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晃悠悠,时间不曾停下前进的脚步。清明节气已临近尾声,农耕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谷雨节气即将来临。谷雨,顾名思义就是:雨生百谷。对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来说,谷雨节气的到来,降水量将明显增加。而对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来说,谷雨节气的到来,谷雨是“终霜”的象征。也就意味着天气逐渐升温。谷雨节气,无论对于南方还是北方,都是农民耕作的冲锋号,农家人常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对于农民而言,种下的不仅仅是五谷杂粮,同样种下了希望。种下了一年的未来。

今年的谷雨节气属实不一般,它60年难得一遇。它的稀缺性堪比天文气象当中的“行星连珠”。今年的谷雨节气的奇特之处到底源自于哪些方面?听我细细道来。
一,六十年难得一遇的历法重合——头碰头。
习惯于看日历的朋友会发现,今年的谷雨节气是阳历的4月20日,(同时也是阴历的三月二十三日)。如果你不细细品,还真发现不了其中的奥秘。
现代的年轻人对于阳历每个月有三旬:上旬,中旬,下旬都了解。可是对于阴历同样有三旬了解的很少。其实,阴历的每个月同样分三旬,同样是每旬十天左右。但是民间习惯将他们称之为:月初,月中,月末。

再来看今年谷雨节气阳历在4月20日,它正好是4月下旬的起始日期,也就是起始点。而阴历三月二十三同样可看做是三月份的月末的起始点。阳历的下旬的起始点和阴历月末的起始点相遇于谷雨节气,这样的情况实属罕见,60年难得一遇,名曰:头碰头。
为什么说60年难得一遇呢?
不知道大家细心观察过没有,谷雨节气,阳历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在每年的4月19日至21日之间。而谷雨节气的阴历日期它是变动的。
这是因为阳历和阴历的计算方法有着很大的区别。阳历,顾名思义就是围绕太阳的运转规律来计算。阴历就是以月亮的运转规律来推算时间。阳历一般一年356天,闰年366天;而阴历一般一年354天或355天,不难发现,阳历与阴历之间一年相差约11天。

而二十四节气歌诀是在阳历的基础之上制定而来的,是用来指导农耕的。若阳历与阴历之间的每年相差约11天的现象,不进行强制干预,就有可能出现春节吃冰棍,空调开着制冷模式过春节了。这样历法就乱套了。于是古人才将闰月加进来,以此平衡阴历与阳历之间的时间差异。
闰月的加入,使得谷雨节气一般出现在月初,月中,或者月末的尾巴时比较常见。而出现在月末的起始点是非常罕见的。
二,多重特殊年份叠加。
首先,双春年,也就是一年之中有两个立春节气。

其次,闰六月。导致特殊的气候现象,比如谷雨在月尾,三伏凉嗖嗖。
再次,2025年乙巳蛇年。下一个乙巳年要等到2085年。

三,带来气候的变化。
谷雨在月末,古人通过无数辈人的经验总结,得出了极具指导意义的农谚,如:谷雨在月尾,寻秧不知归;谷雨在月尾,三伏凉嗖嗖;谷雨头碰头,寡妇也不愁等等。
古人的经典农谚的总结表明,今年谷雨节气出现在月尾,又出现“头碰头”的罕见组合。使得今年的气候现象比较罕见。
如谷雨在月尾,三伏凉嗖嗖。言外之意就是有可能在三伏天时,出现降温,导致三伏天不那么酷暑难耐。有可能是降雨频繁导致的。
再如,谷雨在月尾,寻秧不知归。预示着后续可能降雨频繁且强度大,冲散田间的秧苗。导致农民为了补种秧苗或者寻找秧苗忙碌到无暇归家。

种种迹象表明,今年或许有可能降雨频繁,降水量增加。
以上这些就是今年谷雨节气的特殊之处,60年难得一遇。特殊的谷雨节气,特殊的气候现象,希望农民朋友及时调整耕作时间。
落叶 知秋
真他娘的一到换季节都是60年一遇,清明也是,谷雨也是,真的造谣生非
用户10xxx36
有这么夸张吗?