什么不会碰在山顶上?”好求知的孩子们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就在大家聚精会神地仰头观望时,三五只蝙蝠贴着人们的头顶疾飞而去,紧接着有几只飞蛾扑腾着翅膀,掉在孩子们的头上和脸上,吓了他们一跳。
“蝙蝠夜里看得见吗?”
“飞蛾为什么成群掉下来?”
热爱科学的孩子们热烈地议论和争辩着。亲爱的读者,你能回答他们的问题吗?
这篇短文告诉你,夏天的夜空中,蝙蝠和夜蛾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无声的战斗。夜航飞机就是从它们身上得到了启示,所以能够安全地飞行。
蝙蝠的特殊本领
蝙蝠会飞,但不是鸟,而是一种哺乳动物。它飞行靠的不是长羽毛的翅膀,而是一对带肉膜的蹼翼。古庙的屋檐和树洞是它居住的地方。整个白天,蝙蝠都在睡觉。它睡觉的姿势也很奇怪,用脚爪抓住一截木头倒挂着身子。多年以来,蝙蝠养成了昼伏夜出的习惯。它的视力已经相当退化,所以不敢在阳光下活动。如果抓住一只蝙蝠,把它放在阳光下,它就吱吱地惨叫,拼命地往暗处钻。但到了夜晚,它比许多鸟类都灵活。在夜空中,它上下翻腾,蹼翼疾飞,追逐捕食飞蛾和蚊子。
既然蝙蝠是高度的近视眼,夜里它怎么反而看得清楚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人们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拉上许多铁丝,再把铁丝和仪器连在一起,用胶布蒙上蝙蝠的眼晴,把它放在暗屋里。奇怪!蝙蝠在屋子里自由飞翔,不会碰到铁丝。可见,它的飞行与眼睛无关。
后来,又用石蜡封住蝙蝠的耳朵,用胶布把它的嘴粘住,放入暗屋内,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时它到处乱撞,象没头的苍蝇。这个试验告诉我们,蝙蝠飞行探路的工具不是眼睛,而是耳朵和嘴。它一面飞行,一面发出吱吱的叫声,然后用耳朵捕捉反射回来的回声。蝙蝠飞行时发出的尖叫声,只有一小部分,人耳可以勉强听到;大部分声音,因为太尖,人耳就听不见了。这大部分声波叫超声波。一股说来,人耳只能听到物体每秒钟振动十六次到二万次的声音。蝙蝠的叫声是每秒钟振动二万五千次至八万次的超声波,人耳是感觉不出来的。
蝙蝠的耳朵对超声波很敏感。它用嘴发出的超声波,碰到障碍物后,立即反射回来,被耳朵听到,根据回波,它就可以判断出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蝙蝠的嘴和耳构成的这种特殊的仪器叫“声纳”,也可以叫“超声雷达”。蝙蝠的“超声雷达”很灵巧,重量不到一克,人们在空中投下纸片和小虫,它能分辨得清清楚楚。甚至在密集的雨中,蝙蝠也能熟练地捕食蚊子。一分钟内它能捕捉十几只昆虫。
巧妙的雷达
现代的飞机上装有各式各样的航行仪表和电子设备,帮助飞行员操纵飞机,这些导航仪器中很重要的一种就是雷达。雷达是专门搜索目标的“千里眼”,是国防上的忠实哨兵,蓝天中无形的防线。无论是旅客机,还是战斗机,都装有一部或好几部功用不同的雷达。它们的原理和蝙蝠的“超声雷达”是相同的。雷达有发射机和圆盘状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嘴;还有接收机,相当于蝙蝠的耳朵。不过,雷达发出的不是超声波,而是无线电波。无线电波碰到前方的目标后被反射回来,又通过圆盘状天线传到接收机里,最后显示在一个象电视帆一样的屏幕上。飞行员根据无线电波往返的时间和方向,就能够知道目标的距离、方位等。
无论是黑夜或大雾迷漫,在飞机的雷达荧光屏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空中和地面的各种目标:飞机、湖泊、山峰等。依靠雷达,无论什么天气,飞行员都可以安全地飞往目的地。
雷达的种类很多,它们是飞行员的忠实助手。特别是军用飞机,有时要装好几部雷达。例如。“敌我识别雷达”,它能分辨出周围的飞机里,谁是敌机,谁是友机。“轰炸雷达”和“火控雷达”可以帮助飞行员搜索几十公里以外的目标,寻找有利战机,对敌人轰炸和开炮射击。有时同时出现几架敌机,“火控雷达”中的电子计算机会自动发出命令, 向不同方向发射好几枚导弹。“地形跟随雷达”能代替飞行员自动驾驶飞机,使飞机的飞行高度随着地形的起伏,随时变化,始终保持在离地面的一定高度上。“地物回避雷达”,能引导飞机在遇到障碍物时左右盘旋,绕过危险。装有这种雷达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几乎可以贴着地面飞行。这样,敌人的雷达和地面高射炮很难发现这些低空目标,而它们却可以出其不意地突入敌人上空,执行战斗任务。
这样看来,人制造出的雷达要比蝙蝠的“超声雷达”高明得多啦。
飞蛾的反抗
蝙蝠是飞蛾的天敌,它们相遇时,飞蛾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飞蛾有没有办法来逃避蝙蝠的搜捕呢?有,飞蛾有自卫的三大本领。
第一,飞蛾有灵敏的侦察设备,在它的胸腹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听觉器官,叫鼓膜器,专门接收超声波。一有情况,鼓膜器就有了反应,飞蛾就非常迅速地改变飞行方向,或者翻觔斗、转圈子,逃辟开敌人的追逐。如果情况万分紧急,实在无法逃避,飞蛾也绝不会甘心成为蝙蝠口中的美餐,它就一收翅膀,从空中直线落地,让蝙蝠扑一个空。
第二,飞蛾身上长有一层厚厚的绒毛,可以吸收大部分超声波,使蝙蝠收听不到足够的回波,无法准确发现目标。
第三,有的飞蛾,身上还带有振动器,能发出一连串的“咔嚓”声,来干扰破坏蝙蝠的雷达,让它的耳中出现一片乱七八槽的杂音,晕头转向,分不清目标在哪里。这样,在夏夜天空的战斗中,飞蛾常常安然地逃避蝙蝠的突然袭击。
飞机学习飞蛾
飞机不但有了超过蝙蝠雷达的搜索能力,也学会了飞蛾的反侦察本领。飞机千方百计地避免被敌方的雷达所发现,它就使用电子干扰,与敌机进行电子对抗。在战斗中,战斗机和轰炸机更加重视的是反雷达措施。我们看看它们采用的办法和飞蛾何等相似。
第一,飞机上装有警戒雷达,好似飞蛾的鼓膜器。它的接收饥专门用来接收敌机的雷达、导弹或地面雷达发射的无线电波。如果敌机从后方来偷袭,它立刻会向飞行员发出告警的声音,提醒飞行员可以象飞蛾那样,采取俯冲、跃升或急转弯来摆脱敌人。有的警戒雷达可以在紧急的关头,通过电子计算机的计算,准确地向偷袭的敌机开炮射击,变被动为主动。或者把敌机射来的导弹一一击毁,化险为安。这一点上飞蛾是叹莫能及的,飞蛾在逃避蝙蝠追捕中可以说毫无反击能力。
第二,飞机表面是一层铝合金,虽然无法装上绒毛,但可以涂一层吸收无线电波的材料,使反射回波变得很弱。有些飞机还携带大量的金属箔片、涂金属的玻璃丝等;一且进入敌人控制的空域时,就把这些乱反射无线电波的反射物,从机身、机尾和机翼下,投到空中和地面,或是用火箭把它们射向敌机前面。这样,敌人空中和地面的雷达屏幕上;呈现出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了。
第三,有的飞机模仿飞蛾的振动器,带上专门的干扰机,遇见敌人就发射出杂波去干扰,使对方雷达失去作用。或者更巧妙一些,发射一个假信号,把敌机引向虚假的目标。有的飞机还可以放出诱骗导弹,来迷惑敌人,让它真假难分,不知所措,陷入被动挨打的地位。
少年读者们,从这篇短文你可以看出现代军用飞机之间的电子干扰和反干扰的斗争多么的复杂和激烈。现在你可以回答出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了吧。
这篇文章,字数达2800多字,而课文只有600字,因此,从原来的科普文章,变成一篇简洁的课文,编写者对原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改,但是一些核心字句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变换了一种更为简练的表达方式。
因此,我们下面比较课文与署名为“应其”原文之间的语句相似点与共同点,一窥课文是如何在原文的框架上,伤筋动骨进行砍削处理,直至改编出来的课文焕然一新,这应该也是在这篇课文“砍伐”成功之后,原作者过其门而不问,不敢认领的缘故吧。
但是,不管怎样改动,原文的原始痕迹与基因,仍然顽强地潜入到新编写的课文里,烙印上上一代文本的面容与资质。
下面,我们就逐字逐句比对《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与原文之间的打断骨头连到筋的剪不断、理还顺的传承关系。
我们用“应其文”代表《北京少年》上的《蝙蝠与雷达》原文,“课文”表示1979年的课文。
第一组:“应其文”:夜幕降临大地,颗颗繁星在天际闪烁。突然,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隆隆声,紧接着夜空出现了两个亮点。
“看,流星!”孩子们喊了起来。
亮点越来越近,终于分辨出那是一红一绿并排的两盏灯光,标明一架夜航飞机正在航线上飞行。.
“课文”: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第二组:“应其文”:夜航飞机就是从它们身上得到了启示,所以能够安全地飞行。
“课文”: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第三组:“应其文”:多年以来,蝙蝠养成了昼伏夜出的习惯。……在夜空中,它上下翻腾,蹼翼疾飞,追逐捕食飞蛾和蚊子。既然蝙蝠是高度的近视眼,夜里它怎么反而看得清楚呢?
“课文”: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第四组:“应其文”: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人们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拉上许多铁丝,再把铁丝和仪器连在一起,用胶布蒙上蝙蝠的眼晴,把它放在暗屋里。奇怪!蝙蝠在屋子里自由飞翔,不会碰到铁丝。
“课文”: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第五组:“应其文”:后来,又用石蜡封住蝙蝠的耳朵,用胶布把它的嘴粘住,放入暗屋内,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时它到处乱撞,象没头的苍蝇。
“课文”: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第六组:“应其文”:这个试验告诉我们,蝙蝠飞行探路的工具不是眼睛,而是耳朵和嘴。
“课文”: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七组:“应其文”:它一面飞行,一面发出吱吱的叫声,……这大部分声波叫超声波。……蝙蝠的叫声是每秒钟振动二万五千次至八万次的超声波,人耳是感觉不出来的。……蝙蝠的耳朵对超声波很敏感。它用嘴发出的超声波,碰到障碍物后,立即反射回来,被耳朵听到,根据回波,它就可以判断出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
“课文”: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第八组:“应其文”:现代的飞机上装有各式各样的航行仪表和电子设备,帮助飞行员操纵飞机,这些导航仪器中很重要的一种就是雷达。……不过,雷达发出的不是超声波,而是无线电波。无线电波碰到前方的目标后被反射回来,又通过圆盘状天线传到接收机里,最后显示在一个象电视帆一样的屏幕上。飞行员根据无线电波往返的时间和方向,就能够知道目标的距离、方位等。
无论是黑夜或大雾迷漫,在飞机的雷达荧光屏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空中和地面的各种目标:飞机、湖泊、山峰等。依靠雷达,无论什么天气,飞行员都可以安全地飞往目的地。
“课文”: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可以看出,《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的确来自于《北京少年》杂志上的文章。
《北京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刊物?
我们查了一下,《北京少年》1972年试刊了三期,1973年正式创刊,1979年9月停刊。
停刊之后,这个刊物去了哪里?
从1979年9月号的停刊声明里可以知道,编辑部人员整体转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筹办《中学生》杂志了。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北京少年》是复刊后的《中学生》杂志的前身。
那么,刊登在《北京少年》上的《蝙蝠与雷达》的作者“应其”是何许人也?
其实,“应其”的全名叫郝应其,是一位七、八十年代颇为知名的科普作者。
他生于1933年1月,山西原平人,曾任航空工业部621所高级工程师、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学报主编,撰写过不少知名的科普书籍。
其中,有两本列入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知名科普品牌“少年自然科学丛书”。
这分别是1979年10月出版的《飞艇与飞机》。
1987年出版的《飞机一家》。
其中,《飞艇与飞机》也有专门的一章叫《蝙蝠与雷达》,在文风上与《北京少年》上刊登的那一篇文章非常相似,但内容各有侧重。
郝应其在七、八十年代非常活跃,撰写过科幻小说,与航天航空相关的科普文章基本被他一手承包。《北京少年》转刊为《中学生》之后,他还继续在这个刊物上发表科普文章。
当时炙手可热的科普杂志如《少年科学》、《我们爱科学》、《航空知识》、《知识就是力量》上均刊登过他的科普作品。
郝应其创作的科幻小说,刊于《我们爱科学》1980年第7、8期
在写作这些简易浅显而富有文采的科普读物的同时,他还发表了非常专业的材料学方面的专业论文。在这里我们看到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早在1958年,他就翻译了俄罗斯材料科学家的科技论文。
我们能查到他的第一篇俄译中科技论文是刊发在《航空材料》1958第2期上、由苏联专家撰写的《晶格畸变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而他在《航空材料学报》1993年第2期上,还刊发了他翻译的俄罗斯航空材料研究院、俄罗斯航空材料研究院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俄罗斯铝锂合金的研制和应用概况》。
这样看来,他一直进行着将俄罗斯科学家的航天科技成果引入中国的现实作业,这期间达到了35年。可以看出,他在本职岗位上也是一个非常敬业的科学工作者。
多年来,《蝙蝠和雷达》一直活跃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但奇怪的是,不知何时,把作者给搞丢失了,而更加人觉得有一点不可思议的是,文章的真正作者郝应其竟然也没有走上前台,来认领这篇无名无姓的无主课文。
郝应其手稿
不过,我们不应该忘记郝应其对中国科普文化所作出的贡献,他与他那个年代的立志把业余时间耗费在科普写作上的作者们,包括早期的叶永烈、郑文光等科普作家,都对科普知识的普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用他们的富有文采、不加卖弄、熟谙孩童心理的文风与笔锋,在带给儿童科普知识的同时,也灌输了文学的趣味。
这也是出自于他的笔下的《蝙蝠和雷达》走进语文课本之后,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依然散发着汉语文字的浓郁韵味与淡雅馨香。
《我们爱科学》1985年第96期上郝应其科普作品
是该在《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也就是《夜间飞行的秘密》的注释里,署上“郝应其”大名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