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CM肺癌与肺结节专病照护能力提升项目河南省人民医院举办参访

呼吸资讯 2025-03-25 17:54:56

2025年3月21日-22日,河南省人民医院成功举办了PCCM肺癌与肺结节实地参访,此次参访吸引了来自全国多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专家和学者,会议期间,全体学员深入交流了PCCM肺癌和肺结节亚学科建设相关经验、多学科协作肺癌规范诊治并对河南省人民医院支气管镜中心进行了实地参访,现场观摩了气管镜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操作。参访学员纷纷表示,河南省人民医院PCCM肺癌与肺结节亚学科建设非常规范,获益良多,本次参访为肺癌与肺结节专病照护能力建设树立了标杆,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学科建设见成效

随着PCCM学科的不断进步,肺癌亚专业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多学科合作成为提高诊疗水平的关键。本次参访集结了呼吸与危重症科众多专家学者,凝聚各医院PCCM肺癌亚专科建设的宝贵经验,从胸外科、病理科等科室视角剖析肺癌规范诊疗,探讨NSCLC全病程治疗策略,并以MDT形式对肺癌疑难病例进行讨论,推动多学科协作肺癌综合治疗的发展,致力为肺癌患者带来长生存,共同为“健康中国2030” 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46.6%的目标添砖加瓦。

活动伊始,河南省人民医院张晓菊教授做开场致辞,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肺癌的首诊科室,兼具呼吸介入诊断、并发症管理、共病管理等优势,抓紧机遇,大力发展肺癌与肺结节照护能力,加强交流,深化肺癌与肺结节照护能力的规范化,惠及更多患者。张晓菊教授对本院PCCM肺癌亚学科建设进行了介绍,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际介入呼病学创新引智基地、河南省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河南省呼吸内镜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在教学、人才培养、科研、学术交流等层面承担重要使命与责任。在呼吸介入方面,可开展包括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经支气管镜实时定位导航技术、经支气管镜超声内镜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术、CBCT引导下冷冻肺活检术等在内的29项呼吸介入诊疗新技术。通过几代人传承与发展,本院PCCM肺癌亚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欢迎省内外专家学者来到本院共同交流、相互促进。

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赵卉教授从国考和医院高质量发展角度解析,阐述学科与专科能力建设是主要方向,在此背景下,建成包括肺癌在内的5大亚专科,重申学科建设的核心是临床和创新,同时,强调学科建设不是大医院的专属,各层级医院都应该抓住机遇,通过有效的学科建设,补齐医疗服务短板,达到一体化连续服务的理想效果。来自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谭薇教授和山西省人民医院的吴玉枝教授分别围绕PCCM肺癌与肺结节专病33条标准报告了本院肺癌亚学科建设进程,为同行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紧接着,由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张群成教授、侯广杰教授以及王小燕教授,分别从呼吸介入、胸外科、病理科的视角出发,就肺癌的规范诊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交流。这一跨科室的对话不仅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共享,更极大地推动了各科室间的沟通与合作。

在专题讲座环节,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茜茜教授分享了NSCLC全病程治疗的思辨与未来,强调在抗肿瘤药物领域,总生存期(OS)是国际公认的疗效“金标准”,无进展生存期(PFS,过程获益)无法替代OS(终点获益),提高疗效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仍是当下追求的主要目标,同时这也是“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

介入实操促技能

呼吸介入技术在肺癌诊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医疗手段。本次参访中,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张群成教授和李向南教授分别带队,演示了多项内镜技术,例如应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对纵隔肿大淋巴结进行诊断、应用环形超声支气管镜检查术(r-EBUS)并给予支气管镜下透支气管壁肺活检(TBLB)对肺外周结节进行诊断、应用超声支气管镜检查对良性气道狭窄进行T管置入等多项技术。参访学员实地直观地看到了河南省人民医院规范的操作流程、先进的设备及关键技术的要点,学习热情高涨,反响热烈,纷纷表示看到了不足与发展的方向,回去后要在科室内学以致用,发挥好带头作用。

病例实践共探讨

第二天的肺癌MDT讨论环节由张茜茜教授主持,王小丽教授精心准备了肺癌早中晚期病例合集,涵盖围手术期、晚期一线、共病/重症肺癌处理等多个维度,影像科吕传剑教授、病理科王小燕教授、肿瘤科赵阳教授均就各自专业领域发表了精彩的见解,展现了河南省人民医院MDT协作的高质量,让患者少走弯路,精确诊断与治疗,让患者真正获益于MDT模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黄梨莎教授带来了EGFRm NSCLC靶向联合的治疗病例,通过患者诊疗经过的回顾,总结道:“目前已有OS显著获益的EGFR-TKI,mOS长达38.6个月,但EGFR-TKI单药治疗晚期NSCLC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21L858R及脑转移患者预后差、合并Tp53等合并突变疗效不佳等困境,亟待更高强度的治疗手段,TKI联合化疗可在单药基础上显著延长PFS,中国人群mPFS长达33个月,不良反应谱与单药一致且安全可控,相信一线治疗效果的大幅度提高将蓄力为OS获益奠定坚实基础。”南阳市中心医院的门翔教授也带来了TKI联合化疗治疗21L858R患者及TKI单药治疗脑转移患者长生存的病例,归纳道:“这个病例中TKI联合化疗为21L858R合并双肺、胸腔、纵膈、肝脏、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带来了33个月的PFS,属实不易,在发生局部进展后TKI联合放疗,又进一步延长了患者的生命,至今已经48个月,一线治疗应为患者争取最大化获益,帮助患者延缓耐药,这或将为患者实现长生存。”来自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边翠霞教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杨美菊教授、阜阳市肿瘤医院冉献忠教授就实践病例分别发表了观点,三个精彩病例带来了很多思考,OS始终是金标准,PFS无法成为OS的替代指标,随着肺癌诊治越趋精准,一定要遵从规范化治疗,一线治疗方案对于总生存期至关重要。

参访总结

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办的一天半的PCCM肺癌与肺结节实地参访圆满落幕,医院通过“理论授课+案例剖析+实操演练”这一多元化的培训模式,不仅为全国各地的同仁们搭建了一个面对面学习交流的平台,还使他们得以全方位、深入地了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学科建设、肺癌亚学科发展、肺癌规范诊疗、介入先进技术和肺癌MDT实践的经验。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相信在全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肺癌与肺结节专病照护能力将更上层楼,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癌症五年生存率目标。

本文完

责编:Jerry

0 阅读:3
呼吸资讯

呼吸资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