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的关税战把全球搞得怨声载道之时,很多经济学家都对美国的关税政策发表了各种评论。其中一位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担任副教授的经济学家,在近期也给特朗普出了个招。
她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文章中称特朗普现在应该做的,不是以关税为武器,与中国“硬脱钩”,而是要把对华政策反过来。不但要大幅降低关税,而且还要鼓励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如此,才能真正锁住中国的发展。
关于西方国家对付我国的招数已经数不胜数,但是,这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提出了明明符合我国的需要,但却还能置我国于死地的毒计。
那么,这个专家到底是怎么考虑的?
而特朗普如果采纳了这条毒计,我国的发展真的能被锁住吗?
高科技产业的亏
在中美建交之后,纵观几乎整个1980年代,我国和西方的关系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好的一段时期。
当年,西方国家能摆上桌的各种先进设备几乎都拉出来清单,让我国随便挑。美国甚至都计划把当时最先进的F14战斗机卖给我国。客观讲,当时引进的西方先进科技技术和设备确实对提高我国科技和经济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还是那句话,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永远不要相信西方国家是慈善家。他们对我国的出口,最主要的目的除了要抗衡苏联,那就是要赚钱。
当年,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始终以自力更生的精神在科技领域奋发图强,对于引进技术的态度,更多的是要借鉴。
然而,在1980年代却出现了一种错误的思想,那就是“自己造,不如买,而买,不如租”。
正是这种错误思想给我国的科技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很多人都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的芯片水平很落后,但鲜为人知的是,我国集成电路技术的起步并不晚。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王守武、林兰英、洪朝生、汤定元等一批专家就先后回到祖国,开始了对半导体技术的研究。
1958年,在这些专家的努力下,我国成功制造出第一支国产硅单晶晶体管,以此为基础,我国还研发成功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在我国于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通讯卫星~“东方红一号”上搭载的就是我国的国产芯片。
在1970年代,为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封锁,中科院半导体所就在黄昆所长的带领下,与中科院物理所、沈阳科学仪器厂进行合作,用两年多的时间成功研发出分子束外延设备,而且,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并引起西方同行的震动。
好了,重点来了。
西方不是一直对我国进行禁运嘛。但在我国成功制造出分子束外延设备后,国外就取消了禁运。而当时国内就是因为“造不如买”这种错误思想,使国产分子束外延设备在造出两台之后就不再继续发展了。
再说说制造芯片的另一大关键设备~光刻机。
其实,我国的中科院微电子所早在1965年就和上海电子仪器厂联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接触式光刻机。
以如今的角度看,这台光刻机无疑很简陋。但是,别忘了,这个是在半个多世纪前取得的成就。
要知道,美国的第一台接触式光刻机是在1961年才研制成功。所以,我国的光刻机技术在那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不大,稳居世界第一梯队。
在1970年代,我国的半导体技术确实被西方拉开了差距。1978年,美国研发成功更先进的商用步进光刻机,单台高达45万美元。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奋起直追,经过艰苦的努力,在1985年也研制成功了步进光刻机,和美国的技术差距只有7年。
要知道,荷兰的ASML是在1984年成立的,台积电则是在1987年。
但遗憾的是,还是受“造不如买”的错误思想影响,我国国产光刻机也无法继续发展。
另外,芯片和相关技术需要大规模实用,才能更快的技术升级和更新迭代。而当时我国的国产芯片和生产设备虽然不算太差,但在技术上要比西方的落后一些,价格也要高一些。所以,很多企业更愿意图省事,从国外直接进口。这也造成了我国的国产芯片和生产设备即便造出来也没有人买的尴尬局面,从而失去了大规模商用的机会。
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芯片产业始终被西方卡着脖子。要不是特朗普上台,我国芯片产业的大发展也许还要等很多年。其他高科技产业其实也是一样。
好了,说完高科技产业的教训,下面再来谈谈我国低端制造行业吃过的亏。
低端产业的亏
1980年代中后期,随着苏联江河日下,对美国的威胁大幅下降,美国对我国就直接翻脸,从1989年便开始对我国展开制裁,毫不夸张地讲,这险些断送了我国的改革开放。
整个1990年代,中美关系都是波折不断。只是因为2001年的“911事件”,美国才不得不暂缓对我国的遏制,转而合作反恐。同年,我国“入世”。
当时,美国已经开始大规模产业升级,所以将大量低端制造业外移。而我国不但有巨大的市场,而且设厂生产的成本也极具优势。因此,从21世纪初开始,我国承接西方低端制造业的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
关于这种形势,好的一面是我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利的一面则是国内在环境等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而且,产业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制造业只能处于国际制造链的最低端。
按朱镕基总理的话讲:我们生产一亿条裤子,才能换回来一架客机。
所以,在通过“踩缝纫机”一分、一分地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也将产业升级列入了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
但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定位就是加工工厂和商品倾销地。他们就是要用我国生产不了的高技术商品来来吸我国劳动人民的血,同时,用我国海量物美价廉的低端商品来安抚来百姓,顺便平抑通货膨胀。
可以说,正是我国人民的辛勤汗水才让美国资本家和老百姓在过去20年里过得舒舒服服。
奥巴马当初提出的“G2”,我国为什么不接受?
就是因为美国要和我国进行国际分工,他们要把持住金字塔尖的高科技产业,而把我国永远当成“卖苦力”的金字塔座。
因此,在我国坚持要进行产业升级时,美国便开始对我国展开了“卡脖子”。
而在另一方面,美国还是老套路,我国能研发成功的高科技产品,美国立刻就不限制了,随便出口,目的就是要把我国任何产业升级的可能性都扼杀在摇篮里。
看到这,就能知道所谓的英国专家给特朗普提出的建议,其实并没有什么新意,无非是把30年前的那一套再重新玩一遍。用高科技产品出口击垮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同时,用低关税来引诱我国继续大量生产低端产品,从而延缓我国的产业升级。
可话说回来,中国民族天生可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民族,凭什么,我们要给西方人资本家做牛做马?
如果是这样,那和旧社会有什么区别?
西方国家凭什么还想让我国对他们低眉顺眼?
因此,中美之间矛盾的核心问题,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那么,如果特朗普真的采用了这个专家的毒计,降低关税,放开高科技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那我国会不会又要走回过去的老路呢?
斗争到底
不能否认,如果美国降低关税,对我国缓解经济压力确实有所帮助。如果美国放开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对我国填补一些技术和应用的缺口也确实有点用。
不能否认,在以往,我国的很多企业确实走过“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想弯路。
不能否认,在过去,包括现在,我国国内总有那么一小撮“公智”跳出来信口雌黄,混淆视听。
但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自我总结,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伟大民族。
在我党的英明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是在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改正了无数错误后,才走到今天。这一点是其他国家和民族几乎不可能做到的。
同时,美国也给我国“帮了不少忙”。通过特朗普和拜登的折腾,美国的虚伪、残忍和自私已经显露无疑,这让我国人民彻底看清了美国的真实嘴脸,使一小部分曾对美国怀有幻想的人也彻底醒悟。
美国的所作所为更让我国人民坚信只有自力更生,自强自立才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根本道路。
所以,即便是特朗普不再加关税,同意高科技产品向我国敞开卖。我国也不会再走过去的老路。无论特朗普再怎么折腾,无论美国的深层政府再有什么套路,我国都会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自强自立之路,全国上下都会齐心协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全力以赴。
如果特朗普还要继续对我国进行各种遏制。
那好,我们的回答就是:你要打多久,我们就和你打多久,直到我们取得最后的胜利!
素材来源:
光明网丨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建白:“造船不如买船”带来的教训
复兴网丨张宏良:“造不如买”究竟是路线问题还是卖国问题?
大众日报丨瞰天下|光刻机:中国曾经站在世界“第一方阵”,有望再登高峰
新浪财经丨英国专家给特朗普献毒计:现有政策全部反过来,就能锁住中国发展
江水滔滔
吃过一次亏还想再吃一次么?我们坚定信念走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我们要美国比赛到底是谁跑谁的前面
用户11xxx66
蛮夷那智商反正都得输
陈晨
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不利局面才刚刚开始!
平谷赵镇远
正常经贸情况下,确实是买比自己造更经济合理,但问题是,现在的世界经济不是正常的贸易。
用户10xxx50
非常感谢英国的这个托儿。
bydagl
这回这个方法还是靠谱
走过回忆
柳传志太多了
用户15xxx08
大国就必须有大国的思维,大国的风范,大国不能像小国那样依附别人。学别人可以,做科研出产品,就是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用户10xxx49
人才[点赞][点赞][点赞]
一代宗师
当年,微软故意开放盗版给中国用。。。那时操作系统和cad等,真的很绝望,毫无反抗能力,因为没人敢做,做了也没人用。封锁禁用反而帮了我们,虽然陈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